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02.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較新編輯 →
守望家乡的“老支书”(文占祥)
增加 18,294 位元組
,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守望家乡的“老支书”'''<br><img src="http" width="280"><…”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守望家乡的“老支书”'''<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守望家乡的“老支书”》'''是[[中国]]当代作家文占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守望家乡的“老支书”===
我的故乡白玉山区那一带大都沟壑纵横、山大沟深、苦水烂石头都不多,土地贫瘠、靠天吃饭,人们常戏说家乡是“出门就爬坡、看天一溜溜”的苦焦之地。
我们村处在陕甘宁三交界的河东地段,十字河的小溪人们俗称大河、从门前流过,距甘肃环县地界仅一步之遥,三省交界的勘界标志碑就矗立在河西烟湖台的墩台旁,邻近三个省份的村民不少都是联姻的亲套亲,经常走动或见面是常态,真正的“鸡鸣醒三省”之地,90年代后期才通上电,油路入村就更晚了。
(陕甘宁三省界碑/徐向前提供)
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七八十年代岁月的烙印,看到老一辈人战天斗地的痕迹,老支书徐润玉及当时的各级生产队干,领导全村社员群众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人欢马叫的激情岁月,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在眼前。
从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间,表哥徐润玉一直担负着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后来又不计个人名利,担任过多年的村支部委员,并兼任村会计和文书,为年轻的一代出谋划策、铺路搭桥、共谋村事。渐渐地人们都亲切的称表哥为“老支书”,一直沿用至今,年轻的一代甚至忘记了他的大名。
老支书汇同各个时期的各级生产队干,亲自领导了我们村轰轰烈烈的合作化集体生产高潮,亲自参与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亲自见证了乡村生产责任承包制的落地与实施……
村容村貌的点滴改变,老支书都如数家珍!如今的老支书享受着脱贫攻坚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仍初心不变的守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展望着家乡振兴的宏伟前景!
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要说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确实没有!但平凡之中见真知,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对“老支书”的评价都是有口皆碑,都认为“老支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有担当、有包容心的“好支书”,是一个不忘初心、始终期盼、等待着乡村振兴,家乡巨变的“守望者”。
60年代中期,我们村入社建立集体生产队、生产大队不久,急需配备强有力的大队党支部领导班子。那时村庄中识字的人很少,加上成份论,政审条件甚至苛刻,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一目了然,表哥徐润玉就是这个时候走马上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
表哥走马上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还有一段快要忘记了的小插曲。其实表哥是当年人民公社选拔的优质兵员中最优秀的青年之一,他的家庭成分好、身体素质棒、群众口碑高,更重要的是表哥不但有小学文化的底子,还有8年生产小队会计的历练,真正的前途光明。
村中迎来送往,祝福了好几天,然后敲锣打鼓、披红戴花,专人护送到人民公社征兵点。公社又逐一再考察审查、集中培训体检等,挑不出负面的瑕疵或毛病后才算通过,最后再敲锣打鼓、披红戴花,光荣地跳上了开往县城的大卡车,一路自然有专人护送。
从公社到县城一百多公里,当时全是通车不久的土路,十里崾蚬九道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颠簸不断……
很少见过车、也是第一次坐车的徐家表哥自然心潮澎湃,一路上身体毫不拘束的随车而摇晃,一点点尘土或颠簸算不了什么,表哥兴奋地领略着公路两旁的风土人情……
大卡车进入滩区后,颠簸没有了、尘土不见了,表哥反而觉得有点不舒服。快进入县城时,一路没有闻见汽油味的表哥强烈的感受到了汽油味,出现了晕车反应……
就是这一晕车反应,表哥最终随着人民公社的武干又回到了村庄。几个月后,公社党委(革委会)决定表哥为大队党支部候选人,随即转为正式党员,走马上任,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有意思的是此后的多少年里,表哥多次参加三干会、现场观摩会等,长途、短途好多次,一次也没有晕过车,至今也找不到当年晕车的感觉!后来人们都戏说家乡离不开表哥,家乡的建设需要表哥这样实实在在的人!
