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荣军院

增加 3,211 位元組, 10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1-q.mafengwo.net/s7/M00/24/DE/wKgB6lPc-nGASVd9AAsinGD1VGM52.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690x370r…”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1-q.mafengwo.net/s7/M00/24/DE/wKgB6lPc-nGASVd9AAsinGD1VGM52.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690x37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690x370%2Fquality%2F1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mafengwo.cn/poi/93220.html 来自 马蜂窝网 的图片]</small>
|}

'''荣军院'''又名“[[巴黎残老军人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它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太阳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统治时期下的法兰西是法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富强的一段时间。

在荣军院内有两座教堂,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国防大臣 卢福瓦侯爵 (Louvois) 在1676 年委任建筑师儒勒·哈杜安‧孟萨尔 (Jules Hardouin Mansart ) 建造的。为了让国王以及他的士兵能同时、同场出席弥撒,但从不同入口进入教堂,建筑师孟萨尔设计了一座皇家教堂“圆顶教堂” 及一家军人教堂“圣路易教堂” ,在建筑师匠心设计下,两座教堂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

19 世纪,圆顶教堂内修筑[[拿破仑]]陵墓,陵墓建成后,一道玻璃幕门架设在两座教堂中,把两座教堂分隔开来。今天在圆顶教堂内,除了拿破仑一世的遗骸,拿破仑的其他亲属和其他将军也埋葬在此。拿破仑陵墓所在的圆顶教堂,其金色的穹顶高达110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巴黎的最高建筑。

==弥撒==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源出于拉丁文Missa,它实际只意味着“某种敬拜”。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进行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饼和酒,实质上已变成了[[耶稣]]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先领“圣体”和“圣血”,然后让信徒轮流领圣体(一般信徒不参加领圣血)。

弥撒在教会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权主持<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9a4650101cxfz.html 天主教的祭祀仪式——弥撒],新浪博客,2014-01-03</ref>。东西派教会礼仪的形式都各有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ref>[https://www.sohu.com/a/396623859_100294330 基督教之十一:查士丁尼一世前后的东派教会],搜狐,2020-05-21</ref>(包括后来的东正教)因地区而异,或用希腊语,或古斯拉夫语及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时领圣血。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进行礼仪改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教会都采用民族语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129,5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