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革命

增加 2,504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革命'''》,副标题:1925年5月30日,上海,[德]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著,强朝晖 译,出版社: 社…”
《'''中国革命'''》,副标题:1925年5月30日,上海,[德]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著,强朝晖 译,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学术出版机构。社科文献秉持“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的出版理念,立足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是一家面向海外学者与高端学术研究机构,致力于全球学术资源整合、学术产品研发和学术成果传播的[[出版社]]<ref>[https://www.ssap.com.cn/gywm/ 本社介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作为[[德国]]高学术奖——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得主,《世界的演变》作者奥斯特哈默的成名之作,本书从五卅运动着眼,通过对历史的简要阐述,揭示中国革命共产主义转向的必然性。

==作者介绍==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茨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之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与世界社会》(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1989年);《[[亚洲的去魔化]]》(Die Entzauberung Asiens,1998年)、《殖民主义》(Kolonialismus,2006年第5版)以及《全球化史》(Geschichte der Globalisierung,与尼尔斯·P.彼得尔森[Niels P.Petersson]合作,2007年第4版)。2010年,以《世界的演变》而获得德国高学术奖——莱布尼茨奖。他的下列作品也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世界的演变》(Die Verwandlung der Welt)《中国与世界社会》(China und die Weltgresellschaft);《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Shanghai,30.Mai l925.Die chinesische Revolution)。目前,他正在从事2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卷本)。。强朝晖,职业译者,译有《[[中国冲击]]》《水的政治》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251,9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