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7
次編輯
變更
柳卫平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柳卫平]]'''
| 圖像 =
[[File:柳卫平1.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b3515d0d142951f9.jpg?size=113x150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6%9F%B3%E5%8D%AB%E5%B9%B3/1338463/0/b74124f3bf192a6e342acc7a?fr=lemma&ct=single 来自大众网图片]]]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62年10月
| 知名作品 =
}}
1979年,柳卫平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从此,他就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随后,他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5年,柳卫平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么一个设想:用铍-7打击氘反应的角分布,通过渐近归一化常数方法,导出铍-7打击氢反应在零能量的天体物理[[S17因子]],从而估计太阳高能中微子的数目。白希祥和柳卫平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案,利用串列加速器,把锂-7加速,轰击氢,产生铍-7,然后纯化、加速铍-7,在次级束流线里轰击氘靶,产生硼-8,通过测量硼-8的角分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导出S17因子。柳卫平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处理,得出的S17因子与外国同行用其它实验方法得出的S17因子数值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从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截面分析,太阳中微子确实存在着失踪现象。美国的权威刊物《[[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载了柳卫平这一实验的论文,这是该刊创立40年来第一次发表中国实验核物理领域的论文。国际知名核物理学家在评价这项工作时多次称其为"一个杰出的实验",认为"这是一个足够重要的结果,应尽快在国际物理学界散布,以激起广泛的讨论"。这项成果还被列入"′96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
<ref>[http://www.baike.com/wiki/%E6%9F%B3%E5%8D%AB%E5%B9%B3 柳卫平]互动百科</ref>
1996年9月,柳卫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的[[E.Roeckl]]教授。当时,他已被录取为丁大钊院士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他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学术思路,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在[[丁大钊]]院士、[[白希祥]]研究员及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应E.Roeckl教授的邀请到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工作了两年。在那里,他主持了在中能次级束流线FRS 上测量40Ti的衰变性质的实验,并将40Ti数据用于 40Ar 中微子吸收截面的计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实验室数据计算该截面,其结果比国际中微子权威[[Bahcall]]教授的预言大了三倍。他的研究工作首次实现了用实验刻度了可以探测中微子振荡的ICARUS探测器。作为第一作者,柳卫平已在国际物理杂志《[[物理]]》(Z. Physics)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发表了该成果。他还参加了在同位素分离器上测量56Cu 衰变性质的研究课题,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对该核的衰变性质进行测量。柳卫平在实验中起了关键作用,因而代表实验小组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报告该成果。1998年9月,从德国归来的柳卫平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太阳中微子问题相关的两个核物理实验》,并通过了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ref>[1996年被香港求是基金会授予“杰出青年学者物理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第一人]</ref>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中国高校]]
[[Category:中国教育]]
[[Category:中国青年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