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花鼓灯,又名红灯,在凤台城乡广为流传。据老 '''<big>安徽民间 艺 人口碑所传,凤台 术 花鼓灯 在清光绪之前就已形成一套完整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6b69c4edac64911e.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89913&sid=25200545 来自 呢图网 的 表演形式,有了较为丰富的舞蹈和锣鼓。凤台县花鼓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能表现多种题材、塑造各种人物的舞台艺术,它的音乐和舞蹈被戏曲和其他艺术广泛吸收。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align= light|
|}
花鼓灯,又名红灯,在凤台城乡广为流传。据老艺人口碑所传,凤台花鼓灯在清光绪之前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有了较为丰富的舞蹈和锣鼓。清光绪年间,县玩灯闹元宵的风俗很盛,规模庞大。劳苦大众在新春佳节,通过玩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统治的抨击。另外,花鼓灯演出还与求雨、还愿等活动密切相连。
==历史==
民国21年(1932年)至民国26年 , 是凤台花鼓灯兴盛时期之一。几乎庄庄有锣鼓,村村有灯班。每年[[春节]]、[[庙会]]时,[[ 茅仙洞 ]] 、 [[ 四顶山 ]] 、 [[ 赵家孤堆 ]] 等地便是花鼓灯灯班聚会、竞演(抵灯)的好地方。各灯班敲着锣鼓,举着岔伞、彩旗,鼓架子顶着腊花,边走边唱,涌向会场,以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饰吸引观众。
为提高知名度,各灯班纷纷聘请著名艺人精心培育新秀,或刻苦钻研,练出绝招。民国22年在尚塘集一次"抵灯"中,40多个灯班连续演出四天四夜,400多名花鼓灯艺人参加了演出。在这五年间,凤台花鼓表演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传统节目《[[小场]]》的舞蹈语汇逐渐丰富,表现力更强了。腊花去掉了"村子"(绑在脚上的道具),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了"上山步、脚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动作。服装由原来宽边大袖清代装束改为时装。花鼓歌[绣荷花」、[绣兜兜」、[败调」等已很完整。出现了抢手绢、抢扇子、抢板凳等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小舞蹈。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民不聊生,花鼓灯演出跃人低谷。少数艺人组班到六安、霍邱一带以演出花鼓灯谋生,并以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宣传,参加扩军拥军活动。民国28年秋,[[陈敬之]]、[[宋廷香]]等艺人把花鼓灯"后场"及有关戏文加以民间弦管伴奏,使群众更加喜爱,称其为"弦子灯"。其他灯班争相效仿。民国29年至民国38年,花鼓灯歌舞逐渐被"弦子灯"所替代。
| align= light|
|}
1978年后,花鼓灯艺术逐渐恢复生机。1982年12月,陈敬之、陈永舜运用独特的颤、颠、抖动作创编独舞《[[野花谣]]》,由[[吴国兰]]在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中表演,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在华东地区第二届舞蹈调演中获三等奖。1984年初,凤台县委发出抢救花鼓灯歌舞的号召,由县文化局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花鼓灯艺术培训班。艺训班得到省内外各届人士的关注,有关单位派员摄影录相、撰文宣传,兄弟地区及有关单位派人前来学习技艺、排练节目,推动了花鼓灯事业的发展,凤台形成解放以来新的花鼓灯热。1985年,由艺训班学生演出的《[[踏青]]》、《[[夏令营]]》、《[[姐弟乐]]》、《[[小花场]]》、《[[永幸河畔稻花香]]》几个节目,在淮南首届花鼓灯艺术节上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安徽省电视台曾以此摄制专题片,于1986年元旦向全省播放,博得各届人士好评。
==评价==
[[Category: 970 折叠编辑本段评价凤台县花鼓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能表现多种题材、塑造各种人物的舞台艺术,它的音乐和舞蹈被戏曲和其他艺术广泛吸收,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已传播到日本等13个亚洲国家和法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产生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技藝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