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貝聿銘

增加 64 位元組, 5 年前
擴充內容
}}
'''贝聿铭'''(英語:'''Ieoh Ming Pei''';署名:'''I. M.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 2003年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等诸多奖项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 建筑 为主 他的代表 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 建筑 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学会金奖,1981年[[ 法国 巴黎卢浮宫扩 ]] 工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1994年 中国 香山饭店等,因此被誉为“现代 建筑 的最后大师” 学会杰出成就金奖, 2003年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等诸多奖项
== 經歷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中国香山饭店等,因此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於美国[[曼哈頓]]的家中逝世,享嵩壽102歲。 === 早年生活 ===
民國初年,貝聿銘之父[[貝祖貽]]參與籌組[[中國銀行]]。民國四年(1915年),貝祖貽調任中國銀行廣東分行,攜妻女離開故鄉蘇州,遷往[[廣州市]],兩年後(1917年)的4月26日,貝聿銘於廣州出生<ref name=buildbook>{{cite web |url=http://www.buildbook.com.cn/magazine/book/cszg/19/3.html |title=大潮下的贝家——一个600年望族90年的变迁 |work=工成网 |accessdate=2009-07-0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18073038/http://www.buildbook.com.cn/magazine/book/cszg/19/3.html |archivedate=2009-12-18 }}</ref>。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8歲的貝聿銘負笈美國,先在[[賓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建築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碩士學位|建築碩士學位]],1954年成為美國公民<ref name=pcf-p>{{cite web |url=http://www.pcf-p.com/a/f/fme/imp/b/b.html |title=I. M. Pei |work=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accessdate=2009-06-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18141906/http://www.pcf-p.com/a/f/fme/imp/b/b.html |archivedate=2007-02-18 }}</ref>。
=== 職業生涯 ===
貝聿銘自哈佛大学畢業後,1948年加入地產商[[齊氏威奈公司]]({{lang|en|Webb and Knapp}}),擔任建築部總監({{lang|en|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職。1955年,貝聿銘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成立{{lang|en|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經兩度更名後成為{{lang|en|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聯合事務所<ref name=pritzker>{{cite web |url=http://www.pritzkerprize.com/laureates/1983/bio.html |title=Biography (I.M. Pei 1983 Laureate) |work=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accessdate=2009-06-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628223801/http://www.pritzkerprize.com/laureates/1983/bio.html |archivedate=2009-06-28 }}</ref>。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貝聿銘所獲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金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兹克奖]]、1989年第一屆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及[[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lang|en|Medal of Liberty}}),2009年获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奖等等。
== 榮譽與獎項<ref name=pcf-p/>=<ref name=pcf-c>{{cite web |url=http://www.pcfandp.com/a/f/fme/imp/c/c.html |title=Curriculum Vitae of I. M. Pei |work=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accessdate=2009-07-15}}</ref> ===== 學術 ===
*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lang|en|MIT Alpha Rho Chi Medal}})
*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lang|en|MIT Traveling Fellowship}})
* 200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皇家金獎 ({{lang|en|Royal Gold Medal}})
=== 勳章 ===
* 1984年,獲[[法國政府]]授與[[藝術及文學勳章 (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勳位
* 1988年,獲法國[[密特朗]][[法國總統|總統]]授與[[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
* 1993年,獲美國[[赫伯特·沃克·布希|布希]][[美國總統|總統]]授與[[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 主要作品 == 
* 1956年-1963年:臺灣[[臺中市]][[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由陳其寬執行)
* 1961年-1967年:美國[[科罗拉多州]][[博爾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 2006年-2008年:[[卡達]][[杜哈]][[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參考文獻 =={{Reflist|2}}
== 外部链接 ==
* [http://www.pcf-p.com/a/f/fme/imp/p/p.html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Category:建筑师]]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