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472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理论与计算光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早在1978年 [[ 北京师范大学 ]] 就组建了量子化学研究室,并于1982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此之前(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点,是新中国成立后有学位制度以来第一批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 [[ 化学 ]] 反应量子化学研究工作的少数几个集体之一。
==机构简介==
本学科方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将分子内相互作用的分解 [[ 方案 ]] 推广到相对论赝势,用以研究含重原子的反应体系的工作在1987年获教育部科技二等奖。中间体、过渡态、和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使北京师范大学理论化学研究群体在1989年获得国家 [[ 自然科学 ]] 三等奖。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方向得到了更大发展。以“985工程”和 “211 “[[211 工程 ]] ”建设为契机,搭建了理论计算模拟和谱学分析测量平台。依托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和 [[ 有机化学 ]] 北京市重点学科,通过自己培养、国内外引进和学科交叉融合,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成立了量子化学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羰基化合物光解离机理的理论研究工作获得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实验室在电子结构理论和动力学方法以及在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国际同行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为我国理论及计算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 [[ 贡献 ]] 。
==二、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发展基于定域轨道的多组态自洽场和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电子结构方法, [[ 计算 ]] 激发电子态的结构和性质;改进电子态交叉结构优化和非绝热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光反应相关的非绝热过程;
(2)发展多维体系量子动力学、耗散粒子动力学和量子/经典组合的非绝热动力学理论与数值 [[ 计算 ]] 方法,实时定量地描述光反应及光生物的动态过程;
(3)应用先进电子结构理论和动力学方法,研究系列有机光 [[ 化学 ]] 反应机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光生物过程开展理论化学计算模拟;
(4)应用先进的量子/经典组合力学及动力学方法,模拟化学活性小分子和 [[ 蛋白 ]] 及DNA的识别相互作用过程,探讨光和其它外场对识别过程的影响;
(5)开展新型有机小分子和超分子探针的制备,用 [[ 光谱 ]] 和波谱等实验手段,研究探针分子和核酸/蛋白质的识别过程,并结合理论计算模拟,探讨识别作用过程的化学本质。
==三、实验室研究队伍现状==
本实验室现有 [[ 教 授26 授]]26 人,副教授10人,讲师2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其中包括: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刘若庄,方维海);
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邵久书,江华,薄志山,李新奇,夏柯,刘亚军); [[ 教育部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邵久书);
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人(贾宗超);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人(崔刚龙);
全国百篇优秀 [[ 博士 ]] 学位论文奖1人(陈雪波);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方维海);
四、实验室工作条件
本实验室拥有“量子化学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同时依托 [[ 物理化学 ]] 国家重点学科,现有400NHz核磁共振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染料激光器、YAG激光器、时间飞行质谱仪、和500个CPU的计算机群。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有512个CPU的超级 [[ 计算机 ]] 可供实验室使用。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