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内环境

增加 11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内环境'''<br><img src="https://www.51wendang.com/pic/4f074626c12f52cc811a61ee/5-810-jpg_6-1080-0-0-108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51wendang.com/doc/4f074626c12f52cc811a61ee/5 圖片來自无忧文档]</small>
|}'''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 ]] 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 ]] 产生的[[二氧化碳 ]] 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 ]] 排出体外。此外,内环境还是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地方。因此,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非常重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多细胞生物内环境==
[[体液]](body fluid)包括[[细胞内液 ]] 和[[细胞外液 ]]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60%,其中细胞外液占总体液的1/3,细胞内液占总体液的2/3,细胞外液中约3/4分布于细胞间隙,称为[[组织间液 ]] 或[[组织液 ]] (tissue fluid);其余约1/4则在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即为血浆(plasma)。此外,还有少量的淋巴和[[脑脊液 ]]
==生理学定义==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因此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周围的,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生物学定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直接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外液 ]] ,处于动态平衡。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指血浆和组织液。因细胞外液深居于身体内部,所以名为内环境,用来区别于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境。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 脑脊液 ]] :是 [[ 脑细胞 ]] 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 组织液 ]] ;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其实,我们可以把脑脊液理解为组织液,其组织细胞就是脑细胞。
==主要成分==
血浆:水约90%, [[ 蛋白质 ]] 约7%~9%,无机盐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 [[ 二氧化碳 ]] 、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 [[ 尿素 ]] [[ 尿酸 ]] 、肌酸、 [[ 肌苷 ]] [[ 氨基酸 ]] [[ 多肽 ]] [[ 胆红素 ]] [[ 氨气 ]] 等)等。
所以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由于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等,但内环境通过机体的调节活动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
 
以pH值为例作一说明: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但是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如:H₂CO₃与NaHCO₃,NaH2PO4与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₃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₂CO₃,H₂CO₃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₂和H₂O,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加的CO₂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₂排出体外。当Na₂CO₃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₂CO₃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之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也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血浆理化性质==
温度:37℃左右
渗透压:温度为37℃左右时, [[ 渗透压 ]] 为770kPa(相当于7个大气压左右,5330mmHg毫米汞柱,并且相当于生理盐水)
==物质交换==
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不与血浆 [[ 直接接触 ]] 的,因此,这些细胞与 [[ 毛细血管 ]] 中的血浆不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是,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膜,于是水分和一切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物质,就在这两部分体液之间进行交换;细胞所需要的氧气等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组织液。由于组织液不断地形成,以及组织液不断地回流入血液,因此为细胞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就是这样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一方面与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液交换;另一方面与肺、肾脏、和胃、肠等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 [[ 体细胞 ]] 通过内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缓冲作用==
血浆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包括[HCO3]-(碳酸氢根离子)和[HPO4]2-(磷酸氢根离子)、[H2PO4]-(磷酸二氢根离子)等。
当我们进行大量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浆中,会造成pH降低(即酸性增强)。之所以我们血浆的酸碱度仍能维持在7.35~7.45,主要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它与乳酸反应后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神经中枢,使二氧化碳排出。
当我们进行大量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浆中,会造成pH降低(即酸性增强)。之所以我们血浆的酸碱度仍能维持在7.35~7.45,主要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它与乳酸反应后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神经中枢,使二氧化碳排出。 内环境在 [[ 正常状态 ]] 下是 [[ 动态平衡 ]] 的。
(要注意“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含义相似,但与“稳定(在某一个值)”、“一定”等有区别)
==参考文献==
13,8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