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里尔克

增加 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Rainer Maria Rilke
| 圖像 =
[[File:赖内·马利亚·里尔克.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9f0da40346ce733d.jpg?size=268x171 片来源链接][https://baike.so.com/doc/5636186-5848813.html 来自大众网 链接]]]
| 图像说明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875|12|04}}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诗歌创作上作品甚丰,早期代表作为《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成熟期的代表作有《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及《杜伊诺哀歌》(1922)等。此外,里尔克还有日记体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875年12月4日,勒内·马利亚·里尔克(勒内·卡尔·威廉·约翰·约瑟夫·马利亚)生于布拉格。
===个人生活===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于1875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的铁路小吏,身体羸弱但脾气暴躁,终身都在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母亲的性格恰恰相反,张扬且虚荣,整日幻想着要加入上流社会,但丈夫却无力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见,夫妻关系并不和睦,争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里尔克的内心不得不变得纤细且谨小慎微。更滑稽的是,因为姐姐刚出生不久就天折了,里尔克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母亲当作女孩子来养,给他留着长长的卷发,穿女孩的衣服,给他买的都是布娃娃玩具。这样一种颇具阴柔美的教育限制了里尔克阳刚之气的发展,这在他此后的作品当中都有提及。<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29/08/10190931_227047534.shtml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个人图书网</ref>
 
==主要作品==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
|}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孤独思考===
==文献参考==
{{Reflist}}
[[Category:奥地利诗人]]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