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山

增加 1,91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山''' 一般指孛儿只斤·海山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孛儿只斤·海山
}}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海山早年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1299年受命出镇漠北,平息[[海都之乱]]。1304年被封为怀宁王。1307年元成宗无嗣而崩,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发动政变,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岳吾·卜鲁罕及她试图拥立的安西王阿难答,海山则自漠北率军南下,取得皇位继承权,并登基于上都。作为报酬,他册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ref>[https://www.china-10.com/citiao/147098.html?fromapp=wx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曲律汗)],十大品牌网</ref>
海山在位不足四年,却实施了许多改革。他标榜“溥从宽大”,大范围地封官赏赐,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建元中都,推行理财政策,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文化上,在崇信藏传佛教的同时延续宗教自由政策,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1311年初,海山驾崩于大都,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海山的所有改革措施未收成效便戛然而止。
海山去世后,庙号武宗,[[谥号]]仁惠宣孝皇帝。蒙古汗号是曲律汗。<ref>[http://sh.qihoo.com/pc/92a5252588c2c3a21?cota=3&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 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 元朝第三任皇帝孛儿只斤·海山],快资讯网,2019-04-06</ref><ref>[http://www.xtmm.cn/2017/0304/yuanwuzongxuandiboerzhijinhaisha.html 元武宗宣帝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尘土 网,2017-03-04 </ref>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海山兄弟幼年由怯薛乞台普济(唐兀人)抚养,并学习了一些[[儒家]]经典。 元成宗刚继位的时候,真金之妻阔阔真聘请汉儒李孟进一步教导他们兄弟俩。 当时,元朝正与海都、笃哇等西北叛王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到大德二年(1298年)冬,元军统帅宁远王阔阔出疏于防范,导致战败,驸马阔里吉思被叛军所俘,成宗遂下诏以海山代替阔阔出统率西北诸军。海山于大德三年(1299年)抵达前线称海(今蒙古国科布多一带),在乞台普济的辅佐下加强屯田,训练军队,以备叛军入侵。大德四年(1300年)八月,海山在阔别列大破海都军,翌年又亲自率军与海都在蒙古高原上展开几番恶战,结果海都败死。此后战事告一段落,但海山仍留在漠北镇抚军民,并于大德八年(1304年)加封怀宁王,赐金印,食瑞州65000户。大德十年(1306年)以后,海山又带兵越过金山,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流域追剿察八儿等海都余部,进一步巩固了元朝对[[漠北]]的统治。
 
===继位为帝===
大德十一年(正月初八,[[元成宗]][[驾崩]]于大都玉德殿。他的皇太子德寿早夭,亦无其他子嗣,因而皇位出现空缺。按照蒙古旧制,在皇位空虚时,暂由正宫皇后卜鲁罕摄政,由她召集宗亲大臣举行忽里台大会,另选新君。卜鲁罕和[[左丞相]]阿忽台准备拥立成宗的堂弟、信奉[[伊斯兰教]]的安西王阿难答,因为他是忽必烈诸孙中年龄最长者,乃召其入京辅政;而右丞相哈剌哈孙则试图拥立海山兄弟,于是他在成宗死后立即秘密派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怀州的答己及爱育黎拔力八达迅速入京。
海山在和林一心等待大都派人迎他就位,想不到等来这样一套说教,愤然指出:"我捍御边陲,勤劳十年,又次序居长,神器所归,灼然何疑?今太后以星命休咎为言,天道茫昧,谁能豫知?设使我即位之后,所设施者上合天心,下副民望,则虽一日之短,亦足垂名万年,何可以阴阳之言而乖祖宗之托哉?此盖近日任事之臣,擅权专杀,恐我他日或治其罪,故为是奸谋动摇大本耳!"然后命康里脱脱疾还京师,表示自己已决意继承帝位。接着海山本人亲率三万大军,分三道南下。
