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次編輯
變更
黄奕聪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黄奕聪 | 圖像 = File:Hyc.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3.qianzhan.com/news/201709/19/20170919-335045ff71b0459f_600x5000.j…”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黄奕聪
| 圖像 = [[File:Hyc.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3.qianzhan.com/news/201709/19/20170919-335045ff71b0459f_600x5000.jpg 原图链接]]]
}}
'''黄奕聪'''
黄奕聪(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印尼华人企业集团“金光集团”的创办人和前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之一,是仅居于林绍良“三林集团”和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的第三大企业集团。1993年,谢建隆将他的“阿斯特拉集团”股票出售并退出该企业后,黄奕聪及其企业集团已跃居第二位。1995年,黄奕聪荣获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颁发的社会奉献忠诚勋章。1996年,荣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颁发的1996年新兴市场最佳总经理奖。 黄奕聪退居二线后,现由其长子黄志源任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亚洲全球》杂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黄奕聪以120亿美元家产晋升为印尼首富 。《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黄奕聪及其家族以70亿美元资产排第二位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奕聪,原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罗溪镇。1923年出生于家乡。1930年,随母亲离开家乡,到印尼苏拉威西的望加锡与父亲团聚,从1931年到1941年间,黄奕聪先后在当地华侨小学、光华中小学学习,受过一定的中华文化教育的熏陶。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印尼各地后,正在高中学习的黄奕聪被迫辍学。日军占领望加锡时期,黄奕聪在家中协助双亲谋生。不久他自己向一些糖果、面包、饼干等商家赊购一些食品,到望加锡各地沿街叫卖,独立谋生。
创业及金光公司的诞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荷兰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了沿海各大中城市,印尼人民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当时各种食品及日用品奇缺,特别是印尼共和军控制的地区更是如此。黄奕聪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始自营食杂店。后来他创办了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将其产品供应苏拉威西中部及北部地区,同时又从这些著名的椰干产地购买椰干到望加锡经营销售。50年代初,他开始直接从椰农手中收购椰子,加工干销售到爪哇泗水、雅加达等地,每月可销售一千吨左右。随着经营的顺利发展,五年间,他已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椰干商。
==成功之道==
黄奕聪在多次回答记者提问中,谈到了他本人及“金光集团”获得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光集团”参与开发经营的产品是和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在印尼及国际都拥有最广大的市场,并且集团在这方面具有竞争的优势,如原料来源供应充足、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等。像食用油、纸张、文具等都是这样的产品。
其二,反复重新投资,扩大再生产,是“金光集团”不断扩展的另一重要原则。黄奕聪及其家族每年在各企业中获得的利润,除小部门支付生活需要外,都用于重新投资、扩大再生产。他们几乎从不曾在企业所获利润中领取过红利。正如黄奕聪自己所言:“如果我获得10块钱利润,我只用5角,其他9元5角我都用来再投资,扩大生产。”“我将我们所获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不然的话,把这些钱用光或吃光,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发展壮大呢?”
其三,公正,讲信用,从不失信。这是黄奕聪及“金光集团”能在国内外与各企业、金融财团及客户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叛乱,使企业经营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向其他银行借款到期时,尽管工厂企业仍在建设中,资金周转不灵,但无论困难多大都千方百计按期还清,客户紧急需求的产品,再大的困难也努力克服,按时交付。例如1989年,斯里兰卡共和国的两家纸厂遭到破坏,停止了生产。当时正值学校要开学,各种笔记本、练习本等奇缺,斯里兰卡政府即要求“金光集团”的吉伟化学造纸厂在三周内提供2500万本练习本等纸制品。该厂接此任务后,夜以继日地连续生产,按时将产品送到了斯里兰卡,解决了该国的燃眉之急,从而该公司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黄奕聪在总结其一生成功的经验时曾说过:“第一努力工作,善于使用专业人员;第二公正,努力维护商业伙伴的良好关系;第三保持良好的信用,从不失信于人,我一次都未曾失过信用或毁约。”
其四,遵纪守法。在遵守印尼政府的各种政策法令,和印尼政府及当地民族企业家一道共同促进印尼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黄奕聪积极响应苏哈托总统1990年3月要求印尼华人企业集团将其25%的股份转让给印尼合作社的号召,决定首批将其核心挂牌上市企业“印尼国际银行”(100万股,价值110亿盾)、“吉伟化学造纸厂有限公司”(100万股,价值90亿盾)及“翁姑尔·英达化学有限公司”(60万股,价值103.5亿盾)的股票转让给印尼合作社。黄奕聪说:“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先转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股票给合作社。下一步再分批转让其他子公司的股票。”黄奕聪的这个举措,受到当地朝野的欢迎。“金光集团”在整个经营活动中,都严格遵守了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
