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玉壶春
,创建页面,内容为“玉壶春瓶是瓶式之一。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普遍烧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
玉壶春瓶是瓶式之一。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普遍烧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元代南北瓷窑多有烧造。前期器型多承袭宋制,晚期颈部粗短,下腹部肥大,河北保定出土的景德镇窑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方玉壶春瓶十分精美,明,清的瓶式大致相同,口侈、颈较宋短,腹大足肥,有各种色釉和彩绘装饰。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玉壶春
类型
瓷器
朝代
宋
属于
瓶式
目录
1来源
2简介
3造型
4青花
折叠编辑本段来源
折叠得名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句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买春")来附会玉壶春瓶。
"玉壶"二字出现要早于宋。或实指玉制的壶,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意义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玉壶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为照明的灯具。
那么,"玉壶"与"春"联在一起为什么就指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瓶类呢?玉壶春三字连在一起使用至迟在元代就出现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同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王琦注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 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台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至今为止,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测:"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 ;而其形状是否就如同所见的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无法证明。
因此,有专家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玉壶春一词被古代文人多为应用,而古代谓之玉壶春酒,实指可认为是菊花酒。据诸多文献记载:传统十大经典名菊中,有绿牡丹、墨菊(墨荷)、帅旗、绿云、红衣绿裳、十丈垂帘、西湖柳月、凤凰振羽、黄石公、玉壶春。
也有人认为是由宋代诗人苏东坡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此器如心倒置,谓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开心扉";寓意:象征友谊如春、冰清玉洁,表里澄澈,光明磊落,如唐代王昌龄诗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赋 "玉壶先春,冰心可鉴"。
折叠发展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宋代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 ,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
元代玉壶春瓶 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
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图为红玉红瓷在传统玉壶春瓶基础上研制出的红瓷玉壶春。更显高贵典雅。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折叠编辑本段造型
折叠茂叔爱莲
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较高,胎土细白,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青花浓艳,略带褐色斑点。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纹。颈部饰一株柳树及垂枝。
上腹部的人物图案是全瓶装饰的主纹,是根据唯心主义理学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颐(茂叔)爱莲的故事描绘而成的。周茂叔朝着莲池,坐于池边石上,"远观"池中荷莲,欣赏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另一人为来访者,目睹莲池,两人相向,作对话状。茂叔左侧为一莲池,周围衬以小石、丛竹、花卉等,人首两侧饰流云纹。下腹部弦纹下,环一周卷草纹,下饰八瓣仰莲,瓣间绘卷云纹。整个瓶体,画面清晰,线条流畅,主题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生独特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北宋以后,周创建的理学思想被他的学生二程以及朱熹发扬光大,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理论支柱,周敦颐也当然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在民间,因周敦颐作为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的地方官,颇受百姓拥戴,加及周的名篇《爱莲说》的问世,人们已传为美谈。时至元代,"戏曲小说和版面的发达",以 历史故事题材为画面的艺术品极为盛行,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等都被作为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画面。"周茂叔爱莲"是"四爱"画面之一,还有"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合称四爱。