面临海山强大的军事威慑,他的母亲和弟弟及大都诸臣被迫改变原来的想法,向海山明确表示推戴之意。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海山抵达上都,会聚宗戚大臣,举行忽里台大会,一方面处死卜鲁罕和阿难答,另一方面则确认海山的皇位继承资格。五月二十一日,海山即位于上都,是为元武宗。即位后追尊父亲答剌麻八剌为顺宗昭圣衍孝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十二月二十九日下诏改元为"至大",正式开启了武宗一朝三年有余的统治。<ref>[https://lishi.chazidian.com/renwu/106334/ 孛儿只斤海山登上帝位前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查字典网,2016-11-21</ref>
===巩固统治===
[[File:77094b36acaf2edda080118a8a1001e93901935b.jpg|缩略图|350px|[http://image.so.com/view?q=%E5%AD%9B%E5%84%BF%E5%8F%AA%E6%96%A4%C2%B7%E6%B5%B7%E5%B1%B1&src=tab_www&correct=%E5%AD%9B%E5%84%BF%E5%8F%AA%E6%96%A4%C2%B7%E6%B5%B7%E5%B1%B1&ancestor=list&cmsid=d0db0a3c933d7256940e2ea2542af59b&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b93a8a93cc7e4e74dcf0fbebf33a9525&currsn=0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B%E5%84%BF%E5%8F%AA%E6%96%A4%C2%B7%E6%B5%B7%E5%B1%B1/8452391?fromtitle=%E6%B5%B7%E5%B1%B1&fromid=9711829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网]]]
武宗的改革举措尤其是滥封滥赏和理财政策很大程度上与[[儒家]]相悖,因此招来汉人儒臣的批评。
 
===英年而逝===
当初武宗海山能继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发动的打倒成宗皇后卜鲁罕和安西王阿难答的政变,所以作为报酬,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武宗登基后第九天就被立为皇太子,并约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武宗朝,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身份守中书令,掌管中书省事,尽管武宗设尚书省以分中书省之权,但爱育黎拔力八达仍积极参政。同时,皇太后答己亦颇有干政野心。于是在武宗朝,皇帝圣旨、皇太后懿旨和皇太子令旨并行不悖,皇太后有铁木迭儿等蒙古贵族的支持,皇太子有汉人儒臣李孟等的支持,三宫之间关系微妙,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伏笔。武宗时的主要矛盾则是武宗和皇太子的矛盾,到了至大三年(1310年)已浮出水面,尚书省左丞相三宝奴和[[宦官]]李邦宁公然劝武宗改易太子,立武宗自己的儿子和世㻋为储君。尚书省右丞相康里脱脱力持不可,武宗最后也未听从,终究没有毁约。<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18841360_657261031.html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皇太后—答已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皇后——真哥],新浪网,2017-05-25</ref>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初八,海山驾崩于大都玉德殿,享年三十一岁。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仁宗,为兄长海山上庙号为武宗,谥号为仁惠宣孝皇帝,蒙古汗号为曲律(意为俊杰)汗。 仁宗没有守住与兄长的约定,而是逼走了侄儿和世㻋,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十多年后,海山两子和世㻋、图帖睦尔夺回皇位,以后的黄金家族汗位遂落在海山一系手中。<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18841360_657261472.html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皇太后—弘吉剌氏],个人图书馆网,2017-05-25</ref>
=='''为政举措'''==
[[File:20190404114211 3216da71d673d43e585d94964f7c6397 1.jpg|缩略图|350px|[http://image.so.com/view?q=%E5%AD%9B%E5%84%BF%E5%8F%AA%E6%96%A4%C2%B7%E6%B5%B7%E5%B1%B1&src=tab_www&correct=%E5%AD%9B%E5%84%BF%E5%8F%AA%E6%96%A4%C2%B7%E6%B5%B7%E5%B1%B1&ancestor=list&cmsid=d0db0a3c933d7256940e2ea2542af59b&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acd08d9b520600c010a2939771511400&currsn=0 原图链接][http://fashion.eastday.com/a/190404114211981.html?uneuid=15we53e90426951977424rg 图片来源于东方新闻网]]]
