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川本三郎

增加 13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與[[村上春樹]]同一個《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1968年,日本各大學發起了以意識形態為主的鬥爭浪潮,出現學生組織的「全學共鬥會議」(簡稱「全共鬥」),罷課、佔領大學校園等場面愈演愈烈。一如許多目前仍活耀於日本藝文界的創作者,作者川本三郎與他們同樣是「全共鬥世代」。在這個日本社會思潮震盪最劇烈的時期,川本三郎以一個初出茅廬剛跑週刊新聞的新人記者身分,完整描繪出當時社會浪潮,讓這本作品成了六○年代的最真實見證。而他更親眼目睹東大「安田講堂事件」<refname="川本三郎2011">{{cite book|author=川本三郎|title=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當時, 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CZI7MwEACAAJ&dq|year= 川本+三郎&hl2011|publisher=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isbn=zh978-TW&sa=X&ved=0ahUKEwj6zbX9wvLfAhVIyrwKHSlcBbIQ6AEINzAD986-87616-0-5}}</ref>。這是川本半自傳小說《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的時代背景,而村上春樹正是這個時代的早稻田大學生。
也因此就不讓人意外,川本三郎是最早對村上文學進行研究的評論者之一<ref name="杨炳菁2015">{{cite book|author=杨炳菁|title=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mm1sCQAAQBAJ&pg=PT12|date=18 May 2015|publisher=中央编译局|pages=12–|id=GGKEY:4R476AQSJKK}}</ref>。村上春樹作品的中文譯者[[賴明珠]]表示,自己之所以關注村上春樹,也是因為讀了川本三郎的作品《都市的感受性》(1984)之故,並從川本三郎的解讀中,認識村上春樹的特殊風格、微妙氣 氛和時代感覺<ref> {{cite web | url =http://williejen78.pixnet.net/blog/post/40776183-%E5%87%BA%E7%8D%84%E5%AF%AB%E5%BD%B1%E8%A9%95-%E6%8E%A8%E4%BB%8B%E6%9D%91%E4%B8%8A%E6%98%A5%E6%A8%B9 | title =出獄寫影評-推介村上春樹 | author =邱祖胤 | date =2011-12-29 | publisher =williejen78.pixnet.net | accessdate =2019-05-08}}</ref>。可以說,中文世界的村上春樹論、日本「都市文學」論都是受到川本三郎的文藝批評所啟發<ref name="白春燕、王靜、張明敏、尚一鷗、王星、王海藍、李光貞、黎活仁、劉研、張小玲、勞保勤2013">{{cite book|author=白春燕、王靜、張明敏、尚一鷗、王星、王海藍、李光貞、黎活仁、劉研、張小玲、勞保勤|title=國際村上春樹研究 輯一|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MUdAgAAQBAJ&pg=PA79|date=2 December 2013|publisher=獨立作家|isbn=978-986-89946-7-6|pages=79–}}</ref>
6,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