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赵晓梅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赵晓梅 ,女,生于1948年,安徽萧县人。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洛阳市文联委员、洛阳市豫剧团主要演员。代表作品有《秦雪梅》等。</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a48165039151271a.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8732066&sid=9294051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赵晓梅,"文革"前夕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洛阳戏曲学校,"文革"后在马金凤领导的洛阳豫剧团当演员。她攻[[刀马旦]]、[[花旦]]、[[闺门旦]]等各行当,青春年少,扮相、嗓音好,基本功扎实,很受观众喜爱。1993年,她看了豫剧五大名旦之一阎立品演出的青衣、闺门旦剧目《[[秦雪梅]]》《[[藏舟]]》等,被阎派艺术唱腔婉转甜润、表演含蓄端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迷住了。早在解放初期1954年,戏曲大师[[梅兰芳]]就曾赞扬[[阎立品]]"音色美,唱腔纯,扮相秀丽,表演深刻含蓄",是"地方戏中少有的闺门旦",并在天津把她和[[新凤霞]]同时收为徒弟,给予精心点拨,以致后来阎立品荣获"豫剧里的梅兰芳"美誉。赵晓梅觉得自己身材比较瘦小,脸型清秀,嗓子音质又和阎立品接近,认定自己适合学阎派戏,于是决心拜[[阎立品]]为师,全面学习"高精尖"的阎派艺术,以便自己得到系统的深造和提高。 [[马金凤]]幼年曾同[[阎立品]]同拜老艺人[[马双枝]]为师学艺,两位师姐妹关系亲密。马的合作伙伴何凌云(改编《花打朝》剧本的作家)也是阎的好友,她二人帮助实现晓梅的愿望,马金凤亲笔写了介绍信让晓梅去找阎。但阎对收徒弟要求非常严格,不仅看艺术才能,更看重人格和艺德,绝不随便收自己了不解、不满意的人。晓梅千方百计争取。当时,[[阎立品]]所在的河南省豫剧团先后在徐州、安阳、封邱等地流动演出,晓梅就自费追赶着剧团到各地去看阎立品的戏。后来,阎立品就吸收晓梅一起来演出。经过将近两年的认真、多方考察,阎立品终于在1985年6月正式收晓梅为徒弟。 阎立品在1958年曾被错划成右派,"文革"中又横遭摧残,整整二十年脱离舞台,因此对自己的劫后余生抓得很紧,不仅自己多演出,而且要把自己的艺术完全传授给徒弟。为此,在1988-1989年一年多时间里,她约集包括赵晓梅在内的三位徒弟,组成河南立品剧社,赴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各地流动营业演出,一边给学生排练自己的代表性剧目。阎立品大师,这位身材矮小,年近七十的老太太,每天带领徒弟过着最紧张的教学生活,早晨7点开始练功,上午、下午排戏,晚上公演后还排两个钟头戏。她在台上演出时,让学生在台下看,学生在台上演出时,她在台下看。针对学生的不是,一字一句地讲,一板一眼地教,一招一式地示范。讲如何从生活出发运用戏曲程式,如何把内心体验和外部体现统一起来。从老师的言传身教,赵晓梅不仅学会了阎派全部代表作《[[秦雪梅]]》《[[蝴蝶杯]]》《[[碧玉簪]]》《[[姐妹告状]]》《[[西厢记]]》等,还悟出了戏曲表演的基本规律,能自主创造了。一年后,剧社结束,晓梅又回到洛阳豫剧团,把同事们惊呆了:一是她在剧社的艰苦生活,使她体重由原来110多斤,降到90多斤,人都瘦得变型了;二是她的艺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这些年,晓梅置身在马派艺术的宝库之中,早已学会了与阎派风格迥异的马派帅旦、泼辣旦、老旦行当的代表作"一挂二花",成为与阎派剧目轮换上演的保留剧目。她和许青枝等马派弟子、学生一起,被社会公认为最有实力的后继人之一。[[马金凤]]以代师姐[[阎立品]]"托孤"的心情培养晓梅。 晓梅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独特风格,已演出过大批其他剧目。她这次主演的现代戏《[[情系小浪底]]》饰演一位农村女支书,带动村民迎向新生活,完成移民任务,在表演和唱腔上,融合阎派、马派两家并加以发展,呈现出细腻深刻与雍容大方、泼辣奔放相结合的、成功创造的大家风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她于1994年成为中国剧协会员,曾先后五次获奖,《[[河南日报]]》发表评论,把她这位后起之秀和自解放初期就享有"洛阳牡丹"美誉的马金凤大师联系起来,称为"洛阳牡丹又一枝"。[[台湾]]《[[中州剧艺]]》连续三期发表赞扬她的文章及多幅照片。中国唱片社及上海分社灌制了她主演、主唱的盒带和唱片向国内外发行。华东五省声乐教学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特邀晓梅讲授豫剧音乐。她的"金嗓子"在演唱中把真假声结合、由低音到高音转换不露痕迹、浑然天成的技巧,引起音乐大师周小燕及从美国回来的专家啧啧称奇,说这是他们正在研究解决的课题。 ==演出特色== 在她的传统戏表演代表作《[[潘金莲]]》中,赵晓梅为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潘金莲这一心理复杂多变的人物,运用丰富多变的眼神,抛、甩、翻、抖等千变万化的娴熟水袖功和辗转飞旋的舞姿,生动地表演出潘金莲这个悲剧人物在那个畸形社会里被扭曲的性格。而到了《[[蝴蝶杯]]》一剧中,赵晓梅更有精辟的艺术见解。她说:"刻画人物绝不能忘记戏剧发展的特定环境。父亲刚刚蒙冤而死,[[胡凤莲]]却要与恩人[[田玉川]]在小舟里订下终身,在表演中就必须注意人物关系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人物感情的落差,注意挖掘和揭示闺中少女在特定情景里内心的东西。"有想法敢于创新的赵晓梅通过"三接杯"的表演,把胡凤莲丰富的内心世界,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田玉川把订亲信物蝴蝶杯递过来时,她先是一阵惊喜,就要去接,但是猛地又把手弹回来;第二次,杯子又递过来了,她却羞怯地横过身子,欲接又未接;第三次,她出人意料地将手伸到背后,张开手指去接……其"三接杯"的表演,可谓端庄中带有妩媚,朴实中不失典雅。在阎立品先生的指导下,赵晓梅刻画人物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赵晓梅甘当配角提携新秀,从不以名赵晓梅赵晓梅 角自居。如《 [[ 牡丹的传说 ]] 》一剧里,她饰演的配角桃花戏少词不多,可她却十分投入地刻画这个小人物,强烈地衬托了牡丹花傲骨嶙峋的风格。她的这种"绿叶"精神,在演出《 [[ 闯世界的恋人 ]] 》时体现得更加突出。赵晓梅演了一个只有二十四句台词的居委会主任刘婶,仅出场两次,却把这个小角色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并因此在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荣获表演优秀奖。 ==活动年表==
2006年1月1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初二日,晚:"洛阳牡丹八旬出征,豫剧大师新年献艺"马派艺术戏曲专场举办
2006年11月23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三日,上午:张松晓拜贾廷聚为师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n0531i6q98z|480|270|qq}}
<center>阎立品大师亲传弟子赵晓梅豫剧《秦雪梅》,见夫灵悲声大放!</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