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强直收缩

增加 18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强直收缩'''<br><img src="https:xxxxx//image.guayunfan.com/attached/image/20200329/11282/0d946bdb-dcfd-407e-a203-155f923ab2b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ttp://www.guayunfan.....com/lilun/773736.html 圖片來 自OOO自挂云帆]</small>
|}
'''强直收缩'''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 [[ 时间间隔 ]] 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休息,而一直维持在收缩状态中。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为强直收缩。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为 [[ 强直刺激 ]]
==简介==
亦称强直。在给肌肉以适当频率的重复刺激,即强直刺激时,由于 [[ 单收缩 ]] 相继累加,表现出大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刺激频率低,收缩曲线呈锯齿状,是 [[ 不完全强直收缩 ]] ;如果频率增高,收缩增加,而曲线变得光滑,成为完全强直收缩。但是超过某种限度,纵然再增高频率,由于后一刺激落后在前一刺激引起的不应期中,也是无效的,因此收缩不再增加。达到此限度的强直收缩称为最大强直收缩。骨骼肌一般每秒10—30次以上的反复刺激可引起完全性强直收缩;但 [[ 反应速度 ]] 小的 [[ 平滑肌 ]] ,每秒6次的刺激就会引起强直收缩。而心肌由于不应期长,因此不产生强直收缩。蝉的发声肌,单收缩是非常快的,即使以每秒1000次的刺激,也不出现单收缩的累加。在等长收缩时,人的骨骼肌可产生的最大张力。因为强直收缩是 [[ 重复兴奋 ]] ,因此出现与刺激频率相当的 [[ 动作电位 ]] ,这点可与挛缩和僵直相区别。易体的 [[ 随意运动 ]] [[ 反射运动 ]] 大多数是基于来自 [[ 运动神经 ]] 的反复冲动而引起的强直收缩。
==基本原理==
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 [[ 不应期 ]] ,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当刺激频率比较高时,肌肉处于持续稳定的收缩状态,各收缩波完全融合,不能分辨,这种现象叫完全强直收缩。也即肌肉始终保持收缩状态。
 
完全强直收缩产生的原因:当刺激频率比较高时,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缩落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
===不完全强直收缩===
在低频刺激情况下,由于两次刺激之间肌肉部分处于舒张状态,因此产生的肌张力曲线呈振荡波形,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 也即肌肉在收缩后有过短暂的舒张,但还未恢复到正常的舒张状况时就已进入下一次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产生的原因:当刺激频率比较低时,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缩落在前一收缩的 [[ 舒张前期 ]] 内。
==动物与器材==
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不锈钢盘或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
==方法与步骤==
1. 收缩总和 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 [[ 扫描速度 ]] 为5~10nm/s,调节 [[ 单收缩 ]] 幅度为1.5cm左右。调节刺激设置为双刺激方式,并使两个阈上刺激强度相等。先调节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然后逐渐缩短刺激间隔,分别观察并记录 [[ 肌肉收缩 ]] 形式的变化。
2. 强直收缩 减慢扫描速度(5mm/s)并衰减 [[ 振幅 ]] 增益,使单收缩的幅度减小至3~5mm。调节刺激设置为串刺激方式,分别以1.5次/s( [[ 串长 ]] 为5)、6次/s(串长为10)、10次/s(串长为20)、30次/s(串长为35)和45次/s(串长为50)的频率刺激标本,观察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注意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两次刺激之间稍有间歇,使肌肉休息片刻。
==参考文献==
13,1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