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柏坊镇

增加 3,27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柏坊镇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98419568/641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s://view.inews.qq.com/k/20200302A0RUGM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柏坊镇''',隶属于 [[ 湖南省 ]] 衡阳市常宁市,地处常宁市北部,东与 [[ 松柏镇 ]] 相邻,东南与 [[ 蓬塘乡 ]] 接壤,南与 [[ 宜潭乡 ]] 相连,西与 [[ 江河乡 ]] 隔宜河相望,北滨湘江与衡南县 [[ 栗江乡 ]] [[ 近尾洲镇 ]] 毗邻。 区域面积140.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60942人。
民国后期,属百宜乡。1950年,属常宁县第二区。1984年,改大坪、桐梓、田尾公社为乡,属柏坊区。1995年5月,撤区并乡,将柏坊、大坪、桐梓3个乡合并设立柏坊镇。 截至2020年6月,柏坊镇下辖3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
2019年,柏坊镇有工业企业96个,其中规模以上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 市35 市]]35 个。 <ref>[ https://view.inews.qq.com/k/20200302A0RUGM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常宁柏坊镇:疫情防控和禁毒工作同步推进(附图)], </ref>
=位置境域=
柏坊镇地处常宁市北部,东与[[松柏镇]]相邻,东南与[[蓬塘乡]]接壤,南与[[宜潭乡]]相连,西与[[江河乡]]隔宜河相望,北滨湘江与衡南县[[栗江乡]]、近尾洲镇毗邻。 区域面积140.6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柏坊镇辖区总人口652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12198人,城镇化率18.7%。总人口中,男性35571人,占54.5%;女性29659人,占45.5%;14岁以下16307人,占25%;15~64岁41094人,占63%;65岁以上7827人,占12%。人口以[[汉]]族为主,达6.5万人,占99.99%;另有[[苗族]]3人、回族等少数民族5人,占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7.2‰,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1.4‰。
2017年末,柏坊镇常住人口33890人。
截至2019年末,柏坊镇户籍人口60942人。
=经济= 视频===综述===2011年,柏坊镇财政总收入818.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9万元,其中完成国税26万元,地税48万元,矿产资源税55万元。 2019年,柏坊镇有工业企业96个,其中规模以上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ev:youku| |640|center|<big> </big>|frame}} ===农业===柏坊镇有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0.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生产粮食2.5万吨,人均694千克,其中水稻1.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4.5万吨;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50万羽。渔业以山塘养鱼为主,水产养殖面积200公顷,水产品总产量750吨。  ===工业===柏坊镇境内以生产锰、水泥、机压砖、耐火材料、化工产品等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4.3亿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1年末,柏坊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128人,专任教师54人;小学13所,在校学生3115人,专任教师184人;初中2所,在校学生4100人,专任教师98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00万元。 ===文化事业===2011年末,柏坊镇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2处,文化专业户25户,农家书屋53个,藏书29万册。 2011年末,柏坊镇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入户率29.6%。 ===医疗卫生===2011年末,柏坊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4所。病床30张。专业卫生人员80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36人,注册护士1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8万人,参合率98.6%。 ===社会保障===2011年末,柏坊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0户,人数350人,支出63万元,月人均1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50户,人数1860人,支出193万元,月人均70元。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46次,共支出54.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0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3人,支出17.8万元,分散供养353人,支出7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98%。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5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