最后,勤奋工作、精心经营,是黄奕聪的“金光集团”赖以不断成长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黄奕聪一再强调:“人们获得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努力勤奋工作。”“其中70%靠努力工作,30%靠运气和机遇。”当他被评为东南亚最富有的50位大富豪及企业家之一时,他说:“我出身贫寒,没有多大才能。不过,我有理想和愿望,讲信用,肯动脑筋,努力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勤奋扎实地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成功的一个很好的总结。
由上可见,黄奕聪本人尽管受正规教育不多,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经营使他深刻认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正如人们在评论中所指出的:“黄奕聪的子女们都很能干,他们都受过高深的教育”,“他们也不是靠其父黄奕聪的名声和威望而生活工作的。”黄奕聪深谋远虑地送其子女们分别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印尼本国受教育,分别掌握各国语言与国际商务知识,恰当地安排他们在“金光集团”所属的各主要公司企业中分工负责,独当一面地领导经营公司企业。这也可说是黄奕聪及“金光集团”的一个特点。
==慈善公益==
在其家乡福建泉州捐建小学、中学、大学、医院、修路。如:奕聪小学、奕聪中学、金光隧道、奕聪科学楼……
1992年至2009年10月底,金光集团及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中国捐赠的总额已超过6亿元人民币。
黄奕聪先生的故乡位于福建泉州罗溪镇,因为基础交通设施欠缺,当地人一直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中。当地的万虹公路马甲至罗西段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等外公路,湾急坡陡、行车视距差,严重影响了洛江北部山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制约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基金会先后投入约1亿元,致力于建设基础交通,并改善基础教育设施。
1995年,奕聪学园在罗溪开始建设,先后投入2000万元。2005年,旨在改善马甲至罗西段交通的金光大道工程投入施工,集团为此工程捐赠3000万元。
2007年9月,奕聪高中在福建泉州落成,这标志着集团自1995年就开始援建的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奕聪学园”项目最终建成。同一个月,金光大道也顺利完工。
| 姓名 =黄奕聪
| 圖像 = [[File:Hyc.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3.qianzhan.com/news/201709/19/20170919-335045ff71b0459f_600x5000.jpg 原图链接]]]
}}
'''黄奕聪'''
黄奕聪(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印尼华人企业集团“金光集团”的创办人和前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之一,是仅居于林绍良“三林集团”和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的第三大企业集团。1993年,谢建隆将他的“阿斯特拉集团”股票出售并退出该企业后,黄奕聪及其企业集团已跃居第二位。1995年,黄奕聪荣获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颁发的社会奉献忠诚勋章。1996年,荣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颁发的1996年新兴市场最佳总经理奖。 黄奕聪退居二线后,现由其长子黄志源任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亚洲全球》杂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黄奕聪以120亿美元家产晋升为印尼首富 。《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黄奕聪及其家族以70亿美元资产排第二位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奕聪,原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罗溪镇。1923年出生于家乡。1930年,随母亲离开家乡,到印尼苏拉威西的望加锡与父亲团聚,从1931年到1941年间,黄奕聪先后在当地华侨小学、光华中小学学习,受过一定的中华文化教育的熏陶。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印尼各地后,正在高中学习的黄奕聪被迫辍学。日军占领望加锡时期,黄奕聪在家中协助双亲谋生。不久他自己向一些糖果、面包、饼干等商家赊购一些食品,到望加锡各地沿街叫卖,独立谋生。
创业及金光公司的诞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荷兰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了沿海各大中城市,印尼人民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当时各种食品及日用品奇缺,特别是印尼共和军控制的地区更是如此。黄奕聪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始自营食杂店。后来他创办了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将其产品供应苏拉威西中部及北部地区,同时又从这些著名的椰干产地购买椰干到望加锡经营销售。50年代初,他开始直接从椰农手中收购椰子,加工干销售到爪哇泗水、雅加达等地,每月可销售一千吨左右。随着经营的顺利发展,五年间,他已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椰干商。
==成功之道==
黄奕聪在多次回答记者提问中,谈到了他本人及“金光集团”获得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光集团”参与开发经营的产品是和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在印尼及国际都拥有最广大的市场,并且集团在这方面具有竞争的优势,如原料来源供应充足、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等。像食用油、纸张、文具等都是这样的产品。
其二,反复重新投资,扩大再生产,是“金光集团”不断扩展的另一重要原则。黄奕聪及其家族每年在各企业中获得的利润,除小部门支付生活需要外,都用于重新投资、扩大再生产。他们几乎从不曾在企业所获利润中领取过红利。正如黄奕聪自己所言:“如果我获得10块钱利润,我只用5角,其他9元5角我都用来再投资,扩大生产。”“我将我们所获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不然的话,把这些钱用光或吃光,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发展壮大呢?”
