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9
次編輯
變更
立体声录音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立体声录音'''<br><img src="https://i2.sinaimg.cn/IT/digi/2010…”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立体声录音'''<br><img src="https://i2.sinaimg.cn/IT/digi/2010-06-13/1276445143_gUl0H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ech.sina.com.cn/digi/2010-06-13/22581384636.shtml 圖片來自新浪数码]</small>
|}
'''立体声录音'''是电影制片过程中记录多声轨声迹的工艺过程。电影立体声的主要声带素材的信噪比、动态范围、频带宽度、失真以及录音时的串音和相移等,都比单声道影片的要求严格。录音系统即数码摄像机录取音频的系统。大部分的[[数码摄像机]]的录音系统为PCM立体数码录音系统,可选择12比特(录音频率为32KHz,双声道)和16比特(录音频率为48KHz,双声道)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录音。。
模拟立体声:电影立体声并不是再现原声场的立体声,而是一种含有人工分配因素在内的立体声。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立体声录音和还音称为模拟立体声。一般说来,模拟立体声的立体感,不如再现原声场那种立体感真实。但由于电影立体声是和画面相结合的,观众的视觉对听觉的声源定位和声像定位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电影的模拟立体声能使观众产生比较真实的立体感。这种立体声,必须与观众同时在银幕上所看到的影像相吻合。为使整个观众区的声音都有[[立体感]],电影立体声的路数必须在两路以上,而且随着[[银幕]]的加宽,立体声的路数也需增加,如70毫米宽胶片电影的立体声多采用6路,而35毫米电影则采用4路。
==步骤==
PCM即为麦种编码调制的总称,在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时候,有三个必须步骤:
连续采样,把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化。
量化,把幅度连续的信号转换为幅度离散信号。
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时间幅度离散的信号用一一对应的二进制或者多进制代码表示.
==声带类型==
①分立式立体声声带。是一种有几路立体声信号就用几条声轨来记录的声带。放映时各条声轨还出的信号仍与录音时各路信号一一对应地送入银幕后与观众厅的扬声器中。其立体声效果与录音时基本相同。属于这种类型的声带有:50年代初在世界风行一时的35毫米变形宽银幕涂磁拷贝,这是一种 4路立体声系统,它的4条声轨就是涂在拷贝上左、右双排片孔内外两侧的4条涂磁条,其中3条分别对应于银幕后面的左路、中路和右路扬声器,第4条对应于观众厅后、侧墙上的第 4路效果声扬声器。
这种35毫米涂磁拷贝的立体声效果虽然很好,但制作和放映都不经济,50年代后期已被淘汰;70毫米6路立体声系统,也使用在拷贝左、右双排片孔内外两侧涂磁的方法,每排片孔的内侧各记录一路声音,外侧各记录两路声音,即在左、右两排片孔两侧共记录6路声音,其中5路对应于横贯银幕后面的左路、左中路、中路、右中路和右路[[扬声器]],第 6路对应于观众厅两侧墙及后墙上的环境扬声器组。其立体声效果很好,80年代仍在采用。分立式立体声声带也可以录在与画面分开的另一条胶片或磁片上,称作声、画分离型分立式立体声影片,放映时需使画面片与声带片连锁运行。这种声画分离型分立式立体声声带,大多为特殊型式的电影所采用。
②矩阵式立体声[[声带]]。它是用矩阵电路来处理多路立体声信号的声带。这种方法把原来的多路立体声信号用矩阵电路处理成路数较少的复合信号,以便把原来路数较多的立体声信号记录于声轨较少的媒介上。还音时,再通过矩阵电路把复合信号“分解”为与原来路数相等的立体声信号。
矩阵式立体声声带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物,70年代中才运用到电影中来。矩阵立体声光学声带的录制质量,无论信噪比、失真、频带宽度等都比普通单声道影片的质量好,因此,在录音时,应在具有宽频带 X曲线监听特性的混录棚内进行。放映还音时,也应在同等听音特性的立体声影院进行。但是,如果不要求立体声效果,也可在普通影院按单声道放映。这是矩阵式光学立体声声带还音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使矩阵立体声逐步推行开来,并很可能成为今后35毫米光学声带的一种比较长期采用的类型。
