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982
次編輯
變更
云台山隧道
,無編輯摘要
'''云台山隧道'''位于侯(马)月(山)铁路线山西沁水县和 [[ 翼城县 ]] 相邻处,穿越中条山主峰。Ⅰ线隧道长8 145 m,Ⅱ线隧道长8 178 m,双线分修,电气化单线断面。隧道主要穿越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层,Ⅰ线隧道进口通过192 m古河槽地段,为土夹碎石层;洞身穿越煤系地层1 740 m,揭煤13次,有瓦斯;穿越较大的断裂带4条,全隧道通过Ⅱ、Ⅲ、Ⅳ类围岩段各占隧道总长的4.3%、40%和55.7%,且膨胀性围岩地段占全隧总长的96%。全隧昼夜涌水量约9 850 t。
==简介==
==设计方案==
云台山Ⅰ线隧道施工采用进、出口加平行导洞和中部斜井加平行导洞的方案。平导设计断面为10.5 m2,斜井位于隧道中部,距进口3 668 m,井身长448 m,17°倾角,与正洞正交,断面22.5 m2。Ⅰ线隧道施工开挖方法主要是全断面、台阶法两种,根据地质情况交替变换。开挖工具除出口工区配有一台进口H169二臂台车外,其余均为手持风钻。一般地段采用非电 [[ 系统 ]] 爆破,煤层段采用电雷管系统爆破。初期支护为喷锚结构,洞口和软岩地段按设计加钢筋网和钢格栅支撑,使用潮喷机。装碴用L120型立爪,进、出口工区运碴用8~12 t电瓶车牵引8~14 m3梭式矿车;斜井工区使用8 t电瓶车牵引6 m3矿车,至井底车场再用提升机将6 m3矿车拉至地面倒运。进出口衬砌作业使用洞口自动计量 [[ 混凝土 ]] 拌合站,熟料入5 m3混凝土轨行式运输车,由12 t电瓶车牵引至混凝土泵,再注入钢模板衬砌台车。斜井段设133 m深竖井垂直投料系统,井口搅料,垂直输送到井底隧道内。
云台山Ⅱ线隧道是将Ⅰ线平行导洞扩大为单线隧道断面,开挖方法主要是全断面和微台阶,开挖手段均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台架”,装碴、运输和混凝土衬砌作业与Ⅰ线时大致相同。由于Ⅱ线隧道施工没有了平行导洞的便利条件,隧道的仰拱、铺底作业与频繁的轨道运输之间便产生了互相干扰的问题。该工程处又研制出一套过轨铺底作业新工艺,并采用了浮放道岔 [[ 技术 ]] ,成功地克服了施工干扰难题,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
==开工竣工==
云台山Ⅰ线隧道于1990年5月开工,1994年3月竣工,历时3年零10个月,较定额工期缩短10个月完成。其中,1991年6月以前由于施工能力不足,仅完成成洞138.71 m;斜井井身施工工期12个月,于1991年6月进入正洞施工。全隧月均成洞200.13 m。施工期间共出现单口月百米以上成洞40个。1993年度全隧成洞3 524.65 m,其中二、三季度均完成成洞1 000 m以上。云台山Ⅰ线隧道1997年被评为铁道部优质 [[ 工程 ]] 。云台山Ⅱ线隧道于1994年6月开工,1996年8月竣工,仅用2年零2个月的工期便完成了,较施组工期提前1年。从开工到完工,全隧平均月成洞327.12 m,最高月成洞达到801.54 m,斜井工区曾连续5个月突破200 m成洞,最高达月成洞260..36 m。并列入了申报部优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Category: 440 工程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