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邮件

增加 1,49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邮件 是指经传递方式处理的文件。邮件进行传递 </big>'''|-|<center><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4bc1595c98f3a8012193a35b6ae5.png@1280w_1l_2o_100sh.pn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2%AE%E4%BB%B6&step_word=&hs=0&pn=242&spn=0&di=721488535030333440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620045068%2C3891805862&os=3320409880%2C112544683&simid=2620045068%2C3891805862&adpicid=0&lpn=0&ln=1861&fr=&fmq=168505211289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img.zcool.cn%2Fcommunity%2F014bc1595c98f3a8012193a35b6ae5.png%401280w_1l_2o_100sh.pn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zv55s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o56hAzdH3Fz43tn4z78gpt%3D_z%26e3Bip4s&gsm=d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MSw2LDUsNCw4LDc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过程称为图片]</small>|-| style=" 邮递background: #FF2400" ,而从事邮递服务的机构或系统,则称为邮政。邮件有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类。align= center| '''<big></bi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邮件|-
外文名称Mail| align= light|
解释 中文名称; 局传递的函 和包裹的统称
分类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外文名称;Mail
解释;邮局 传递 顺序收寄、分拣 的函件 封发、运输、投递包裹的统称
投递方式按址投递 分类;国内邮件 国际 局内投交
拼音yóu jiàn传递顺序;收寄、分拣和封发、运输、投递
目录投递方式;按址投递和在邮局内投交 拼音;yóu jiàn|}1简介2 '''邮件'''是指经传递方式处理的文件。邮件进行 递的 过程称为"邮递",而从事邮递服务的机构或[[系统]],则称为邮政。邮件有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类。<ref>[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mishujichu/8249090.html 邮件范文(通用15篇)] , 第一范文网 2022年8月25日 </ref>3发展历程4常见问题折叠编辑本段 == 简介==
英文:mail
邮局传递的函件和包裹的统称。邮件分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大类。国内邮件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函件和包件。在中国,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4种,包件包括包裹和快递小包。国际邮件分为国际函件和国际包裹。前者包括信函、 [[ 明信片 ]] 、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小包5种;后者分为普通包裹、脆弱包裹、保价包裹和过大包裹4种。邮件按处理手续、运递方式或寄递时限等又可分为挂号邮件、快递邮件、航空邮件、保价邮件、代收货价邮件等。邮局在收寄时开给收据,处理时加以 [[ 登记 ]] ,投递时要收件人签收的邮件,统称为给据邮件。
折叠编辑本段 == 传输过程==邮件的传递顺序分收寄、分拣和封发、运输、投递4个环节。收寄方式主要是设置信箱、信筒和在邮局的营业窗口直接收寄。分拣和封发是将邮件按寄往地点分开,然后将分拣好的邮件分别封成邮件总包(袋、套)以便发运。运输是将邮件总包分别经由规定的邮路,运到寄达 [[ 地点 ]] 。投递方式有按址投递和在邮局内投交两种。无法投递的邮件一般退给寄件人。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邮件为无着邮件,由指定的机构集中开拆,能发现投退线索的即予以投退,仍然无着的经保管一定期限后予以销毁或作其他处理。
折叠编辑本段 == 发展历程==
E时代的到来,邮件 更是在网络生活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网络邮件收发频率远大于普通的邮递员送信。节约了很多成本,方便多多。
第一封电子邮件的由来 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根据 [[ 资料 ]] 查找,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1969年10月 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
据《互联网周刊》报道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 [[ 科学 家Leonard 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时间应该是1969年10月),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Leonard K.教授因此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Leonard K.教授解释,"当年我试图通过一台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和另一台位于旧金山附近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计算机联系。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机,当时登录的办法就是键入L-O-G。于是我方键入L,然后问对方:'收到L了吗?'对方回答:'收到了。'然后依次键入O和G。还未收到对方收到G的确认回答,系统就瘫痪了。所以第一条网上信息就是'LO',意思是'你好!我完蛋了'。
另一个说法是:
1971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出现了:参加此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 [[ 地方 ]] 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于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为阿帕网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 Tomlinson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信软件进行了功能合并,名之为SNDMSG(即Send 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尽管这封邮件的内容连Tomlinson本人也记不起来了,但那一刻仍然具备了十足的历史意义:电子邮件诞生了。Tomlinson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阿帕网的科学家们以极大的 [[ 热情 ]] 欢迎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创新,他们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现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难以觉察--速度来与同事共享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回想起来,都觉得阿帕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当中,电子邮件功不可没。
折叠编辑本段 == 常见问题==
1.邮件服务器间邮件传输使用了TCP协议, 为何邮件有时还会丢失?
邮件服务器之间的SMTP协议使用TCP [[ 连接]], 可以保证邮件准确无误地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 但由于邮件服务器本身的故障, 例如邮件空间不足等, 会导致邮件无法完成传输而导致丢失. 2. 发件人用户代理为何不直接将邮件发送给收件人的用户[[代理]], 而是通过邮件服务器来传输?
2. 发件人 因为 用户 代理为何不直接将 电脑性能的限制, 无法运行收发 邮件 发送给收件人 用户代理程序, 而是通过 并且无法不间断地运行并连接到互联网上. 因此只能将信件暂时存放在 邮件 [[ 服务器 来传输?]]中, 用户需要时就可以去下载信件.
== 因为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q0134s6txju|480|270|qq}}<center>腾讯企业邮箱场景应 户电脑性能的限制, 无法运行收发邮件的程序, 并且无法不间断地运行并连接到互联网上. 因此只能将信件暂时存放在 视频-大话企 件服务器中, </center></center>== 用户需要时就可以去下载信件.参考资料 ==
[[Category:990 搜索发现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