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潘天寿

增加 5 位元組, 5 年前
艺专十年 画出自己的面目
===艺专十年 画出自己的面目===
据说几年以后,潘天寿为了跳出吴昌硕风格的笼罩,凡是下笔见出吴派影响的,就立即撕掉,足见决心之大。1928 年他离沪赴杭,在白露节作的《绯袍图》上,题云: “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训蜀犬。懒头陀如是说法。”此段独白再次表示了他决意摆脱吴昌硕影响而走自己的探索之路,进入了他艺术的'''积极探索时期''',这个时期通常称为潘天寿酥酿自己风格的“艺专十年”。他一生中生活较为安定的有过前后两个十年,这是前十年。三十而立,潘天寿碰上了最好的机遇。1928年 [[ 蔡元培 ]] 在杭州创建的国立艺专,揭开了中国美术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一页。杭州艺专在全国举足轻重,该校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学术空气比任何地方都浓,环境十分有利创作。
潘天寿在拜识吴昌硕后,花鸟基本上模仿吴体,山水在学习吴体的同时,更多的是潜心于对石涛、[[石溪]]的追摹。作于1928年的《白云飞》,可以说是潘天寿对这三家的一次风格上的综合实验。作于1935年的《江洲夜泊》,是潘天寿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图主体的树干相交成“井”字型构图,全图明显具备了“骨架组合”的构图特征,在平面分割上对空白处理,以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统一调子。观此幅可知潘天寿独特的艺术风格已呼之欲出<ref name="卢炘2000">{{cite book|author=卢炘|title=潘天寿|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64pAQAAIAAJ|year=2000|publisher=河北敎育出版社|isbn=978-7-5434-3992-4}}</ref>。潘天寿先后曾作过数幅《江洲夜泊图》,构图均有不同之处,图上题诗亦有多有少。1953 年,也就是创作1935年那幅《江洲夜泊》十八年后,潘天寿以指画用几乎同样的构图方式重画了这幅作品<ref name="严善錞张专1999">{{cite book|author1=严善錞|author2=张专|title=潘天寿|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z4URAQAAMAAJ|year=1999|publisher=天津杨柳青画社}}</ref>。
潘天寿10.jp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5/82af74ea84364ee5bb699374dc3ccc30.jpeg 原圖][http://www.shuhua66.com/space-3744-do-blog-id-35012.html 「书画网」《江洲夜泊圖 1954年》]
</gallery>
 
===苦闷的年代 无用武之地===
从1938年至1948年是潘天寿'''风格形成期'''。虽然长达11年,但其中抗战八年辗转内地,作画自然就少,感慨良多,诗多于画,条件差,篆刻研究不受大的影响,于是《听天阁诗存》和《治印丛谈》应运而生。所以绘画风格形成关键的倒是抗战胜利后的二、三年,1946年潘天寿在昆明办过一次个人展览,所展作品售馨。1945年的《浅绛山水图轴》开阔饱满的方形构图已具有潘天寿的个性,是他确立个人成熟风格的一个标志。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