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47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噁'''中国常用词汇,经常表示不好的,凶狠的,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等意思。<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6789161 这个“噁”物致癌,你不知道的是:宝宝却每天与它亲密接触。]知乎</ref>
恶   (梵pa^pa、pa^paka,藏sdig{|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pa)   指能招引可厌之果之不善法。三性之一。与善、无记相对,与不善(akus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ala)同义。有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嗔等烦恼相应、障害圣道等性质。《俱舍论》卷十六云(大正29·84b)︰‘由此能感非爱果故,是聪慧者所诃厌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云(大正46·669c)︰‘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大乘义章》卷七云(大正44·599c)︰‘顺名为善,违名为恶。’   佛法中,‘恶’可分为五恶、五逆、十恶业等种。‘五恶’,指为五戒所禁止者,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逆’,一般指害母(杀母)、害父(杀父)、害阿罗汉(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教团),以此种行为能令人落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又作五不救罪;又,此处所说之五逆,与《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立之五逆不同。‘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此中,前三者是身恶,次四者是口恶,后三者为意恶,若行此十恶业,将落入三恶道。 十恶   十恶(梵das20170327/akusc2c79f3f5258464295d16afb1e7c1972_th.jpeg " width="180"></ala-karma-pathani,巴dasa^kusala-kamma-patha,藏mi-dge-babcuh!ilas)指十种过患。即由身、口、意三业所起的十种非理损人之业,与‘十善’相对,又称十恶业、十恶道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依《大乘义章》卷七、《法界次第》卷上等所述,‘杀生’谓断其他有情之命;‘偷盗’谓盗取他人财物;‘邪淫’谓对非己妻妾行违法之行;以上三种是身业恶行。   ‘妄语’谓以言诳他;‘两舌’谓以言构斗,离间彼此;‘恶口’谓以粗恶之言,恼怒他人;‘绮语’谓以乖违道理的巧言,令他人好乐,以上四种属口业恶行。   ‘贪欲’谓染着顺情之境,心无厌足;‘嗔恚’谓忿怒违境,心不能平;‘邪见’谓否定因果,抱持僻见,心无正信,以上三种为意业恶行。   前述十种皆是乖违真理,损毁自他,故名十恶。此十恶能起报应,通入当果,故又称业道。此中,口业四种,顺序不定,如《长阿含经》卷九作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增一阿含》卷四十三、《十不善业道经》等作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此外,其他六恶,在顺序上也有所不同。   另有上品十恶之说,谓十重罪。《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云(大正17·844c)︰   ‘如人有父得缘觉道,子断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若复有人,其母出家得罗汉道,共为不净是淫中重。若以不实谤毁如来,是妄语中重。若两舌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若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嗔恚中重。若欲劫夺持净戒人物,是贪中重。邪见中重,谓之边见。迦叶,此十恶道,是为最重。’   《摩诃止观》卷一(下)引此经文,名之为十恶恶。《止观辅行》卷一之五释云(大正46·178a)︰‘若起十恶于中下境尚已名恶,于恩德田名恶中恶。’并举《大智度论》所说为例︰被他人打而报复是名为恶,不被打而打人是名为大恶,打有恩者名恶中恶。center><small>[]</small> |}
恶   (梵pa^pa、pa^paka,藏sdig-pa)   指能招引可厌之果之不善法。三性之一。与善、无记相对,与不善(akus/ala)同义。有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嗔等烦恼相应、障害圣道等性质。《俱舍论》卷十六云(大正29·84b)︰‘由此能感非爱果故,是聪慧者所诃厌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云(大正46·669c)︰‘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大乘义章》卷七云(大正44·599c)︰‘顺名为善,违名为恶。’   佛法中,‘恶’可分为五恶、五逆、十恶业等种。‘五恶’,指为五戒所禁止者,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逆’,一般指害母(杀母)、害父(杀父)、害阿罗汉(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教团),以此种行为能令人落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又作五不救罪;又,此处所说之五逆,与《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立之五逆不同。‘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此中,前三者是身恶,次四者是口恶,后三者为意恶,若行此十恶业,将落入三恶道。 十恶   十恶(梵das/akus/ala-karma-pathani,巴dasa^kusala-kamma-patha,藏mi-dge-babcuh!ilas)指十种过患。即由身、口、意三业所起的十种非理损人之业,与‘十善’相对,又称十恶业、十恶道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依《大乘义章》卷七、《法界次第》卷上等所述,‘杀生’谓断其他有情之命;‘偷盗’谓盗取他人财物;‘邪淫’谓对非己妻妾行违法之行;以上三种是身业恶行。   ‘妄语’谓以言诳他;‘两舌’谓以言构斗,离间彼此;‘恶口’谓以粗恶之言,恼怒他人;‘绮语’谓以乖违道理的巧言,令他人好乐,以上四种属口业恶行。   ‘贪欲’谓染着顺情之境,心无厌足;‘嗔恚’谓忿怒违境,心不能平;‘邪见’谓否定因果,抱持僻见,心无正信,以上三种为意业恶行。   前述十种皆是乖违真理,损毁自他,故名十恶。此十恶能起报应,通入当果,故又称业道。此中,口业四种,顺序不定,如《[[长阿含经]]》卷九作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增一阿含》卷四十三、《十不善业道经》等作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此外,其他六恶,在顺序上也有所不同。   另有上品十恶之说,谓十重罪。《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云(大正17·844c)︰   ‘如人有父得缘觉道,子断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若复有人,其母出家得罗汉道,共为不净是淫中重。若以不实谤毁如来,是妄语中重。若两舌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若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嗔恚中重。若欲劫夺持净戒人物,是贪中重。邪见中重,谓之边见。迦叶,此十恶道,是为最重。’   《摩诃止观》卷一(下)引此经文,名之为十恶恶。《止观辅行》卷一之五释云(大正46·178a)︰‘若起十恶于中下境尚已名恶,于恩德田名恶中恶。’并举《大智度论》所说为例︰被他人打而报复是名为恶,不被打而打人是名为大恶,打有恩者名恶中恶。 拼音:è wū wù ě   繁体字:恶   部首: [[ 心部 ]]   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GOGN 五笔98:GONU 仓颉:MCP    笔顺编号:1224314544 四角号码:103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76
恶è   ◎ 不好:~感。~果。~劣。~名。丑~。~毒。邪~   ◎ 凶狠:~霸。~棍。险~。凶~。邪~。   ◎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不简单,很厉害:你这人真~(你这人真猛,太厉害了)。多属于河南地方用语。 恶wù   ◎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恶(恶)ě   ◎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 (恶) 恶 wū   ◎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 恶   badness evil ferocity vice   【释义】   ①很坏的行为,跟“ 善 ”或“ 好 ”相反:罪恶|无恶不作|是非善恶。   ②凶狠;凶猛:恶毒|恶霸|一场恶战。   ③很坏的;不良的:恶劣|恶习| [[ 恶性循环 ]]
  【恶化】 èhuà   向坏的方面转变。   〖例句〗随着病情的恶化,他的情绪日益消沉,身体也越来越消瘦了。   【恶劣】 èliè   极坏:品行恶劣|手段恶劣|恶劣的天气。   〖例句〗在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我国科学家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持进行科学考察,取得了很大成就。   【恶习】 èxí   坏习惯,多指赌博、吸毒等。   〖例句〗这几年生活富裕了,一些人却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恶意】 èyì   不良的居心;坏的用意。   〖例句〗你大概误解他的意思了,他只是跟你开个玩笑,并没有恶意。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1,8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