当时我们的生产大队下辖两个生产小队,分散着六七个自然村,大约有10平方公里的沟壑梁峁山台等自然资源,人口大约200人左右。
徐家表哥和我们家属于一个小自然村,其实我们自然村本就两户人家,一户徐姓、一户文姓,后迁来的一户李姓、改革开放后又易地他乡。祖上沿袭下来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追溯不到什么血缘或姻亲关系。
徐家表哥的弟兄们和我的父辈们是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同甘共苦,燃烧激情;他们心系集体,不谋而合;他们相互包容,亲如一家;他们共同的智慧使一个小村庄沸腾了好多年,一度成为周边村民羡慕的村集体!
(老当益壮的老支书/徐向前提供)
村庄建设的所有成绩与荣誉,虽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浸透了全体村民的汗水,但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决策,离不开老支书对政策把握的灵活和尺度,离不开老支书对村民疾苦和需要的亲身感受,离不开老支书“上传下达”时的豁达与包容……老支书及当时的各级生产队干,功不可没,应该永远铭记、褒扬与传承。
60年代末,我们小村连一个集体饲养场都没有,大小牲畜在不同的家户饲养好了好多年,村集体一穷二白,人心涣散,诟病甚多。
70年代初,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困难,彻底扭转村集体有名无实的局面,在老支书的谋划与决策下,在各级生产队干的带动下,在全体村民的合力奋战下,我们村先后四易饲养场,大战油坊沟,首先有了宽敞、固定、设施齐全的饲养场、仓储室等。牛圈、驴圈、猪圈,草料场、晾晒场、打谷场,分门别类、不一而足。人们开始看到了养殖场里猪娃肥,骡欢马叫牛成群的繁荣场景!
我们自然村实现了一年变小样,三年变大样,社会主义新农村渐渐初具规模,看得到,摸得着,振奋人心,催人向上!
后来村上又建起了十里飘香的土油坊,家家户户饭菜香;还有红红火火的铁匠铺,村民器利不误工;加固了一眼地震队废弃的咸水泉,三省四村都沾光;架子车路渐渐修到了家门口,驴驮人背成记忆;代销点里百货多,日常杂货不出村……正是:基层堡垒党支部,全心全意为人民。偏辟落后小山村,日新月异面貌新!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的物质虽然很匮乏,但精神却很富有。在党的号召下,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一系列看得见的集体建设与福利彻底地改变了村容村貌,我们村很快成了当时人民公社的典型村,引来了周边村民羡慕的眼光和赞叹的声音。
为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我们村的大片树林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前阳洼、老头子湾、大梁峁盖、观虎梁……还有农家住宅前后大小不一的果树园……它们春意盎然过,它们争花怒放过,它们果实累累过,它们参天直立过……它们是村集体的见证,它们是村民的汗水和骄傲!
为响应“平田整地、农田基建”的伟大号召,我们村的大小块基本农田都有了坚实的地边埂,把一批坡洼地改造成了平整的梯田,还开垦了帽儿尖山、柳树台等大片荒地,著名的马山梁梯田和河西大梁梯田,至今仍然是一道有着美好记忆的风景线!
