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2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羅貝托·博拉紐·阿巴洛斯'''<br><img src=https://imageclo…”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羅貝托·博拉紐·阿巴洛斯'''<br><img src=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146/833/934.jpg =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20415 圖片來源]</small>
|}
'''羅貝托·博拉紐·阿巴洛斯'''Roberto Bolaño Ávalos,(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智利]]著名詩人、小說家。
其作品《荒野偵探》經翻譯在[[美國]]出版後引起轟動,《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媒體均以大量篇幅報導,是罕見的能在美國掀起閱讀熱潮的外國作者。
1970年代「現實以下主義」年輕詩人博拉紐·阿巴洛斯、[[桑提亞哥]]等尊崇[[波赫士,敵視帕茲]](Octavio Paz),認為後者保守和矯揉做作。事實上,這個類似達達主義的前衛運動沒有特別重要的創作,反倒像一個互相取暖、一起搞怪的團體。他們沉湎閱讀、性、藥物和咖啡館的波希米亞式生活以及長達二十年的後續發展,也就是《狂野追尋》的構成背景。<ref>[https://www.ylib.com/hotsale/Bolano/wai.html ylib.com - 《狂野追尋》]</ref>
博拉紐·阿巴洛斯的一生歷程可分為「移民→流亡者→自我放逐的流浪作家」三個階段。<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20415 澎拜“這些女人都是波拉尼奧生命中的女人,數量可不少”]</ref>
==簡歷==
阿巴洛斯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父親是卡車司機兼業餘拳擊手,母親是數學和統計學老師。
1968年,跟隨父母移居[[墨西哥]]。
1973年,回到祖國智利以響應左派社會主義阿言德政權,卻因皮諾契政變被捕,僥倖逃出後轉往[[薩爾瓦多]]、[[墨西哥]]。
1977年,前往[[歐洲]],浪跡[[法國]]等地,四處打零工為生,包括洗碗、清潔、收垃圾等,最後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落腳。
2003年,阿巴洛斯不幸因肝病去世,享年五十歲,其寫作年月雖然僅僅短短十年,身後留下的作品數量卻相當驚人,共計十部小說、四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五部詩集,包括《護身符》(Amuleto)、《遙遠的星辰》(Estrella distante)、《打電話》(Llamadas telef nicas)、《智利夜曲》(Nocturno de Chile)等等,並陸續被歐美出版社發掘出版,其中由以六十七萬字的長篇小說遺稿《2666》獲得歐美文壇壓倒性好評。
截止2019年2月,其已被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作品包括《荒野偵探》、《2666》、《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美洲納粹文學》、《未知大學》、《護身符》、《遙遠的星辰》、《智利之夜》。
阿巴洛斯自詡的「反詩人」(anti-poète),並不是反對「詩之所以為詩」的本質,而是反對傳統詩歌的抒情面向。從一首名為〈煩躁〉的詩作我們就可以窺見尼諾卡爾所謂的反抒情特質:<ref>[https://tsrle.weebly.com/25237373412352639511332873689321435303402749426519mdashmdash3571232645359972517612539213382528932016122982937837326368612356312299.html投針實驗與逝去的武林——讀羅貝托・博拉紐《狂野追尋》]</ref>
==詩作==
我不給人任何權利。
我喜愛一角抹布。
我遷移墳墓。
我遷移墳墓。
我不給人任何權利。
我是一個荒謬的男人。
在陽光下,
送汽水者的鞭子
我憤怒異常。
==獲獎與榮譽==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狂野追尋》'''<br><img src=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625315.html# =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625315.html 圖片來源]</small>
|}
1999年,小說《荒野偵探》(台譯:《狂野追尋》)獲得了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ref>[https://vocus.cc/article/5f05dc41fd89780001ff265a 方格子 - 遺忘之書B:Roberto Bolaño,我們留給650年後的]</ref>
2007年,《荒野偵探》入選《紐約時報書評》十佳圖書。
2008年,小說《2666》被授予[[美國]]書評人協會小說獎。
==主要作品==
《2666》,長篇小說,在他去世後,於2004年出版。被形容為「全景小說,它不僅是封頂之作,而且是給長篇小說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時它把長篇小說提高到一個令人感到眩暈的全新高度。」
1998年,長篇小說《荒野偵探》出版。獲得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1996年,出版《美洲納粹文學》,是一部虛構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1996年,出版《遙遠星辰》,故事基於《美洲納粹文學》的最後一章。
1999年,《護身符》出版,其主人公是《荒野偵探》中的一位次要角色。
2006年,《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短篇小說集。<rre>[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719223.html 在地球的最後幾個晚上 - Taaze讀冊生活]</ref>
