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65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汝城香火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s3.baidu.com/fee…”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汝城香火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s3.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9d57737ab1bd690d314e59bf.jpeg@f_auto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ics3.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9d57737ab1bd690d314e59bf.jpeg@f_auto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汝城香火龙的特点的特点'''[[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历史上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俗活动,其形象主要来自汝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汝城香火龙表演多在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届时人们齐聚空场,在夜色中舞起龙灯,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39066.html 汝城香火龙的特点的特点 故宫历史网] </ref>
汝城香火龙表演有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其造型精美、气势威猛、香火明丽,招龙仪式气氛热烈,场景壮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表演程序
汝城香火龙表演一般有如下程序:
择日:按传统习俗,舞龙的时间选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的夜晚,或因阴雨天气顺延至整个正月之内。
祭祖:择好日期后,当晚7时,鸣三眼铳告示远近观众。7时30分后,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为香火龙点火,主持者到宗祠内设香案祭品祭拜祖宗。
燃香:待祭拜完毕,香火全部点燃,主持者一声令下,数十支三眼铳轰鸣,紧接着鼓乐喧天。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旧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8人一组,舞龙尾3人一组,其余龙身各段每2人一组,将香火龙抬将起来,先绕宗祠大门舞三周,一旋一拜,三拜之后,尾巴先退,再退龙头,沿村内主道及村旁水田边游走。
游龙:由数十盏烛光闪闪的龙灯引路,依次是三眼铳放队,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特定时事标语队(一人一字)、吹打乐队、鞭炮焰火队,居中是香火龙,之后又有鼓乐队、龙灯队、三眼炮队。
接龙:香火龙依次向整个村道及村周围主要道路和有关店家门口游去,每到一户人家,都有人插香点火放鞭炮迎接,叫“接龙”“接福”“接平安”。在较重要的地点,香火龙还要叩头致礼。等到走完了规定的线路,香火龙又旋归宗祠前,叩头三次。
抢香:龙香快要燃尽时,[[舞龙]]者将香火龙盘拢三圈放在地上,龙头居中朝向宗祠方向。之后,观龙人便去扯龙香,人们把扯来的龙香插在自家神案上或畜栏门边,以祈求家庭平安、六畜兴旺。
化龙:龙香扯去后就开始化龙了,在一阵阵鼓乐鞭炮声中,舞龙人将龙点燃,熊熊的火焰直指青天,意味着龙归天。第二天龙灯会人员将焚化的龙灰用东西装好,在阵阵鼓乐鞭炮声中把龙灰送到河边,装香烧纸钱后将龙灰倒进河里,叫“送龙”归大海。
二、动作特征
汝城香火龙表演的过程中,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其中“沉海底”和“吞食”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做些引龙和随龙“护驾”的动作。
三、表演道具
汝城香火龙的主要表演道具为香火龙,其制作材料以汝城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毛竹、向日葵秆以及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汝城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圆龙不现足)、龙爪和龙脊。汝城香火龙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一条汝城香火龙便制作完成。<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653536424995752&wfr=spider&for=pc 潇湘年俗,不一样的湖南年味:汝城香火龙 百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汝城香火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s3.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9d57737ab1bd690d314e59bf.jpeg@f_auto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ics3.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9d57737ab1bd690d314e59bf.jpeg@f_auto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汝城香火龙的特点的特点'''[[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历史上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俗活动,其形象主要来自汝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汝城香火龙表演多在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届时人们齐聚空场,在夜色中舞起龙灯,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39066.html 汝城香火龙的特点的特点 故宫历史网] </ref>
汝城香火龙表演有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其造型精美、气势威猛、香火明丽,招龙仪式气氛热烈,场景壮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表演程序
汝城香火龙表演一般有如下程序:
择日:按传统习俗,舞龙的时间选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的夜晚,或因阴雨天气顺延至整个正月之内。
祭祖:择好日期后,当晚7时,鸣三眼铳告示远近观众。7时30分后,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为香火龙点火,主持者到宗祠内设香案祭品祭拜祖宗。
燃香:待祭拜完毕,香火全部点燃,主持者一声令下,数十支三眼铳轰鸣,紧接着鼓乐喧天。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旧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8人一组,舞龙尾3人一组,其余龙身各段每2人一组,将香火龙抬将起来,先绕宗祠大门舞三周,一旋一拜,三拜之后,尾巴先退,再退龙头,沿村内主道及村旁水田边游走。
游龙:由数十盏烛光闪闪的龙灯引路,依次是三眼铳放队,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特定时事标语队(一人一字)、吹打乐队、鞭炮焰火队,居中是香火龙,之后又有鼓乐队、龙灯队、三眼炮队。
接龙:香火龙依次向整个村道及村周围主要道路和有关店家门口游去,每到一户人家,都有人插香点火放鞭炮迎接,叫“接龙”“接福”“接平安”。在较重要的地点,香火龙还要叩头致礼。等到走完了规定的线路,香火龙又旋归宗祠前,叩头三次。
抢香:龙香快要燃尽时,[[舞龙]]者将香火龙盘拢三圈放在地上,龙头居中朝向宗祠方向。之后,观龙人便去扯龙香,人们把扯来的龙香插在自家神案上或畜栏门边,以祈求家庭平安、六畜兴旺。
化龙:龙香扯去后就开始化龙了,在一阵阵鼓乐鞭炮声中,舞龙人将龙点燃,熊熊的火焰直指青天,意味着龙归天。第二天龙灯会人员将焚化的龙灰用东西装好,在阵阵鼓乐鞭炮声中把龙灰送到河边,装香烧纸钱后将龙灰倒进河里,叫“送龙”归大海。
二、动作特征
汝城香火龙表演的过程中,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其中“沉海底”和“吞食”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做些引龙和随龙“护驾”的动作。
三、表演道具
汝城香火龙的主要表演道具为香火龙,其制作材料以汝城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毛竹、向日葵秆以及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汝城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圆龙不现足)、龙爪和龙脊。汝城香火龙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一条汝城香火龙便制作完成。<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653536424995752&wfr=spider&for=pc 潇湘年俗,不一样的湖南年味:汝城香火龙 百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