其三,公正,讲信用,从不失信。这是黄奕聪及“金光集团”能在国内外与各企业、金融财团及客户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叛乱,使企业经营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向其他银行借款到期时,尽管工厂企业仍在建设中,资金周转不灵,但无论困难多大都千方百计按期还清,客户紧急需求的产品,再大的困难也努力克服,按时交付。例如1989年,斯里兰卡共和国的两家纸厂遭到破坏,停止了生产。当时正值学校要开学,各种笔记本、练习本等奇缺,斯里兰卡政府即要求“金光集团”的吉伟化学造纸厂在三周内提供2500万本练习本等纸制品。该厂接此任务后,夜以继日地连续生产,按时将产品送到了斯里兰卡,解决了该国的燃眉之急,从而该公司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黄奕聪在总结其一生成功的经验时曾说过:“第一努力工作,善于使用专业人员;第二公正,努力维护商业伙伴的良好关系;第三保持良好的信用,从不失信于人,我一次都未曾失过信用或毁约。”
其四,遵纪守法。在遵守印尼政府的各种政策法令,和印尼政府及当地民族企业家一道共同促进印尼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黄奕聪积极响应苏哈托总统1990年3月要求印尼华人企业集团将其25%的股份转让给印尼合作社的号召,决定首批将其核心挂牌上市企业“印尼国际银行”(100万股,价值110亿盾)、“吉伟化学造纸厂有限公司”(100万股,价值90亿盾)及“翁姑尔·英达化学有限公司”(60万股,价值103.5亿盾)的股票转让给印尼合作社。黄奕聪说:“我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先转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股票给合作社。下一步再分批转让其他子公司的股票。”黄奕聪的这个举措,受到当地朝野的欢迎。“金光集团”在整个经营活动中,都严格遵守了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
最后,勤奋工作、精心经营,是黄奕聪的“金光集团”赖以不断成长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黄奕聪一再强调:“人们获得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努力勤奋工作。”“其中70%靠努力工作,30%靠运气和机遇。”当他被评为东南亚最富有的50位大富豪及企业家之一时,他说:“我出身贫寒,没有多大才能。不过,我有理想和愿望,讲信用,肯动脑筋,努力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勤奋扎实地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成功的一个很好的总结。
由上可见,黄奕聪本人尽管受正规教育不多,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经营使他深刻认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正如人们在评论中所指出的:“黄奕聪的子女们都很能干,他们都受过高深的教育”,“他们也不是靠其父黄奕聪的名声和威望而生活工作的。”黄奕聪深谋远虑地送其子女们分别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印尼本国受教育,分别掌握各国语言与国际商务知识,恰当地安排他们在“金光集团”所属的各主要公司企业中分工负责,独当一面地领导经营公司企业。这也可说是黄奕聪及“金光集团”的一个特点。
==慈善公益==
在其家乡福建泉州捐建小学、中学、大学、医院、修路。如:奕聪小学、奕聪中学、金光隧道、奕聪科学楼……
1992年至2009年10月底,金光集团及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中国捐赠的总额已超过6亿元人民币。
黄奕聪先生的故乡位于福建泉州罗溪镇,因为基础交通设施欠缺,当地人一直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中。当地的万虹公路马甲至罗西段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等外公路,湾急坡陡、行车视距差,严重影响了洛江北部山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制约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基金会先后投入约1亿元,致力于建设基础交通,并改善基础教育设施。
1995年,奕聪学园在罗溪开始建设,先后投入2000万元。2005年,旨在改善马甲至罗西段交通的金光大道工程投入施工,集团为此工程捐赠3000万元。
2007年9月,奕聪高中在福建泉州落成,这标志着集团自1995年就开始援建的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奕聪学园”项目最终建成。同一个月,金光大道也顺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