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陳虬

增加 1 位元組, 5 年前
双重打击 =
=='''医药实践''' ==
陈虬的医药实践也很不平凡。他熟谙经典,慎求古训,又能别出心裁。所著《蛰庐诊录》一书,提供了早年辨证施治,解决疑难疫病的范例。先后著《利济医药讲义》八册、《元经宝要》二卷、《瘟疫霍乱答问》一卷、《利济本草》六卷、《利济医统》六卷、《医雅》四卷、《医绎》四卷等医书多种,其中《瘟疫霍乱答问》一书已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为发展中医科学方面作出贡献。于1884年在《医院议》里提出建立中医医院和中医学堂的方案,次年立即实现。于是瑞安杨衙里出现全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学堂附设医院,他自任主讲,所编的《利济教经》是近代中国最早新式医学教科书。1895年,又在温州小高桥设利济分院,在周宅祠巷设利济分院学堂,次年分设利济学堂报馆于府前街。1897年,向全国发行《利济学堂报》,刊载了部分医学讲义和论文。先后培养了三百多名中医师,对满足群众的医疗要求,促进中西医相结合以及提高中医的理论水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双重打击 ==
戌变法后,陈虬受到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打击:《学堂报》和医学堂的原先亏损加剧了医院的债务,学堂被迫关门,但他毫不灰心,还找朋友"讥评汉宋、拟议欧亚、拔剑起舞、对酒当歌"。1901年,发行了"利济医院股份票",郡院由他自己独办,并已拓地重建。次年,温州霍乱流行,他不避艰危,日夜出诊,推广《白头翁验方》,民间颂声载道。1903年,郡城利济医院开办新字瓯文学堂,陈虬撰写《新字瓯培绎》和《瓯谚略》作教材,门人郑曦校刊。他以独创的字母,标注温州方言的语言,为地方文字改革作过尝试。不久,因贫病交迫,心力耗竭,于1904年元旦与世长辞,享年仅五十三岁。
=='''受到重视''' ==
解放后,陈虬的政治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每一近代思想史的著作都提到他,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也曾列入他的遗著。由于遗稿散佚殆尽,直到1992年,方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陈虬集》。目前,利济医学堂已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