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文艺兵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所谓的 '''<big> 文艺兵 是在老百姓口中对军队某一类人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1551e0c0bdca5771.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772486&sid=6987627 来自 呢图网 的 统称,在我军的正式文件、法规中,包括军语中, 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基本含义== 综上所述 在我军的正式文件、法规中,包括军语中 , 网上所说的" 均没有 文艺兵"的概念是一 这 个 笼统的称呼 [[名词]] , 既不规范也不科学 ,与法无依,不足为凭。相对正规 所谓 的 称呼应该是军队 文艺 体育工作者。本文 兵 只 是在老百姓口中 对军队 文艺工作者 某一类人的统称而已。综合论坛上大家的发言,可以初步 进行 探讨,所以就不涉及体育方面了 一下概括 。
1、宣传鼓动作用。从我军初创到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至于建国后,都发挥了积极的宣传鼓动作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长征途中的快板、激发斗志的《义勇军进行曲》、揭示阶级仇的《放下你的鞭子》《白毛女》、建国后的《东方红》等等,无不体现了军队文艺工作的巨大作用。所有这些也留下了长征是宣传队的提法,建国后我国的电影、歌曲、戏曲、群众表演都跟军队有分不开的联系。
2、振奋军威作用。如我军的解放军军乐团,在历次阅兵中用乐曲展示了我军的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 [[ 形象 ]] 。
3、活跃部队文化氛围。通过军队文艺工作,使紧张的军旅生活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相得益彰。
4、加强与外军交往。通过军队文艺工作者给外军的演出,展示了我军的形象,加深了军队间的交流和合作。
1、级别太高
这个是网上争议最大的,比如纪mj,以超女比赛成名,后被空政文工团特招入伍,网上照片显示其是副营级15年军龄。根据军队相关规定,军校本科毕业为副连级,非作战部队基本是3年调职一次,一名普通军官从参加高考入学入伍开始,要10年后才能调到副营,起码干龄要6年。而一个歌手入伍后却是副营级了,难免让一个从军多年的军官心理不 [[ 平衡 ]] 。而更多的歌手、小品演员、二人转演员特招后都是师级、团级,更是令人诟病。
2、提职太快
上面讲了,军队职务晋升是有年限规定的,从入学入伍开始到正团起码要19年,而且这还是要有机会有位置,很多军人戎马一生,到转业也不能晋升到正团,成为解放军的中级干部。但与此相对照的是,很多军队文艺工作者却轻易的成为了团级、军级干部。如祖海,98年大学毕业,03年底参军,08年副团转业。军队作战部队的普通军官,94年入学入伍的话,08年也不过就是一个正营而已。文艺 [[ 工作 ]] 者参加个歌唱比赛就立功受奖,然后提前晋职,相比作战部队的军官,晋升速度、幅度都不是一个层次的,也一样令人诟病。
3、影响军队形象
这个网上很多了,开豪车挂军牌,军容不整、 [[ 形象 ]] 不佳的实例在网上很多,这也是让大家热议的一个基本原因,就不多讲了。
4、浪费军费
在我军军费还跟发达国家有差距,我们的武器装备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军队专业文艺团体占有了很多的经费,产生的国防经济效益不高。具体的说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大多是干部身份,而且级别都不低,工资、行政开支、各种福利支出占全军干部的比例都很多。以我军的文艺团体为例有 [[ 总政文工团 ]] 、海政文工团、 [[ 空政文工团 ]] 、二炮文工团、武警文工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南京军军区前线文工团、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 [[ 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 ]] 等等,至少都是正团以上单位,虽然04年裁军将原来的歌剧团、歌舞团、军区创作室合编成了文工团,但很多却又升格成了师级单位。单是这些单位,每年的行政事业性开支就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而且还有水电费、差旅费、车辆保障、公勤人员保障、医疗保障、包括退休干部的开支等等,详细算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
5、下基层演出多。这个因没有全面的资料,无法 [[ 分析 ]] ,但很多军人网友都说过,在基层部队很少看到总部、军区的文工团下来演出,知名的人下来的就更少了。
