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43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前身为 [[ 中国科学院 ]] 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始建于1982年,2002年成为新疆五大灌溉试验站和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与灾害网络研究站,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网络,2007年正式加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隶属于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
==二、基本概况==
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位于新疆阿拉尔市,距 [[ 乌鲁木齐 市1100 市]]1100 公里,距阿克苏市8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0°51′,北纬40°37′,海拔1028 m,位于塔里木河三大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交汇点附近的平原荒漠—绿洲区内,该区域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基地。站区多年平均气温11.2℃,降水45.7mm,无霜期207天。
目前站区拥有高水准的试验、监测仪器、设施与生活条件,各种观测场布局合理、位置固定、设施齐全、观测项目制度化。站区已经建设有600平方米实验综合楼,并配备有实验室、 [[ 办公室 ]] 、会议室、资料档案室与陈列室等。试验站建有气象观测场、潜水蒸发土面蒸发观测场、综合观测场、农业节水灌溉场、土壤养分循环长期试验场、农田轮作观测场、盐碱地改良试验场、34m高气象观测铁塔、国内大型的土壤水盐动态模拟观测场等先进设施。阿克苏站目前拥有自记水面蒸发仪、蒸渗仪、便携式光合测定仪、PTM-48M植物生理及环境监测系统、SF系列茎流计、自动气象站、34米气象铁塔、土壤入渗仪、水位记录系统、激光 [[ 雷达 ]] 发射仪<ref>[https://www.sohu.com/a/488348761_120680207 科普丨什么是激光雷达技术?] ,搜狐,2021-09-07</ref>、中子水分仪、半自动电导仪、分光光度计以及节水灌溉设备等监测与研究仪器设备,基本可以满足不同下垫面水热通量、水盐运动、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植物耗水、植物生理生态、沙尘暴及灾害天气观测等学科监测项目和研究的需要,成为典型的极端干旱背景条件下水分消耗与转化,平原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与发展的监测与研究基地。
==三、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瞄准国际极端干旱区研究发展前沿,面向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水循环过程为核心,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水资源利用、土地开发、生态建设过程中的 [[ 环境 ]] 变化与演变规律,揭示绿洲生态系统水土平衡、水盐平衡过程与变化趋势,阐明绿洲生态 [[ 安全 ]] 、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在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与演化机制、绿洲农田节水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应用、绿洲环境质量演变三大研究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研究。
===主要目标 :===
为研究和认识绿洲农业区水循环及生态过程演变的科学规律,提供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与平台;针对绿洲水资源安全、 [[ 水资源]]<ref>[https://www.sohu.com/a/667902461_121690989 水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搜狐,2023-04-18 </ref>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需求,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依托站的长期定位观测与试验,通过应用基础的系统研究,创新和发展现代地理科学理论,在不断取得原创性成果的基础上,将阿克苏站建成极端干旱区重要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基地、试验示范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内容 :===
阿克苏站以绿洲农田地表水循环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核心,通过以流域为平台的长期观测试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变化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绿洲农业发展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生态过程变化规律,揭示流域水循环及生态过程演变的科学规律,在不断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解决水资源短缺、 [[ 农业 ]] 节水、土地退化、河流生态建设、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需求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绿洲农田生态 [[ 系统 ]] 水、热、盐交换过程与规律
2.绿洲农田关键生态过程与调控机制
3.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过程变化研究
4.气候变化对流域水循环影响与适应 [[ 技术 ]] 研究
站长:郝兴明 副站长:李君、李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