2010年,《回歸》(The Return )短篇小說集,出版英譯本。
==參考資料==
|<center>'''羅貝托·博拉紐·阿巴洛斯'''<br><img src=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146/833/934.jpg =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20415 圖片來源]</small>
|}
'''羅貝托·博拉紐·阿巴洛斯'''Roberto Bolaño Ávalos,(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智利]]著名詩人、小說家。
其作品《荒野偵探》經翻譯在[[美國]]出版後引起轟動,《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媒體均以大量篇幅報導,是罕見的能在美國掀起閱讀熱潮的外國作者。
1970年代「現實以下主義」年輕詩人博拉紐·阿巴洛斯、[[桑提亞哥]]等尊崇[[波赫士,敵視帕茲]](Octavio Paz),認為後者保守和矯揉做作。事實上,這個類似達達主義的前衛運動沒有特別重要的創作,反倒像一個互相取暖、一起搞怪的團體。他們沉湎閱讀、性、藥物和咖啡館的波希米亞式生活以及長達二十年的後續發展,也就是《狂野追尋》的構成背景。<ref>[https://www.ylib.com/hotsale/Bolano/wai.html ylib.com - 《狂野追尋》]</ref>
博拉紐·阿巴洛斯的一生歷程可分為「移民→流亡者→自我放逐的流浪作家」三個階段。<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20415 澎拜“這些女人都是波拉尼奧生命中的女人,數量可不少”]</ref>
==簡歷==
阿巴洛斯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父親是卡車司機兼業餘拳擊手,母親是數學和統計學老師。
1968年,跟隨父母移居[[墨西哥]]。
1973年,回到祖國智利以響應左派社會主義阿言德政權,卻因皮諾契政變被捕,僥倖逃出後轉往[[薩爾瓦多]]、[[墨西哥]]。
1977年,前往[[歐洲]],浪跡[[法國]]等地,四處打零工為生,包括洗碗、清潔、收垃圾等,最後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落腳。
2003年,阿巴洛斯不幸因肝病去世,享年五十歲,其寫作年月雖然僅僅短短十年,身後留下的作品數量卻相當驚人,共計十部小說、四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五部詩集,包括《護身符》(Amuleto)、《遙遠的星辰》(Estrella distante)、《打電話》(Llamadas telef nicas)、《智利夜曲》(Nocturno de Chile)等等,並陸續被歐美出版社發掘出版,其中由以六十七萬字的長篇小說遺稿《2666》獲得歐美文壇壓倒性好評。
截止2019年2月,其已被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作品包括《荒野偵探》、《2666》、《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美洲納粹文學》、《未知大學》、《護身符》、《遙遠的星辰》、《智利之夜》。
阿巴洛斯自詡的「反詩人」(anti-poète),並不是反對「詩之所以為詩」的本質,而是反對傳統詩歌的抒情面向。從一首名為〈煩躁〉的詩作我們就可以窺見尼諾卡爾所謂的反抒情特質:<ref>[https://tsrle.weebly.com/25237373412352639511332873689321435303402749426519mdashmdash3571232645359972517612539213382528932016122982937837326368612356312299.html投針實驗與逝去的武林——讀羅貝托・博拉紐《狂野追尋》]</ref>
==詩作==
我不給人任何權利。
我喜愛一角抹布。
我遷移墳墓。
我遷移墳墓。
我不給人任何權利。
我是一個荒謬的男人。
在陽光下,
送汽水者的鞭子
我憤怒異常。
==獲獎與榮譽==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狂野追尋》'''<br><img src=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625315.html# =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625315.html 圖片來源]</small>
|}
1999年,小說《荒野偵探》(台譯:《狂野追尋》)獲得了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ref>[https://vocus.cc/article/5f05dc41fd89780001ff265a 方格子 - 遺忘之書B:Roberto Bolaño,我們留給650年後的]</ref>
2007年,《荒野偵探》入選《紐約時報書評》十佳圖書。
2008年,小說《2666》被授予[[美國]]書評人協會小說獎。
==主要作品==
《2666》,長篇小說,在他去世後,於2004年出版。被形容為「全景小說,它不僅是封頂之作,而且是給長篇小說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時它把長篇小說提高到一個令人感到眩暈的全新高度。」
1998年,長篇小說《荒野偵探》出版。獲得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1996年,出版《美洲納粹文學》,是一部虛構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1996年,出版《遙遠星辰》,故事基於《美洲納粹文學》的最後一章。
1999年,《護身符》出版,其主人公是《荒野偵探》中的一位次要角色。
2006年,《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短篇小說集。<rre>[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719223.html 在地球的最後幾個晚上 - Taaze讀冊生活]</ref>
2010年,《回歸》(The Return )短篇小說集,出版英譯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