1、级别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客观存在的。除行政领导外,我军绝大多数的文艺工作者均是文职干部,很多是10多岁就特招进文工团,一般军龄较长,而文职的职务晋升基本上是到年限就调整,而且很多不受单位编制级别的限制,除了高级以上是选升外,基本上都能干到局级。如一个单位是正团级编制,但其主官多数都能干到局级(相当于军官的师级)。这样,文职干部的级别肯定是比同龄的军官要高,而且干的要长一些。随便上央视看个军队文艺节目,乐队中拉 [[ 二胡 ]] ,吹笛子的成员都是副团、正团的级别(级别资历章显示),副师、正师级别的也是数目可观。而一些歌手、演员被特招后,更是给予了较高的待遇跟级别,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了。
2、提职过快
这个不多讲了,上面已经说了,由于文职干部晋升很少像军官一样受岗位、职务的限制,基本上3年调整一次级别,而且文艺团体立功受奖相对容易,参加个比赛、大的活动也能立功提前晋级晋职,祖海的例子就是明证了。其实这也是因为我军的荣誉体系跟干部晋升体系不健全造成的,作战部队的官兵除了年终正常的立功奖励外,只有特殊的大项工作如抗洪、平暴、维稳、联合军演能有机会立功,而这样的机会相对于全军作战部队来讲又是太少了。而我军现行的资历章制度又不 [[ 完善 ]] ,军人的军龄确定的规定也不明确,也造成了刚入伍的歌手就能挂十几年军龄章的现象,自然引起了基层官兵的反感。
3、军容问题
这个就不多说了,在哪个部队都有这样的人,但文艺团体中很多人没有正规的军队经历,平时更少有条令条例的学习,进入军队文艺团体对某些人来说就跟进入铁道文工团一样,都是进了一个行业的文艺团体,根本没有军人荣誉感跟使命感,要她们遵守军队的 [[ 规定 ]] ,很难啊。再加上这些人出镜率相当较高,有很多的违反军容军级的事情曝光也不足为奇了。
4.、军费问题
因不掌握全军的文艺工作者数量及相应的编制情况。但除了上面说的那些 [[ 文工团 ]] 外,很多的体工队、乒乓球队、速滑队、羽毛球队、冰上训练基地、电视剧中心、创作单位等等数目也不在少数,占用的军费开支可想而知。
1、军队的文学艺术体育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军建军之初就开始存在,并随解放军的发展而发展的,为军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换的作用,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一样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时代在发展,军队在进步,军事变革是当今国际军队的主题,军队文化体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现在解放军正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军队的文化体育工作也应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对国家跟军队的不负责任。
2、对军队文艺工作者应加强管理力度,不论是不是作战部队的,只要穿着军装、拿着军队的俸禄,就不能脱离部队条令条例的 [[ 管理 ]] ,只能无条件的严格执行。违反规定的就要严格惩处,绝不姑息。解放军特招的非现役文职人员都能按条令来管理,知名度的高低绝对不能成为某个人成为特殊军人的依据。这项工作暨要靠本人单位的严格管理,更要靠相关单位的严格督促检查。记得固辉在南京军区任上,也曾因军容不整被纠察纠正过,并在军区干部大会上做了检查。我们的上将都能做到的事情,一个演员、运动员也应做到吧。同时,更要把牢入口关,特招演艺人员入伍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选那些德艺双馨的人。
2、军区以下单位不设专门的文艺团体,对本军区内部队的慰问演出可采取文艺调演的方式,由所属各大单位轮流组织业余演出队巡演,大力倡导"兵演兵、兵唱兵",既满足了基层官兵的文化娱乐需求,又贴近部队实际,让官兵喜闻乐见的节目脱颖而出,避免了军费的占用跟兵员的浪费。
3、体工队、杂技团均一律裁撤。毕竟军队是一个国家的武装集团,干的就是打仗的事情。军队的体育工作应该贯彻群众体育的精神,养着专职的体工队于战斗力无补、与全军官兵的体能提高无关。这些军队体育工作者下到基层部队担负指导官兵体能训练、科学组训上更能发挥作用。
4、如实在难以撤销,军区级的文体工作者也可适当保留,但不应有军籍,可参照非现役文职人员的方式招聘、 [[ 管理 ]] ,作为我军现行文工团体制的继承跟补充。根据其为兵服务情况跟履职尽责情况每年进行考评,好的表彰、差的淘汰。形成良性循环。
士兵(士官):军级以下单位也组建自己的 [[ 文化 ]] 演出单位,叫做演出队。每年部分军级以下单位到地方艺术院校招收文艺兵,艺术学生可以报名选拔!士兵可以直接 [[ 报名 ]] 选拔文艺兵,但只是士兵(士官)待遇。 [1]==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v07942tgnb2|480|270|qq}}<center>一个文艺兵成为了特种兵,回部队办理手续,部队真能锻炼人! </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参考资料1.怎么样当上文艺兵 . .大学生征兵网 . 2012-09-14戲劇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