<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整顿吏治====
武宗时也尝试对吏治加以整饬,其具体措施是颁布《省部纲纪》,提高行政效率;实行封赠制,强化官员的荣誉感;提高官员俸禄,革除外任官职田;设考功司,筹备考课制度。不过这些措施并未见效,甚至还停留在筹划阶段时,就因武宗的驾崩而通通革除了。<ref>[http://entmini.sinaeastday.com.cn/ya/2008-05-22/1534203366119040411421198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html?uneuid=159c53aa04269519774242i 历史上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期间的举措有哪些], 东方 ,2017,2019-1204-1904</ref>
====筹备郊祀====
武宗还在礼乐[[祭祀]]上大做文章,"有意稽古礼文之事"。 他三次前往太庙祭拜,开了元朝皇帝亲享太庙的先河,不过他并未向元英宗以后的皇帝那样穿汉族传统的衮冕法服进行祭祀。他在位时还改革太庙室次制度,过去历代王朝的太庙中太祖室在最西,后代皇帝依次向东排列,元武宗则改为太祖室居中,后代皇帝依昭穆左右排列,此举影响了明清两代的太庙制度。江西布衣曾巽初上《郊祀卤簿图》、《郊祀礼乐图》,武宗对此相当重视,亲自召其入对,并令尚书省和太常寺讨论郊祀事宜,最后决定在南郊天坛之外另筑北郊地坛,并以太祖成吉思汗配天,世祖忽必烈配地,武宗将亲自祭祀。 但到至大三年(1310年)冬至祭天时,武宗因身体不适而遣人摄祀,一个月后就溘然长逝了。 仁宗即位后,推翻武宗一切措施,地坛的修筑遂被取消,皇帝亲郊也被搁置,直到二十年后武宗的儿子文宗图帖睦尔才首次亲自祭天。
<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设省和林====
武宗平定了海都之乱,窝阔台汗国灭亡,超过百万的难民涌入元朝辖下的漠北地区,所以经营漠北、解决难民问题成为武宗朝的重要政治问题。武宗登基后,就将和林等处宣慰使司升格为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同时拨发农具、种子、渔网、钱钞、粮食等,大力赈济和林人民,继续派汉军前往和林屯田。 仁宗时改为岭北行省,元朝行省制度正式完备。
武宗即位第十天,就下令在[[旺兀察都]](今河北张北)兴建元中都。关于兴建中都的原因,被归纳为个人权威说、交通要道说、战略地位说、纪念先辈说、自然风貌说、政治因素说和综合因素说这七种说法。 行宫建成后,武宗又设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继续推进工程建设。不过由于武宗驾崩,中都的建设被叫停。后来武宗的两个儿子元明宗和元文宗就在中都行宫相会,明宗旋即暴死,而中都的营建也未被武宗的后裔们提上议事日程,遂永久搁置。
 
===经济===
[[File:10dfa9ec8a1363271c7a5145968fa0ec08fac735.jpg|缩略图|1|400px|[http://pic.sogou.com/d?query=%D8%C3%B6%F9%D6%BB%BD%EF%A1%A4%BA%A3%C9%BD&mode=1&did=91#did90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孛儿只斤·海山/8452391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网]]]
在民间日用品的零售方面使用甚为广泛,但厘钞因为流通过于频繁,最易朽烂,既不便于民,印刷和发行也不经济。所以,武宗又下诏行铜钱,发行"[[大元通宝]]"和"[[至大通宝]]",并以历代铜钱与至大钱相参行用。在币制改革的敏感时期,以行用信誉稳定的金属辅币来平抑小额零售商业领域内物价的过份波动,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经济措施。
为了调控物价,武宗还整顿海运,以增加政府掌握的物资数量。 <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4/327352.html1.shtml 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期间的举措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2019-04-03 </ref>
尚书省其他的理财政策,包括增加盐引价格(每引增至大银钞四两,按至元钞计,每引比元贞年间增加七贯);开酒禁,立酒课提举司以征收酒税;增加江南富户高收入税,规定凡收入五万石粮食以上者,每石输二升于官;追征各地逋欠钱粮,等等。这些措施同样也不免人亡政息的命运,所以并未收到成效。
清朝史学家[[魏源]][[《元史新编》]]:"武宗始以怀宁王总兵漠北和林,与叛王海都劲敌对垒,屡摧其锋,中间几濒险危,披坚陷阵,威震遐荒,可谓天潢之杰出, 而《本纪》讳之,不载一字,亦英雄酒色之通病欤!惟授受之际,坚守金匮传弟之盟,虽有内侍李邦宁,怂恿离间,帝言:'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斯则磊落光明,胜宋太宗万万。综计始末,固不失为一代之英主焉。"
