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锦地罗

移除 18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食虫植物]]
锦地罗
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 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
叶特化,形成捕虫器。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状,叶互生,由叶柄、叶状部(此部有绿叶的正常生理功能)、丝状部、瓶状部组成(也有不具叶柄的)。丝状部或可旋卷如卷须,用于攀援,瓶即捕虫器,前面有两条相隔不远的纵翅或纵肋,瓶顶有一盖,此盖除幼期外,不覆盖瓶口,盖后有一距,为丝状部的末梢。花单性,雌雄异株,整齐,小形,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3~4,常分离,具蜜腺,雄花有4~24雄蕊,花丝结成柱状单体,雌花有1雌蕊,由 3~4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3~4室,胚珠多数 。果为蒴果,室背裂开,有2属68种。
捕虫原因编辑锦地罗锦地罗
锦地罗是一种吃虫草“植物吃动物”的主题是大家都感兴趣的 ,因为历来人们只看到牛吃草 ,兔子吃青菜 ,从来没有看见倒过来的情景。这里要向你介绍的并不是草吃牛或者是青菜吃兔子 ,而是一种很小的草 ,吃更小的动物的故事。
食虫植物的样子很可怕吗?锦地罗是双子叶植物纲茅膏菜科的一种小草 ,它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山区 ,它的生长环境有很多特点,,山坡上不断有水渗入土壤中流下来 ,这里光照和水分都很充足 ,植物在这里生长可以得到充分的光照和水分 ,可是土壤却非常瘠薄 ,尤其是缺乏氮素营养 ,土壤… 因此锦地罗只有通过捕食一些小虫子才能补充这些营养元素,才能更好的生长和繁殖!
== 生药材鉴定 编辑==
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看为佳。
锦地罗 ,种拉丁名: Drosera burmanni Vahl 。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 药材性状 编辑==
本品状似一重瓣花朵,红色,直径1.8~2.5厘米,厚约0.6厘米。叶旋叠状多层排列,叶片常卷缩,展开后为倒卵状匙形,长0.6~1厘米,薄而柔软,黄棕色至红棕色,边缘密生红色腺毛,基部渐狭;托叶膜质。中央有剪除后的花茎残迹,且常为叶片所遮盖。气微,味淡。以大朵、色红、抖净沙土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淡,平。清热利湿,凉血止痢。用于湿热腹痛,痢疾,小儿疳积。常用量10~20克。
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味:甘淡,凉。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在春末夏初植株旺盛时拨取全草,剪除细而长的花茎,抖净泥沙,晒干。 [2]
== 药用药效 编辑==
药名:锦地罗
锦地罗
全株药用,味微苦,有清热去湿,凉血,化痰止咳和止痢之能。民间用于治肠炎、菌痢、喉痛、咳嗽和小儿疳积,外敷可治疮痈肿毒等 [1] 。
全草(锦地罗):微苦,凉。清热利湿,凉血,化痰止咳,止痢。用于泄泻,痢疾,咽喉痛,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小儿疳积 [1] 。
== 种植方法 编辑==
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
== 参考资料 ==
中国植物物种数据库查询-中国植物拉丁名查询-中国植物学词典-植物检索电子版-植物通 zhiwutong
== 參考來源 ==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