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安徽八老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安徽八老之 萧龙士 、孔小瑜、懒悟、申茂之、光元鲲、童雪鸿、王石岑、徐子鹤等八位老一辈艺术家是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是20世纪安徽美术界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d3317532d5f5ca8d.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296154&sid=4499803 来自 呢图网 的 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图片]</small>|-| style=" 安徽八老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中文名称;安徽八老
类型;人物
评价;他们是20世纪安徽美术界的奠基人 成就;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 [[萧龙士]]、[[孔小瑜]]、[[懒悟]]、[[申茂之]]、[[光元鲲]]、[[童雪鸿]]、[[王石岑]]、[[徐子鹤]]等八位老一辈艺术家是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是20世纪安徽美术界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ref>[https://www.docin.com/p-1071191677.html 安徽八老简介] 他们 , 豆丁网 2015-02-23 </ref> ==简介== 萧龙士、孔小瑜、懒悟、申茂之、光元鲲、童雪鸿、王石岑、徐子鹤等八位老一辈艺术家是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 是20世纪安徽美术界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ref>[http://collection.sina.com.cn/ystz/20140226/1512144278.shtml 安徽已故八老绘画风格及行情走势] , 新浪网 2014-02-26 </ref> ===萧龙士=== (1889-1990),字品一。名翰轩,原[[徐州肖县人]]。生前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安徽书画院名誉院长。 肖龙士自幼喜爱绘画,1923年经[[李可染]]介绍进入上海私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在[[潘天寿]]、[[诸闻韵]]等指导下重点学习[[徐渭]]、[[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等人的绘画艺术,并有幸亲得吴昌硕的指教。1926年,在徐州他与[[阎咏百]]、[[王琴舫]]、[[王继述]]、[[王寿仁]]、[[张金石]]、[[王子云]]等7人一起创办了徐州私立美术专科学校。此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为徐州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从1946年起,肖龙士先后在[[上海]]、[[南京]]、[[镇江]]、[[徐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受到[[林风眠]]、[[陈之佛]]、[[傅抱石]]、[[张书]]等人及社会的高度评价。1951年夏,肖龙士经[[李可染]]引荐正式拜[[齐白石]]为师,与同门[[李苦掸]]、[[李可染]]、[[许麟]]庐等情同手足。1983年,安徽省文艺界和相关部门为他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从艺80周年纪念座谈会,对他的人品及艺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89年。肖龙士百岁之时书写了"徐州爱我,我爱徐州"八个大字,表达他对故乡徐州的深切思念。 肖龙士的艺术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生活底蕴。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精于画花鸟,尤擅写兰,开创了"江淮大写意画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荷花也是常为人们称道,齐白石当年曾在其墨荷上题句曰:"龙士画荷,吾不如也!"<ref>[https://www.sohu.com/a/205362302_99957387 【名家】安徽八老之一——萧龙士作品赏析] ,搜狐 2017-11-19 </ref> ===孔小瑜=== (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他一生以画为乐,初在[[沪上]]活动,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参加内地建设;1955年后,应邀赴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兼任安徽画院副院长,并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小瑜先生在六十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以博古、花鸟画饮誉艺坛,弟子满门。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小瑜先生既弘扬了传统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又吸收了西洋明暗画法的新技巧,使所写青铜鼎彝、秦砖汉瓦、竹木博古架,更富有立体感。