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激流三部曲

移除 3 位元組, 5 年前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昆明、重庆等地,曾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从事过《呐喊》等刊物的编辑工作。这段时期,也是巴金创作的旺盛时期,他的许多小说、散文及杂文就是在这时创作的。"激流三部曲"的另两部长篇小说《春》和《秋》,分别于1938年和1940年完成出版。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起,到第二年5月22日止,断断续续地在上海《时报》上连载了一年多,1933年5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单行本同年4月出版。《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一气写成的,这段时间每晚写五、六个小时,边写边送印刷厂付排,5月初结稿,7月即出书。[1]
== 人物形象 ==
3,1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