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22
次編輯
變更
鹊儿山镇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鹊儿山镇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鹊儿山镇''',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地处 [[ 左云县 ]] 东北部,东、南接 [[ 高山镇 ]] ,西邻 [[ 张家场乡 ]] ,北连 [[ 管家堡乡 ]] , 行政区域面积54.32平方千米。
1949年,属左云县第三区;1984年,小破堡公社改为鹊儿山镇。截至2018年末,鹊儿山镇户籍人口为6665人。 截至2020年6月,鹊儿山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鹊儿山村。
2011年,鹊儿山镇 [[ 农民 ]] 人均纯收入6402元。2018年,鹊儿山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 超 市5 市]]5 个。 <ref>[ (附图)http://www.tcmap.com.cn/shanxisheng/zuoyunxian_queershanzhen.html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 </ref>
=位置境域=
鹊儿山镇地处左云县东北部,东、南接高山镇,西邻[[张家场乡]],北连[[管家堡乡]], 行政区域面积54.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鹊儿山镇地势南低北高。地形为丘陵区。主要山脉有鹊儿山,境内最高峰台梁位于青圪塔村,海拔1400米;最低点十里河位于镇区南,海拔1260米。
=水文=
鹊儿山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十里河1条,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代家沟、石墙框等村,长8千米。
=自然资源=
鹊儿山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石料等。耕地面积1.4万亩;可利用草地1.2万亩。
=人口=
2011年,鹊儿山镇总人口126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48人,城镇化率38.36%。总人口中,男性6195人,占49.01%,女性6444人,占50.0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569人,占99.4%;有满、蒙古、哈尼3个少数民族,共70人,占0.6%。2011年,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0.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9人。
截至2018年末,鹊儿山镇户籍人口为666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鹊儿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402元。
2018年,鹊儿山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鹊儿山镇完成农业总产值8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011年,生产粮食13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等。
鹊儿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406吨;畜牧业总产值26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
截至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林地面积3.97万亩,其中四旁树木30万株,林木覆盖率47.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40亩,产量10吨,主要品种有杏。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21台(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小学1所,在校生586人,专任教师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人,经营管理人才4人,技能人才2人,农村实用人才4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3人。2011年末,有广播喇叭10只,通响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中央、省、市、县等电视台43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鹊儿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42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567人,参合率51.6%。
===社会保障===
2011年,鹊儿山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0户,人数595人,支出58.55万元,比上年增长26%,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4500元,与上年持平;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6人,支出4.32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医疗救助3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95人次,共支出2.97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临时救助2360人次,支出2.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050人,农作物受灾2030亩,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6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