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0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八阵图》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八阵图》唐朝·杜甫 '''…”
[[《八阵图》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八阵图》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120e61c424fd11013f01cd5d4a5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MzNTM5Ng==.html? 圖片來自 杜甫出身&童年趣事插画]</small>
|}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9cee4425b019.aspx 《八阵图》唐朝·杜甫 古诗文网] </ref>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作品名称 八阵图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
题 材 怀古诗
==作品原文==
八阵图⑴
功盖三分国⑵,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⑶,遗恨失吞吴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八阵图:诸葛亮的一种阵法,是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⑵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⑶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⑷“吞吴”句:以不该失策吞吴为恨。一说以未得吞吴为恨。
==白话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创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八阵图》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120e61c424fd11013f01cd5d4a5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MzNTM5Ng==.html? 圖片來自 杜甫出身&童年趣事插画]</small>
|}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9cee4425b019.aspx 《八阵图》唐朝·杜甫 古诗文网] </ref>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作品名称 八阵图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
题 材 怀古诗
==作品原文==
八阵图⑴
功盖三分国⑵,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⑶,遗恨失吞吴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八阵图:诸葛亮的一种阵法,是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⑵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⑶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⑷“吞吴”句:以不该失策吞吴为恨。一说以未得吞吴为恨。
==白话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创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