为响应“灭四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村庄轰轰烈烈的进行了灭四害、改灶台、改厕所、改饲养圈(场)等活动,实实在在的推动了村民卫生设施和习惯的改变。从那个时候起,家家有了固定的简易厕所,一段时间还安上了茅缸,有了专职的掏粪员和粪便集中地,其它方方面面的改变就更多更大了。
团结就是力量,和谐就是兴盛!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我们村大队党支部给予了生产小队、给予了村民最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使一些富民措施能够悄悄地展开和实施。诸如:多扩充点自留地、饲料地、边角零星地;主粮小麦、糜谷留存成饲料,允许秋后草籽换主粮,粮食分配指标不超高;允许最好的平台地种洋芋、种葫芦,最好的河台地种蔬菜、种西瓜、种玉米,使村民能及早得到副食瓜果蔬菜的补充,缓解了秋荒不接的窘迫;允许有手艺的村民外出搞副业,允许多养点猪羊鸡兔;悄悄地承包喂养集体驴,下放保养架子车,羊粪牛粪轮流打扫当燃料,为村民基本生活的吃住行带来了方便与实惠。
在那个“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年代,我们村的思想政治宣传也走在了前头。依靠我们村的自然资源,优质的白土为舆论宣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家家的门头、墙壁都有醒目的标语,公共设施的墙壁、道路侧旁大型标语接二连三,造型别致的宣传碑、语录牌更是神圣庄严,庙梁背洼那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大型拓地标语,十里之外也能清晰可望;小学生宣传队更是活跃在田间地头、集会、春节等大型聚集场所;文艺宣传的主阵地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牢牢地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一切牛鬼蛇神闻风丧胆、退避三舍!
70年代中后期,县、社工作组进驻我们村时,我们村的大牲口耕畜已有30多头,羊子400多只。其中骡子由合作化初的一匹怵鼻子老骡子,变成了高挑俊样的骡条子七八匹,还有一匹威风凛凛的种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石磨石碾渐渐废弃了,我们村也有了自已的米面加工厂;我们村不断飞出了金凤凰,飞向了大上海、飞向了大西安……党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和政策在我们村落地见效,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老支书时代的点点滴滴枚不胜举,还有两点不可不提。
70年代初,我们小村庄的小学毕业生只有二人,通过扫盲认识字的人也没有几个,读信、写信、写春联、标语等舞文弄墨的事多年来全由后来的小学教师兼任。村中的文化匮乏可想而知!人们渴望办学的心情可想而知!
大约69年的冬季,我模模糊糊的记忆中,我们自然村继开办夜校之后又开始了正式办学。
印象中那一天人很多,站满了表哥家的小院,教室就选在表哥奶奶住宿的高台小窑中,当时没有一件教具,更没有一本书。
小窑小炕的炕沿是最好的座位,小孩大都拥挤在地上或小窑中仅有的几个格拉拐角,老年人只能站在院子里听声音。没有年级之分,没有学科之分,教学内容就是识字、算数、写姓名、写地名,墙壁、土地都是纸张或黑板,村中沟里上好的白土充当着粉笔的角色。
当时徐家奶奶是村庄中年岁最大的老者,也是村中所有徐家后人之祖,带病卧床已有好几年了。为了不打扰老人家的生活,不长时间教室就搬进了我们家的大窑,后来又四易教室或校址,还一视同仁的方便着外省邻村的孩子。学校由最初的无教室无场地,没有一桌一凳一黑板的混合识字班,经过五六年的运转,办成了半全日制、五个年级齐全,教学设施基本完善、很有名望的正规小学;学校还有自己的三勤地十多亩,有队牧校管的经济羊十多只,完全做到了学杂费全免光、不收一分钱、家家都有读书郎、生产学习两不误、德智体美劳互促互进的大好局面。
70年代中期,我们村小学已跃升为全公社的明星小学,不论是当时的开门办学模式,还是运动会比赛、文化课考评、或文艺宣传比赛,还是我们村小学毕业生上初中后的潜力和口碑,在当时的人民公社都是小有名气。我们村的小学老师自然也是挺直了腰杆卯足了劲,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中,并获得了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
(地肥的场台及古代阅兵台遗迹/徐向前提供)
70年代中期,大队党支部向当时的人民公社报备了在我们村硕大的校场台大路旁修盖村中心的愿望,从此我们村开始了更远大的谋划,经过全体村民几个冬天的奋战,已初具规模与形象。村上已经买回了邻村一户祖上大户人家旧房屋的椽子与檩条,准备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造福后代的工程……后来方方面面的原因半途而废。
新时代,地肥地利的校场台依然充满着活力,老支书依然守望着这片他亲手描绘过蓝图、付出过汗水的热土!
