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岗小学

增加 8,996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沙岗小学'''地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的西南面,座落于南联村委会的雁山脚下,原“狮子祠堂”遗址,群众称…”


'''沙岗小学'''地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的西南面,座落于南联村委会的雁山脚下,原“狮子祠堂”遗址,群众称此地是“雁落平沙”之风水宝地。学校从初建到现在经历了三次变革。初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原名为南联小学,校舍是旧瓦房。到了[[改革开放]]初80年代末学校进行了第二次变革,由旅港[[同胞]]回乡捐资60多万元人民币重建教学大楼,于1990年7月落成并投入使用。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学资源,又进行了第三次变革。

==学校简介==

2002年2月,把原来石咀片的“井文小学”、“石咀小学”、“南联小学”、“下沙小学”合并为一所小学,校址设在原南联小学,由于三个村委会(石咀村委会、南联村委会、下沙村委会)过去叫“沙岗乡”,故学校重新易名为“沙岗小学”。合并后,先后由三个村委会出资征地14.5亩鱼塘地,镇政府出资10多万元完成了填土[[工程]],修建一个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学校占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2倍多,为学校进一步发展预备了[[空间]]。

2005年由镇政府、教育局拨款50多万元,兴建一座两层教学楼,新课室宽敞明亮,解决了学校场室不足的问题,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由镇政府、中心小学出资10多万元,为学校装备了有20台计算机的电脑室及一个简易教学平台,进一步充实了学校信息设备。镇政府还出资10多万元维修了旧课室,更换了原课室烂木窗,全部安装了铝窗和不锈钢防护网,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师生的上课[[环境]]。还铺建了学校门前水泥大道,方便了师生上放学。现在学校的绿化、美化及校园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296981462_387094 【政策】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搜狐,2019-02-23</ref>布置工作逐步完善,让学校环境变得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处处有催人奋进的警句,有展示师生风采的宣传栏,使学生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沙岗小学是一所红色苏区小学,建于[[抗战时期]](1944年)。始定名为“沙岗国民小学”,后来两更校名,两选校址。先后有近300名教师在此传道授业,万余名学子以此为起点,书写壮丽人生。1944年至194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学校由薛家巷迁至五显庙(北仓)。1947年沙岗称鹤岗乡,学校改名“鹤岗小学”。1948年后学校再度改名为“沙岗小学”。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由中央拨款修建了四间教室。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43平方米。服务于沙岗镇小学段的适龄[[儿童]]。近几年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现有在校学生1018 人,分布于21个教学班级,在岗教师55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退休教师22人,党员27人,高级职称2 人,中级职称4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建国以后,沙岗小学校秉承“正德、启智、健体、塑美”的校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也因此多次获得市、县、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ref>[https://www.docin.com/p-1234052041.html 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条件],豆丁网,2015-07-24</ref>、“江陵县双文明单位”、“江陵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陵县先进教职工之家”、“江陵县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江陵县]][[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合格学校”等殊荣。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沙岗小学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学校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为办学思想。根据我校实际需要将“爱成就未来”确定为新的校训,以创建“质量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的学校”为发展目标。近几年在镇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根据发展需要,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重建了学生食堂、门房。校园绿化面积达1200平方米。全校教职工忠于职守,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勇于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历次质量抽测中名列全县前列,连续获得了江陵县小学教育质量“优胜单位”、江陵县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师生在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全校教师获得省部级、县市级奖证的论文达600多篇;学校不仅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江陵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小学团体总分第二名”、“小学女子、男子团体第二、第四名”等;学校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至今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被评为市级 “[[平安校园]]”;家长学校更是获得了市级“示范家长学校”的称号。在深入比教学中,我们着重特长教育、心理教育,加强电化教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塑造了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敬业爱岗,师德优良,学识渊博,甘于奉献,在沙小的发展道路上他们付出很多的艰辛,也将继续为学校的繁荣无私奉献。

==办学规模==

学校现在占地18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学生返校半径大约3公里。学校现设有12个教学班,学生395人。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毕业学历17人,占总数的85%,中师毕业3人,占总数的15%。继续参加[[本科]]学历提高进修有7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占总数的75%,小学一级教师5人,占总数的25%。教师队伍年龄段分布:50岁以上1人,40岁---50岁5人,30岁---40岁13人,30岁以下1人。学校设有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

==办学理念==

并校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对孩子们全面[[负责]],为孩子们终生着想”的办学理念,以“创建等级学校为目标规范我们的行为”作为磨合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做到“求同存异、积极磨合、换位[[思考]]、相互支持”。力争在磨合中发展,在稳定中前进,做到气顺心齐,形成内和外顺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坚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四年来,学校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他们抢抓先机,团结拼搏、敢于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安全至上,质量兴校”的办学之路,带领全体教师向着“把学校建设成规范的农村小学”的目标前进。2005年12月经[[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评定为“江门市新会区一级学校”。

==办学成果==

并校四年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办学效益,连续多年的六年级考核,该校成绩名列镇前列,为省一级学校输送了30多名考生。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社会群众的认可,主要成绩有:2002年:罗坑镇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罗坑镇[[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一等奖、罗坑镇先进工会小组、罗坑镇中小学生文艺表演二等奖、罗坑镇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二等奖、罗坑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第三名;2003年:新会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少先队大队评为区优秀大队、罗坑镇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罗坑镇少先队队刊设计一等奖、罗坑镇小学生奥林匹克赛一等奖;2004年:罗坑镇乐器演奏一等奖、罗坑镇先进工会小组、罗坑镇鼓号队比赛二等奖、罗坑镇少先队队刊[[设计]]一等奖、罗坑镇小学生篮球比赛第三名:2005年:罗坑镇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罗坑镇中小学生文艺表演二等奖、罗坑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五名、少先队大队评为区优秀大队、罗坑镇少先队队刊设计一等奖。教师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共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271,7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