==参考文献==
|<center>'''立体声录音'''<br><img src="https://i2.sinaimg.cn/IT/digi/2010-06-13/1276445143_gUl0H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ech.sina.com.cn/digi/2010-06-13/22581384636.shtml 圖片來自新浪数码]</small>
|}
'''立体声录音'''是电影制片过程中记录多声轨声迹的工艺过程。电影立体声的主要声带素材的信噪比、动态范围、频带宽度、失真以及录音时的串音和相移等,都比单声道影片的要求严格。录音系统即数码摄像机录取音频的系统。大部分的[[数码摄像机]]的录音系统为PCM立体数码录音系统,可选择12比特(录音频率为32KHz,双声道)和16比特(录音频率为48KHz,双声道)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录音。。
模拟立体声:电影立体声并不是再现原声场的立体声,而是一种含有人工分配因素在内的立体声。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立体声录音和还音称为模拟立体声。一般说来,模拟立体声的立体感,不如再现原声场那种立体感真实。但由于电影立体声是和画面相结合的,观众的视觉对听觉的声源定位和声像定位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电影的模拟立体声能使观众产生比较真实的立体感。这种立体声,必须与观众同时在银幕上所看到的影像相吻合。为使整个观众区的声音都有[[立体感]],电影立体声的路数必须在两路以上,而且随着[[银幕]]的加宽,立体声的路数也需增加,如70毫米宽胶片电影的立体声多采用6路,而35毫米电影则采用4路。
==步骤==
PCM即为麦种编码调制的总称,在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时候,有三个必须步骤:
连续采样,把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化。
量化,把幅度连续的信号转换为幅度离散信号。
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时间幅度离散的信号用一一对应的二进制或者多进制代码表示.
==声带类型==
①分立式立体声声带。是一种有几路立体声信号就用几条声轨来记录的声带。放映时各条声轨还出的信号仍与录音时各路信号一一对应地送入银幕后与观众厅的扬声器中。其立体声效果与录音时基本相同。属于这种类型的声带有:50年代初在世界风行一时的35毫米变形宽银幕涂磁拷贝,这是一种 4路立体声系统,它的4条声轨就是涂在拷贝上左、右双排片孔内外两侧的4条涂磁条,其中3条分别对应于银幕后面的左路、中路和右路扬声器,第4条对应于观众厅后、侧墙上的第 4路效果声扬声器。
这种35毫米涂磁拷贝的立体声效果虽然很好,但制作和放映都不经济,50年代后期已被淘汰;70毫米6路立体声系统,也使用在拷贝左、右双排片孔内外两侧涂磁的方法,每排片孔的内侧各记录一路声音,外侧各记录两路声音,即在左、右两排片孔两侧共记录6路声音,其中5路对应于横贯银幕后面的左路、左中路、中路、右中路和右路[[扬声器]],第 6路对应于观众厅两侧墙及后墙上的环境扬声器组。其立体声效果很好,80年代仍在采用。分立式立体声声带也可以录在与画面分开的另一条胶片或磁片上,称作声、画分离型分立式立体声影片,放映时需使画面片与声带片连锁运行。这种声画分离型分立式立体声声带,大多为特殊型式的电影所采用。
②矩阵式立体声[[声带]]。它是用矩阵电路来处理多路立体声信号的声带。这种方法把原来的多路立体声信号用矩阵电路处理成路数较少的复合信号,以便把原来路数较多的立体声信号记录于声轨较少的媒介上。还音时,再通过矩阵电路把复合信号“分解”为与原来路数相等的立体声信号。
矩阵式立体声声带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物,70年代中才运用到电影中来。矩阵立体声光学声带的录制质量,无论信噪比、失真、频带宽度等都比普通单声道影片的质量好,因此,在录音时,应在具有宽频带 X曲线监听特性的混录棚内进行。放映还音时,也应在同等听音特性的立体声影院进行。但是,如果不要求立体声效果,也可在普通影院按单声道放映。这是矩阵式光学立体声声带还音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使矩阵立体声逐步推行开来,并很可能成为今后35毫米光学声带的一种比较长期采用的类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