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90
次編輯
變更
鸡日节的节日风俗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鸡日节</big>''' |- |<center><img src=http://fspic.okjm.cn/pic/03/01388…”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鸡日节</big>'''
|-
|<center><img src=http://fspic.okjm.cn/pic/03/013880.jp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fspic.okjm.cn/pic/03/013880.jp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鸡日节的节日风俗'''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鸡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鶏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3389.html 鸡日节的节日风俗 故宫历史网] </ref>
正月初一鸡日:五德之禽啼 福气满门来
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羊日、猪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
==鸡日节的节日由来==
这种风俗是根据古代神话演变而来的。据说,东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株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根向周围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圆,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元旦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古人元旦刻桃木为神像,立在大门前,还要插几根公鸡毛象征天鸡,后来桃符演变成春联后,插鸡毛的风俗就变成剪鸡贴在窗上作装饰的风俗了。
现在农村里剪窗花最常见的也是公鸡。在《[[荆楚岁时记]]》上,对元旦剪鸡的风俗即有所记载,看来这个风俗在南北朝时就开始了,至今至少流传了1500年以上。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朝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朝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V8AQQAJ0517NR8P.html 正月初一为鸡日,牢记“6不做,3不吃”,尊重老传统,福气满门来网易]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鸡日节</big>'''
|-
|<center><img src=http://fspic.okjm.cn/pic/03/013880.jp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fspic.okjm.cn/pic/03/013880.jp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鸡日节的节日风俗'''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鸡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鶏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3389.html 鸡日节的节日风俗 故宫历史网] </ref>
正月初一鸡日:五德之禽啼 福气满门来
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羊日、猪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
==鸡日节的节日由来==
这种风俗是根据古代神话演变而来的。据说,东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株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根向周围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圆,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元旦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古人元旦刻桃木为神像,立在大门前,还要插几根公鸡毛象征天鸡,后来桃符演变成春联后,插鸡毛的风俗就变成剪鸡贴在窗上作装饰的风俗了。
现在农村里剪窗花最常见的也是公鸡。在《[[荆楚岁时记]]》上,对元旦剪鸡的风俗即有所记载,看来这个风俗在南北朝时就开始了,至今至少流传了1500年以上。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朝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朝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V8AQQAJ0517NR8P.html 正月初一为鸡日,牢记“6不做,3不吃”,尊重老传统,福气满门来网易]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