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蘆洲區

增加 2,52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蘆洲擁有相當多的古稱,例如『河上洲』、『和尚厝』、『和尚洲』、『鷺洲』等等,昔日的蘆洲區鄰近淡水河的一片沙洲而且常常發生水患,河岸邊到處都是蘆草,地勢低窪好像居在河上因此名為河上洲;到了18世紀中當時地主都將土地貢獻給廟宇然後再租回,以佃農的身分減免稅收,因此當時蘆洲的土地多由和上所管理,在地人便稱作『和尚厝』,而河上與和尚音同因此又稱做『和尚洲』;因為在河岸邊吸引了鷺鷥聚集,因此又有『鷺洲』之稱,日據時代蘆洲地區屬於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管轄,光復後改成鷺洲鄉,1947年才與三重分治設蘆洲鄉,至1998年正式改制為縣轄市。<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newtaipei-city/luzhou/ 蘆洲區],TravelKing 旅遊王</ref>
 
 
==蘆洲今昔==
===地理環境===
蘆洲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北部,亦即淡水河下游西岸,東北方隔著淡水河,與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遙遙相望,西方由二重疏洪道分界,與五股區銜接為鄰,東南方則以鴨母港溝為界,毗鄰三重區。 就地形地貌而言,本區宛如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邊都由河溝環繞,遠方另有壯麗的觀音山環抱,山光水色渾然天成,引人入勝。
===地名緣起===
早年,蘆洲是由河流沖積而成的一片沙洲,又地勢低漥,以致水患不斷,居民被迫與河流爭地,就像是棲息於河川上的人家,因此,蘆洲最早取名為「河上洲」。 至於,「和尚洲」這個別名,則首度見諸於淡水廳誌,依據文史記載,清雍正年間(約十八世紀中葉),當時地主為了減免稅糧,每把土地獻贈給廟宇,隨後以佃農身分租回,所以,早年蘆洲的土地大多交給關渡一帶的僧侶代管,僧侶的閩南話叫「和尚」,正好與「河上」諧音,所以「河上洲」又名「和尚洲」。
 
===過去===
古時候,蘆洲原為淡水河畔的一片沙洲,河岸蘆草叢生,魚蝦悠游其間,每吸引鷺鷥群集覓食,所以又得名「鷺洲」,而每當蘆葦花盛開季節,花絮隨風徐徐飛揚,白鷺鷥自由翱翔低空而過,配上淡淡的黃昏夜色,這一幅大自然景象,令人情不自禁油生思古之幽情,也蔚為淡水八大奇觀之一。 民國9年(西元1920年),日本人在此設立「鷺洲庄」,直到台灣光復後才改名為「鷺洲鄉」,當年轄區涵蓋現今的三重一帶,民國36年實施分治,政府也正式將本地命名為「蘆洲鄉」,隨著社會變遷與人口遽增,民國86年10月6日改制為「蘆洲市」,成為臺北縣第八個縣轄市。
===現在===
蘆洲自民國70年施設二重疏洪道完工通車,並經服務團隊群策群力推動都市計畫,另通盤完成排水系統改善工程,與軟硬體建設等市政藍圖,終於揮別水患夢魘,「水鄉澤國」臭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如雨後春筍到處林立,公共設施亦漸臻完善,尤其,民國99年,臺北縣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加上捷運蘆洲支線也趕在同年完工通車,蘆洲區可望脫胎換骨,並順勢躍登為一座最具發展潛力的衛星都會。<ref>[https://www.luzhou.ntpc.gov.tw/home.jsp?id=aa967983e02a861f 蘆洲區],蘆洲區公所</ref>
 
31,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