我和老支书虽然同属于一个小自然村,但交集并不多,上面的印象全都是80年代前,即我上高中前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之后和老支书有记忆的见面或交谈,也只有那么二三次。
1986年8月,老支书送小儿子上初中时,我们有过几句闲聊。记得老支书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多了,想吃白面就能随便做着吃,鸡蛋、猪肉也不是啥稀罕东西了!”他还说:“只要好好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实在的追求与渴望!
1989年10月左右,我和老支书在县城我的小办公室里吃过一顿臊子挂面,那时正值县域经济不景气,好长时间没有发工资,囊中实在羞涩,闲聊的话题已经忘记,只记得老支书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90年代后期有几年腊月回老家看望父母时,碰见过几次老支书,只是象征性的寒暄了几句。此时的老支书俨然成了一个羊倌,高大的身躯裹着一领大绵羊皮袄,大号军用棉帽端端正正戴在头上,一根差不多与身等高的羊铲握在手中,指挥着上百只膘肥体壮的羊子……这又使我联想起了老支书当年的晕车,如果没有那一次奇怪的晕车,也许老支书会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老支书是村庄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致富能手之一,老支书总能紧跟时代步伐!封山禁牧后,老支书很快地转型圈养,减少羊只数量,大面积承包土地,多方增加效益,为子女的求学、工作、成家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老支书一大家子现有人口20多人,孙男孙女5人,外孙男女4人。老支书的两个儿子,大的在家乡陪伴老支书机械化的耕种着村庄的大片土地,效益十分可观。小的在宁夏发展、家居银川,生活如意;老支书孙辈男女的踪迹在大连理工、青岛理工、湖北理工、兰州理工、兰州医大、西建科技、宁夏矿大等校园里皆可寻,都是本科大学生,研究生已有二人、还在续增,二位孙女已成家立业,家庭和睦,一位外孙女儿已走上工作岗位,在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工作,前途一片光明!
好几年前,老支书的孩子们已经为老支书在县城装潢好了单元楼,老支书就是不去居住,老支书觉得哪里不方便、不熟悉,在家乡干点自由活,还能锻炼筋骨,不愿意离开这块熟悉的自由自在的家乡热土。
去年回乡祭祖时,又见到了七十有六的老支书,老支书的身体依然刚强,一米八三的个头略显驼背,饱经风霜的脸上露着潜在的笑容,炯炯有神的的眼光始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洪钟般的声音还是那样响亮,岁月的痕迹还是刻满了全身。
为了村集体的事业,为了村民的福利,老支书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过、意气风发过,流过汗,也流过泪,已经过去了的辛酸实在不忍心再去触碰。
现在我们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研究生也不再稀奇,从村庄中走出去的高级职称、初级职称、创业成功者、自谋职业者也不少,年轻的一代几乎摆脱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家家户户已不满足于小康水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支书及各个时期所有生产队干的决策与谋划,当年各个时代的村小学教师更是功不可没,人人都应该铭记与点赞。
前段时间村集体有点小钱,在老支书的[[建议]]下,全体村民多少不等,都雨露[[分享]],我家四口人享受了705元,这是我第二次享受村集体的红利,至此我才知道我们小自然村现在总共有18户86人多,其中户口在村上的46人多,虽然目前村上的常住户只有三四户六七人,但全村[[仍然]]是一个和谐和睦的大[[家庭]]。
以上只是我们小自然村的变化,其他几个自然村的变化就更大了!
唯愿家乡好,人人都有光!唯愿家家顺,事事如心愿!唯愿[[乡村]]早振兴,新时代里红利多![[祝福]]“老支书”家安人吉事顺!
感谢每一位汗洒[[故乡]]土地的人!感谢每一位关心关爱故乡的人!感谢故乡的山山水水![[感谢]]党的好政策!<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文占祥,[[陕西]]定边人,中学化学教师。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潘多拉
waters
27,0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