他或用铜器墨底描金图案,把古礼器刻划得惟妙惟肖,富丽而逼真,古朴之外充满典雅气度,开发出一种吉金拓片所无法呈现的金属之美,堂皇雍容,敦厚庄重。器物中盛开的牡丹、松梅,充满生趣,布置得体,设色清雅,为[[海上画派]]的博古图带来清新的面目,古雅、吉祥之意亦更加溢于楮表。无怪乎上海曾有这样的传颂:张(善子)虎、熊(松泉)狮、沈(一斋)凤凰,瓶甏罐头孔小瑜。 小瑜先生还兼工[[人物]]、[[佛像]]、[[鞍马]]、[[山水]],无所不画,才华横溢。故而有人将他与他所心仪的海派大师任伯年相提并论,认为[[任伯年]]、[[孙小瑜]]皆有"强记默写"的功力,又都有宽阔的画路,作品雅俗共赏,充满生活气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小瑜先生因获"[[海派殿军]]"之称。 小瑜先生不仅画艺高超,而且为人宽厚谦和,平易坦荡,心地善良,画坛名流[[吴湖帆]]、[[张大千]]、[[陆俨少]]、[[唐云]]等皆愿与之交。作为艺术教育家,他更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培养两淮画人,诚如[[陆俨少]]教授所言,"后生晚进,受其沾溉,皆有成就"。同时还影响儿子[[孔伯容]]、[[孔仲起]]兄弟,使他们传承丹青,走上繁荣中国画之路。 ===懒悟=== (1903~1969),原名[[晓悟]],号照思,俗姓张,名绩成,晚称莽张僧,潢川县人。懒悟出身贫寒,3岁丧父。5岁在远铎寺为僧,聪明爱学,深得住持寂参和尚的爱悯。1921年到汉口归元寺求戒,后被推举为该寺住持。由于内部纠纷,懒悟干预无效,弃庙出走,负芨云游江、浙、皖,访师读经,后到[[上海]]。 1954年应邀参加安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出席全国佛教协会理事会,当选为理事。1956年由安庆迎江寺迁往合肥,[[任明教寺住持]]。后又任安徽省文史馆员、省书画家协会理事、合肥市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横遭迫害,被驱逐到淝城南隅的月潭庵,1969年4月24日圆寂于此,享年67岁,法腊47(受戒出家1年为1法腊)。1982年,安徽省及合肥市有关单位将懒悟的骨灰移葬九华山,合肥市佛教协会在其葬地为之修墓树碑,省书法协会副主席葛介屏撰写墓志。<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17/15/1742949_576281423.shtml 大师足迹| “安徽八老”之懒悟]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6-07-17 </ref> ===申茂之===
[1909-1966] 折叠懒悟(1903~1969) 原名鸿彦 , 原 又 名 晓悟 万安 ,号 照思 印隐 , 俗姓张 男 , 名绩成 汉族 , 晚称莽张僧,潢川 安徽巢 县 人 借故 。 懒悟出身贫寒,3岁丧父。5岁在远铎寺为僧,聪明爱 早年毕业于眶海新华艺术专科 学 校 , 深得住持寂参和尚的爱悯。1921 曾在安徽、四川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57 年 到汉口归元寺求戒,后被推举为该寺住持 任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 由 书法受教 于 内部纠纷 [[马公愚]] , 懒悟干预无效 亦曾请益于[[沈尹默]],1965年对外文委在日本举办"现代中国书法展览" , 弃庙出走 入展篆联和印谱颇受赞誉。篆刻造诣甚深 , 负芨云游江、浙、 初师 皖 派 , 访师读经,后到 上 海。 1954年应邀参加安庆市第一届人民 溯古 代 表大会,1955年出席全国佛教协会理事会 玺印 , 当选为理事。1956年由安庆迎江寺迁往合肥 博涉明清以至近代诸名家 , 任明教寺住持。后又任安徽省文史馆员 尤于[[邓石如]] 、 省书画 [[黄士陵]]两 家 协会理事、合肥市政协委员等职 有深契,作品古朴苍秀 。"文革"中横遭迫害 抗占时期辑有《[[雪鸿印存]]》5集行世 , 被驱逐到淝城南隅的月潭 [[黄宾虹]]、[[王福 庵 ,1969年4月24日圆寂于此 ]]、[[马公愚]]等人为之题签。1949年后治印甚多 , 享年67岁 皆极见功力。亦擅国画 , 法腊47(受戒出家1年为1法腊)。1982年 以花卉见长 , 喜绘梅、菊。<ref>[https://www.cang.com/community/article/718263 安徽 省及合肥市有关单位将懒悟的骨灰移葬九华山,合肥市佛教协会在其葬地为 八老 之 修墓树碑 一 童雪鸿作品] , 省书法协会副主席葛介屏撰写墓志。华夏收藏网 </ref>
"安徽八老"都是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名家,他们献身艺术,勤奋耕耘,硕果累累,桃李盈门,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他们的尊重,就是对真正的艺术家的尊重,也是对后学者的激励。要告诉世人,有成就的艺术家,历史会永远记住,人民将永远缅怀。二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八老"高举民族文化的旗帜,为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默默奉献,他们身上充满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文化人,应该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作品。三是他们作品的集中展示,带给世人的思考和研究。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在与时俱进的年代里应该如何把握民族精神。
== 安徽八老像册安徽八老像册[1]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