由于"茂叔爱莲"这人故事的画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极为少见,所以《中国陶瓷史》上也没有提及,故这件元代青花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就显得极为珍贵了。
折叠青花荷莲
造型同茂叔爱莲纹瓶,圈足露胎处可见火石红色。通体施釉,略呈浅青灰色。青花图案略带灰调,色深处可见明显下凹的黑色斑点。高27、口径8.5、底径8.5厘米。口沿残,口内沿饰卷草纹一周,颈肩处饰四瓣覆莲,瓣间绘有卷云纹,下饰一周边钱纹。上腹饰四从荷莲纹,是瓶体主题纹饰,丛丛莲花争相开放。下腹饰八瓣仰莲,与主题纹之间以一周卷草纹相隔。
玉壶春瓶由开始的酒瓶之用,逐渐演变为插花之用,后来也用来作陈设瓷,如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珐琅彩玉壶春瓶都是用作陈设瓷,青花等玉壶春瓶也用作陈设器,清故宫储秀宫东次间紫檀周花炕几上就设有"附木座的乾隆青花三友图玉壶春瓶一对、青玉雕进宝图盆、珊瑚盆景"。
折叠水浒玉壶
《水浒》三十八回说戴宗请宋江在琵琶亭喝"玉壶春酒"。并说"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什么叫"上色好酒"?我们知道早期的米酒都是白色的,酿造时间也不长。而"上色"说明"玉壶春酒"是深色的、酿造时间较长的酒。
折叠古董明细
元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说明:瓶撇口,细颈,鼓腹下垂,圈足微外撇,底足露胎,胎质坚韧。通体施青白釉,以青花绘三爪云龙纹,小头、细颈,神态活跃,受元蒙帝国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特点影响,龙纹绘制刚劲有力,大气豪放,又飘逸洒脱。整体构图简练,线条活泼流畅。此瓶为典型的元代成熟的青花作品,即具备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熟练的釉下彩绘技术,而烧成的绚丽的白地蓝花瓷器。
折叠编辑本段青花
折叠瓶之历史
元青花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元杂剧。人物的服饰如披肩、皮靴以及所用道具都具有元代风格。
折叠人物故事
1956年常德市蒙恬将军形象出土。高30cm,口径8.4cm 。此瓶造型优美,撇口,细长颈,圆腹且下垂,圈足,形体秀美。饰釉下青花。内口沿绘如意头,圈足为卷草纹、腹部主纹为人物故事。
中间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握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人物间点缀以怪石、篱笆、芭蕉、竹叶、花草等,画面繁而不乱。此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武士所举的旗子即《元史·舆服》所载的火焰纹牙旗,此旗与元巽申《大驾卤薄图》上的牙旗相同,属典型的元代风格。军士兵所穿的戎服即蒙古人穿的一种民族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蒙恬所着的当是"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下摆宽大、折有密裥,腰部系以宽阔围腰,这种服饰是身份较高的军官才能穿用。蒙恬头上的翎子是中国戏剧表演的一个重要头饰,是一种极具可舞性的戏剧服饰,凡是看过京剧《吕布戏貂蝉》的人都会对吕布用翎子戏貂蝉的细节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因为古代武士的盔冠常以尾翎为饰,称为鹖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玉壶春
类型
瓷器
朝代
宋
属于
瓶式
目录
1来源
2简介
3造型
4青花
折叠编辑本段来源
折叠得名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句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买春")来附会玉壶春瓶。
"玉壶"二字出现要早于宋。或实指玉制的壶,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意义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玉壶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为照明的灯具。
那么,"玉壶"与"春"联在一起为什么就指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瓶类呢?玉壶春三字连在一起使用至迟在元代就出现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同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王琦注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 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台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至今为止,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测:"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 ;而其形状是否就如同所见的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无法证明。
因此,有专家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玉壶春一词被古代文人多为应用,而古代谓之玉壶春酒,实指可认为是菊花酒。据诸多文献记载:传统十大经典名菊中,有绿牡丹、墨菊(墨荷)、帅旗、绿云、红衣绿裳、十丈垂帘、西湖柳月、凤凰振羽、黄石公、玉壶春。
也有人认为是由宋代诗人苏东坡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此器如心倒置,谓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开心扉";寓意:象征友谊如春、冰清玉洁,表里澄澈,光明磊落,如唐代王昌龄诗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赋 "玉壶先春,冰心可鉴"。
