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7
次編輯
變更
审美主客体
,無編輯摘要
'''审美主客体'''是人是审美的主体,客观存在的事物总称为审美对象,也称审美客体。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审美关系,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为客体。山水自然景观就是重要的客体之一。主体与客体是一种相对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美与美感有统一性关系,也会发生错位甚至颠倒,美的事物因为没有审美主体便不成为审美对象;或者相反,如某一不美甚至丑的东西反而在一个特定的主体那里被认为是美的。
==词语释义==
审美的客体是艺术作品,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一切被审美主体审视感知、体验的,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社会、艺术作品、科学现象等都可成为审美客体。在哲学意义上,它是审美活动这一矛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ref>[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CKI22rTaHM.html 审美的客体是什么-爱问教育培训]新浪爱问</ref>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ref>[http://www.xxxedu.net/article.php?id=45396 赵斌《艺术概论》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答题归纳19考研学子必看...]新祥旭</ref>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在美学史上对审美的研究多有偏颇,有的夸大了主体的作用,认为审美客体是从审美主体的心灵中产生的;有的则抹杀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存在价值。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揭示出审美主体的科学属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最初的人类是不具有主体性的,当人在不断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掌握了客观对象的规律性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身,产生了与动物根本不同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进程中,主体在对对象的直观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这时审美主体才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