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色

增加 3,494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五色'''拼音:wǔ sè 释义:1、[five colurs of blue,yellow,red,white and black]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
'''五色'''拼音:wǔ sè

释义:1、[five colurs of blue,yellow,red,white and black]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2、五色:指青、黄、赤(红)、白、黑五色,即黑白加三原色。理论上,通过这五种颜色可调出其他所有颜色。故可泛指各种色彩。<ref>[http://www.js.chinanews.com.cn/news/2023/0427/216452.html 昆山人社“敢”出色 绘就“五色冬训”生动图景]中新网</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1007/1f577f14593e4d66bfc22e616c8d6478.jpe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史书记载 ==
又,中医经典《灵枢经》的篇名,即第四十九篇。

[关于篇名]

五色,即赤、白、黄、青、黑。此指反映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本篇主要论述了脏腑肢节反应于面部的色泽及其分布位置,因而从面部色泽变化可测知全身脏腑组织的疾病。通篇主要论述面部五色内应五脏各主不同的病变,并从色泽之浮沉、枯润、散聚及上下辨病之久新、深浅及预后顺逆。这些都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也是色诊之大纲,故篇名《五色》。马莳《灵枢注证发微》:"篇内有五色,言病之义,故名篇。"
== 引证解释 ==
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 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2、泛指各种颜色。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三国 魏 曹丕 《[[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南朝【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唐 韩愈 《[[谢自然诗]]》:"檐楹蹔明灭,五色光属联。"

《明史·方伎传·周汉卿》:" 华州 陈明远 瞽十年, 汉卿 视之,曰:'可针也。'为翻睛刮翳,歘然辨五色。"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说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

3、神色。参见" 五色无主 "。

4、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公乘阳庆 ﹞更悉以禁方予之( 仓公 ),传 黄帝 、 扁鹊 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五藏有色,皆见於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色》"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脏,诚中形外理昭然。"注:"五色者: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也。"

五行学说术语。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实际,与病史和脉证合参,不能机械地硬套。参见五色主病条。

5、古代名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8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