折叠发展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宋代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 ,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
元代玉壶春瓶 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
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图为红玉红瓷在传统玉壶春瓶基础上研制出的红瓷玉壶春。更显高贵典雅。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典型器物。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折叠编辑本段造型
折叠茂叔爱莲
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较高,胎土细白,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青花浓艳,略带褐色斑点。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纹。颈部饰一株柳树及垂枝。
上腹部的人物图案是全瓶装饰的主纹,是根据唯心主义理学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颐(茂叔)爱莲的故事描绘而成的。周茂叔朝着莲池,坐于池边石上,"远观"池中荷莲,欣赏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另一人为来访者,目睹莲池,两人相向,作对话状。茂叔左侧为一莲池,周围衬以小石、丛竹、花卉等,人首两侧饰流云纹。下腹部弦纹下,环一周卷草纹,下饰八瓣仰莲,瓣间绘卷云纹。整个瓶体,画面清晰,线条流畅,主题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生独特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北宋以后,周创建的理学思想被他的学生二程以及朱熹发扬光大,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理论支柱,周敦颐也当然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在民间,因周敦颐作为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的地方官,颇受百姓拥戴,加及周的名篇《爱莲说》的问世,人们已传为美谈。时至元代,"戏曲小说和版面的发达",以 历史故事题材为画面的艺术品极为盛行,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等都被作为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画面。"周茂叔爱莲"是"四爱"画面之一,还有"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合称四爱。
由于"茂叔爱莲"这人故事的画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极为少见,所以《中国陶瓷史》上也没有提及,故这件元代青花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就显得极为珍贵了。
折叠青花荷莲
造型同茂叔爱莲纹瓶,圈足露胎处可见火石红色。通体施釉,略呈浅青灰色。青花图案略带灰调,色深处可见明显下凹的黑色斑点。高27、口径8.5、底径8.5厘米。口沿残,口内沿饰卷草纹一周,颈肩处饰四瓣覆莲,瓣间绘有卷云纹,下饰一周边钱纹。上腹饰四从荷莲纹,是瓶体主题纹饰,丛丛莲花争相开放。下腹饰八瓣仰莲,与主题纹之间以一周卷草纹相隔。
玉壶春瓶由开始的酒瓶之用,逐渐演变为插花之用,后来也用来作陈设瓷,如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珐琅彩玉壶春瓶都是用作陈设瓷,青花等玉壶春瓶也用作陈设器,清故宫储秀宫东次间紫檀周花炕几上就设有"附木座的乾隆青花三友图玉壶春瓶一对、青玉雕进宝图盆、珊瑚盆景"。
折叠水浒玉壶
《水浒》三十八回说戴宗请宋江在琵琶亭喝"玉壶春酒"。并说"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什么叫"上色好酒"?我们知道早期的米酒都是白色的,酿造时间也不长。而"上色"说明"玉壶春酒"是深色的、酿造时间较长的酒。
折叠古董明细
元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说明:瓶撇口,细颈,鼓腹下垂,圈足微外撇,底足露胎,胎质坚韧。通体施青白釉,以青花绘三爪云龙纹,小头、细颈,神态活跃,受元蒙帝国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特点影响,龙纹绘制刚劲有力,大气豪放,又飘逸洒脱。整体构图简练,线条活泼流畅。此瓶为典型的元代成熟的青花作品,即具备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熟练的釉下彩绘技术,而烧成的绚丽的白地蓝花瓷器。
折叠编辑本段青花
折叠瓶之历史
元青花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元杂剧。人物的服饰如披肩、皮靴以及所用道具都具有元代风格。
折叠人物故事
1956年常德市蒙恬将军形象出土。高30cm,口径8.4cm 。此瓶造型优美,撇口,细长颈,圆腹且下垂,圈足,形体秀美。饰釉下青花。内口沿绘如意头,圈足为卷草纹、腹部主纹为人物故事。
中间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后立武士双手握书有"蒙恬将军"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人物间点缀以怪石、篱笆、芭蕉、竹叶、花草等,画面繁而不乱。此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武士所举的旗子即《元史·舆服》所载的火焰纹牙旗,此旗与元巽申《大驾卤薄图》上的牙旗相同,属典型的元代风格。军士兵所穿的戎服即蒙古人穿的一种民族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蒙恬所着的当是"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下摆宽大、折有密裥,腰部系以宽阔围腰,这种服饰是身份较高的军官才能穿用。蒙恬头上的翎子是中国戏剧表演的一个重要头饰,是一种极具可舞性的戏剧服饰,凡是看过京剧《吕布戏貂蝉》的人都会对吕布用翎子戏貂蝉的细节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因为古代武士的盔冠常以尾翎为饰,称为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