清朝史学家[[曾廉]][[《元书》]]:"论曰:武宗擐甲临边,至登大位,宜有雄武之风,而颓然晏安,惟鞠蘖芗泽之为乐,元业自是衰矣。遂至鼎鼐充庭,名器之贱如履。而欲后人惜其敝袴,得乎?易日负且乘致寇至,武宗启之矣。"<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民国史学家[[屠寄]][[《蒙兀儿史记》]]:"海山汗滥赏淫威,非恭俭之主也。明知尚书省贰政病民,排众议而立之。更钞铸钱,将以理财,而财政愈紊,前史称其慨然欲有所为,然郊天、祀孔、亲享太庙诸虚文外,无足纪者。惟终身远铁木迭儿,虽以母后之命,不使得预朝政。由后校之,殆有所先见矣。若乃三宫协和,始终不受谗慝,其自处骨肉之间,盖亦有道焉尔。"
===关于名字===
关于武宗名字"海山"的来历,过去由于史料缺乏,一直众说纷纭。清[[乾隆]]年间修改元史译名,将海山改为哈尚,并在《钦定元史语解》中解释其为蒙古语"迟钝"(qasang)之意;1846年科瓦列夫斯基所著的《蒙俄法辞典》中将海山之名释为Qayisang,即蒙古语"围墙"之意。而法国东方学家[[伯希和]]则通过释读西藏发现的八思巴文《怀宁王海山令旨》,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该令旨中海山的名字Haysan实为汉名。 这从史料上亦可得到佐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玄教大宗师张公家传》中言:"十八年七月,皇曾孙生,是为武宗,上命择嘉名以进。"虞集《道园学古录》卷50《张宗师墓志铭》中则谓:"武宗、仁宗之生也,公皆受命世祖为制名,兴圣宫记其事,是以赞书及之。"[[赵孟頫]]《仁靖真人碑》中写道:"武宗、仁宗之始生也,上皆命公拟名以进。仁宗五岁时,译为梵文,今庙讳是也。"种种史料证明,"海山"是忽必烈请道士张留孙取的汉语名字,武宗的弟弟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名字Ayurparvata为梵语"寿山"之意,正好与"海山"相对。同时,元朝大臣[[程文海]]为避武宗讳而以字行为"程钜夫",亦可为海山是汉名之旁证。元朝诸帝中世祖、成宗、泰定帝、文宗、顺帝的名字是蒙古语,仁宗、英宗、天顺帝、明宗的名字是[[梵语]],宁宗的名字脱胎于藏语,武宗海山则是唯一汉语名的皇帝。
 
===中秋泛舟===
至大二年(1309年)中秋之夜,武宗与诸嫔妃泛舟于禁苑太液池中。武宗心情愉悦,对嫔妃们说:"昔西王母宴穆天子于瑶池,人以为古今莫有此乐也。朕今与卿等际此月圆,共此佳会,液池之乐,不减瑶池也。惜无上元夫人在坐,不得闻步玄之声耳!"这时有一个叫骆妃的妃子,素来号称能歌善舞,趋出为武宗跳《月照临》之舞,并歌唱道:"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唱完后,武宗听到她以月亮比喻他自己,龙颜大悦,遂赐八宝盘玳瑁盏,诸妃各起贺。兴尽之后,武宗与嫔妃们唱《龙归洞》之歌而还。
===嗜好饮酒===
武宗迷恋酒色,像其他蒙古皇帝一样尤其喜欢喝酒。大臣[[阿沙不花]]看到武宗面色憔悴,便进谏道:"八珍之味不知御,万金之身不知爱,此古人所戒也。陛下不思祖宗付托之重,天下仰望之切,而惟曲蘖是沉,姬嫔是好,是犹两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也。且陛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也,陛下之位,祖宗之位也,陛下纵不自爱,如宗社何?"武宗听后,大喜道:"非卿孰为朕言?继自今毋爱于言,朕不忘也!"遂命人给他倒酒。阿沙不花本来就是劝谏武宗不要饮酒,没想到武宗当场赐了一杯,遂顿首谢绝,说:"臣方欲陛下节饮而反劝之,是臣之言不信于陛下也,臣不敢奉诏。"左右皆贺武宗得直臣,武宗也下诏晋升其为[[中书右丞相]]。但武宗嗜饮显然并未因此改观。<ref>[http://www.jianglishi.cn/art/286364.html 孛儿只斤海山:嗜酒如命的元武宗也曾有功],讲历史网,2018-11-26</ref>
=='''亲属成员'''==
{| class="wikitable"
|-
|'''父亲'''||元顺宗答剌麻八剌 ||'''母亲'''||昭献元圣皇后答己<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70af50100n3k7.html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皇太后——答已],新浪网,2010-11-09 </ref>|}<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590d0102wiyf.html 三四七、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皇太后——弘吉剌氏],新浪网,2016-06-04 </ref>
'''兄弟姐妹'''
{| class="wikitable"
|-
|'''骆妃'''||据《元氏掖庭记》记载,她擅长歌舞。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5/291425/ 元朝大汗孛儿只斤海山 孛儿只斤海山的老婆],国学网</ref> 
'''儿子'''
{| class="wikitable"
|-
|'''长子'''||元明宗和世㻋,生母是亦乞烈妃子||'''次子'''||元文宗图帖睦尔,生母是唐兀妃子
|}<ref>[https://wenda.so.com/q/1389113127069445 元朝有那些皇帝?他们的名字和称呼是什么??],360问答网,2014.01.06</ref>
=='''史籍记载'''==
《元史》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武宗纪一》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