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黑熊

增加 17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體型最大的一種,成年黑熊的體重可達一百多么斤。牠的胸前有一片明顯的V字形白
毛,領部也有一撮白毛,全身毛質粗剛,顏色黑亮有光澤,就算在冬季也幾乎不長絨毛。
牠的鼻形和狗的鼻尖很像受到驇時的叫聲,聽起來也像熊,於是也有人把牠叫做「狗熊」<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ppTDwAAQBAJ&pg=PT21&d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hl=zh-TW&sa=X&ved=0ahUKEwiu0-WjlP_hAhXEwrwKHVUzBHIQ6AEIMTAC#v=onepage&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f=false拯救黑熊大作戰(注音版)]</ref>。
台灣熊的體型壯,頸短。體重大約在五十至兩百公斤,體長一 一八公分,牠鍆是爬樹高手,會利用五利爪勾住 樹幹,爬到樹上進食和休息  台灣黑熊於1989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被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意指該動物的族群量已經降至標準以下,其生存已面臨危機。牠們也被列為[[華盛頓公約(CITES)]],表示該物種已經瀕臨絕種,必須受到完全的保護,禁止商業性的國際貿易<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JkCpBAAAQBAJ&pg=PA21&d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hl=zh-TW&sa=X&ved=0ahUKEwiu0-WjlP_hAhXEwrwKHVUzBHIQ6AEILDAB#v=onepage&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f=false 關於ANIMALS.2011.Octber Vol.1 創刊號]</ref>
台灣黑熊
於1989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
被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意指該動物的族群量已經降至標準以下,其生存
已面臨危機。牠們也被列為華盛頓
公約(CITES),表示該物種已經瀕臨
絕種,必須受到完全的保護,
禁止商業性的國際貿易<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JkCpBAAAQBAJ&pg=PA21&d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hl=zh-TW&sa=X&ved=0ahUKEwiu0-WjlP_hAhXEwrwKHVUzBHIQ6AEILDAB#v=onepage&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f=false</ref>。
==現況==
台灣目前野外只剩200到600隻,雖然礙於經費無法精確計算,但數量之少,確實已經遠低於最小可存續族群的2000隻標準。主要原因除了棲息地的破碎化還有非法狩獵,這其中又包含現代化陷阱和少部分的山產店獵捕。郭彥仁經理也說現在有很多現代化的獵具,狩獵對象並不是台灣黑熊,但是黑熊卻因為可能誤觸了這些現代化的獵具導致牠受傷、殘疾甚至死亡<ref>https://news.tvbs.com.tw/life/850617</ref>。
 
==食性==
黑熊為台灣最大型的食肉目動物,但其實黑熊可不只吃肉,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且主要以植物為主食,因為它們較易取得。  由於是雜食性的動物,黑熊吃的植物會隨著季節改變,是一種聰明的機會主義覓食者。牠們的覓食策略除了受到食物養分含量、消化率影響外,也與食物的豐富度有關,聰明的黑熊能夠在各種環境中以最短的時間攝取到最大的能量。
'''棲息環境'''
台灣黑熊為森林性動物,活動範圍廣大,黑熊對棲息環境的選擇除了受到食物資源豐富度影響之外,人為干擾更是關鍵因素。  如道路建設、土地開發、經濟作物的種植、建築、非法狩獵等等。日治時期的文獻顯示台灣黑熊曾廣泛分布在海拔100公尺以上的森林地帶,但從近20年來累積的916筆資料中發現,有熊活動的紀錄絕大部分出現於:
1000~2000m,最常見。
==台灣黑熊現今分佈==
1990以來 1,017筆黑熊活動紀錄 [[ 北橫公路 ]] 以北、、 [[ 雪霸國家公園 ]] [[ 太魯閣國家公園 ]] [[ 白姑山區 ]] [[ 南湖 ]] 北山山脈東側、和平北溪流域一帶、 [[ 玉山國家公園 ]] 向南延伸至 [[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 [[ 花蓮 ]] [[ 台東 ]] 交界的 [[ 白守蓮山 ]] 。 
==活動習性==
除了母熊育幼期或交配期之外,山林裡台灣黑熊過著獨居生活,沒有固定的居所。
 行為習性:獨居,不冬眠;晝夜皆活動<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N9ZFAAAAYAAJ&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dq=%E5%8F%B0%E7%81%A3%E9%BB%91%E7%86%8A&hl=zh-TW&sa=X&ved=0ahUKEwjzorT0lP_hAhUGgbwKHfjCCns4FBDoAQgnMAA台灣哺乳動物: 野外探險實用大圖鑑]</ref>;會有築巢的習慣。 
移動速度:奔跑時可達時速30至40公里(人類跑步的平均時速是13公里)。
== 參考资料==
==外部連結==
*[http://www.taiwanbear.org.tw/taiwanbear/taiwanbear/79台灣黑熊保護協會]
[[Category:熊科]]
[[Category:動物]]
3,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