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柯伊伯带

增加 3,263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柯伊伯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


'''柯伊伯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om/a/592170902_121123819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ref>。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ref>[https://www.sohu.com/na/419245180_120271802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f>。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 杰拉德·柯伊伯(1905.12.7―1973.12.24),[[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提出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由冰物质运行的带状区域,为了纪念柯伊伯的发现,这个区域被命名为“柯伊伯带”。

发现历史 播报

1987年,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对于“太阳系外围的明显空虚”越来越疑惑,使用在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和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望远镜,朱维特和刘丽杏以与克莱德·汤博和查尔斯·科瓦尔几乎相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搜索,与进行比较,经过五年的搜索。

1992年8月30日,朱维特和刘丽杏宣布“发现候选的柯伊伯带天体”:小行星15760,半年后,他们在该区域又发现了第二个天体,(181708) 1993 FW。

位置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

结构组织

以最完整的范围,包括远离中心最外侧的区域,柯伊伯带大约从30天文单位伸展到55天文单位。然而,一般认为主要的部分只是从39.5天文单位的2:3共振区域延展到48天文单位的1:2共振区域。柯伊伯带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黄道平面上下10度的范围内,但还是有许多天体散布在更宽广数倍的空间内。总之,它不像带状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多福饼),而且,这意味着柯伊伯带对黄道平面有1.86度的倾斜。

由于存在着轨道共振,海王星对柯伊伯带的结构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与太阳系年龄比较的时标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轨道上的天体不稳定,不是将她们送入内太阳系内,就是逐入离散盘或星际空间内。这在柯伊伯带内制造出一些与小行星带内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区域。例如,在40至42天文单位的距离上,没有天体能稳定的存在于这个区间内。无论何时,在这个区间内被观测到的天体,都是最近才进入并且会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间。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71,9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