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夏日叹》唐朝·杜甫

增加 3,154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夏日叹》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夏日叹》唐朝·杜甫 '''…”
[[《夏日叹》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夏日叹》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img.5haoxue.net/pages/8f799f8ed04b1ee4d2dfaa27e1bf528b.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5haoxue.net/jiaocai/86-11-3.html 圖片來自 好学电子课本网 ]</small>
|}
<ref>[http://www.jiyifa.com/shiju/871180.html 夏日叹 逍遥右脑] </ref>

《夏日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半部分主要写旱灾,后半部分写战乱,并对天灾人祸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作品名称 《夏日叹》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⑴。朱光彻厚地⑵,郁蒸何由开⑶。

上苍⑷久无雷,无乃号令乖⑸。雨降不濡⑹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⑺,举目唯蒿莱⑻。

至今大河⑼北,化作虎与豺⑽。浩荡想幽蓟⑾,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⑿。眇然贞观初⒀,难与数子⒁偕。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陵天:升上天空。陵天经:一作“经天陵”。中街:古人指日行的轨道。此指太阳当顶直射。

⑵朱光:日光。彻厚地:晒透大地。

⑶郁蒸:闷热。开:散释。

⑷上苍:苍天。

⑸乖:违背,反常。

⑹濡:湿润。

⑺万人:百姓。流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⑻唯蒿莱:田园荒芜景象。

⑼大河:黄河。

⑽化:一作“尽”。虎与豺:喻安史叛军。

⑾幽蓟:幽州(范阳郡)和蓟州(渔阳郡),安史叛军老巢。

⑿未谐:指心情不愉快,不安稳。

⒀眇然:遥想。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贞观之治为唐初盛世。

⒁数子:指贞观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偕:同。
==作品译文==
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中午时太阳正当头顶,火辣辣的。太阳晒透厚厚的土地.酷热难熬,能有什么法子释放这难忍的闷热?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号令反常了?即使降雨也无法滋润万物,因为田地都已经干得尘土飞扬了。飞鸟、池鱼皆因干旱和酷热而死了。万民仍然流离失所,举目望去,田园一片荒芜。黄河以北大片地区都变成叛军的巢穴,动乱使人想起幽蓟二郡,唐王朝的军队如今在哪里呢?我忧心如焚,吃不下,睡不安,心情很不舒畅。抚今思昔,叹当朝没有贤臣良相。

该诗是杜甫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在华州所作。那一年,关中大旱,造成严重灾荒,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但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这一年夏天他写下《夏日叹》一诗,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心情。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16,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