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增加 85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隶属 [[ 陕西省 ]]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 [[ 西安市 ]] 西部85公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59′—108°08′,北纬34°14′—34°20′之间,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湋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3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截至2017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辖咸阳市 [[ 杨陵区 ]] ,有2镇、3个街道 。
2019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166.77亿元,同比增长6.2%,年末常住人口21.23万人。
2017年6月28日被评为“国家 [[ 食品安全 ]] 示范城市<ref>[https://www.sohu.com/a/603997477_121280562 29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出炉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所在的城市],搜狐,2022-11-09 </ref>”。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相关资讯==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主要目的是服务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示范与指导意义。20年来,杨凌农高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农业科创资源集聚、农业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还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育留困难、 [[ 企业 ]] 主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杨凌农高区24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总结了其发展的四大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我国国家农高区未来的建设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园区监测评价六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重大战略====
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 是关系全面建设 [[ 社会主义 ]] 现代化国家<ref>[https://www.sohu.com/a/444216299_38046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搜狐,2021-01-13</ref>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其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农村仍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竞争力较弱、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老弱化、城乡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等实际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亟 [[ 需科技 ]] 、人才的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高区作为农业科技园区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孵化器, 农高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018年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高区,开启了农高区发展的新征程,预计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农高区30家左右。截至目前,我国分批次先后批准设立陕西杨凌、黄河三角洲、江苏南京、山西晋中、吉林长春、黑龙江佳木斯、河南周口、内蒙古巴彦淖尔和新疆昌吉9家国家农高区, 各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任务与 [[ 内容 ]] 。例如,杨凌农高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为发展主题, ,[[ 黄河三角洲 ]] 农高区以盐碱地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南京白马农高区以绿色智慧农业为发展重点, 晋中农高区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为主攻方向。它们立足各自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肩负起区域农业创新发展的使命,同时也相应承担了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杨凌农高区成立于1997年7月,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建立以来肩负着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20年来,杨凌农高区聚焦农业科技和管理体制的创新,通过集聚科创要素、培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推广、对外交流合作等途径, 逐步形成了“区校融合、协同创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立足旱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合作共赢”的“杨凌模式”,积累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与 [[ 经验 ]] 。然而杨凌农高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自主科创能力提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导致了农高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较弱, 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新时期,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通过系统梳理杨凌农高区24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 [[ 成绩, ]], 总结其发展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既有利于充分挖掘杨凌农高区的发展潜力, 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农高区的历史使命, 又为我国各区域未来高质量开展国家农高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777,6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