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永明 -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增加 70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陈永明 ,1953年4月27日出生,男, - 上海 人,华东 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big>'''|-|<center><img src=http://ec.shn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b4/19/6967ee9b48b9b9e40f3299d3c059/7a8d18e2-f285-450f-8333-dfe5698d6d0b.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ec.shnu.edu.cn/92/0f/c6135a168463/page.htm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5本词条 有内容无目录,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陈永明|-
职称教授| align= light|
出生日期1953年4月27日中文名称;陈永明
籍贯上海职称;教授
目录1人物经历2主要成就3社会任职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 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日期;1953年4月27日
曾任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管理学系主任、"百人工程"跨世纪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日本研究中心对外联络部长、日本语能力测试主考、升田教育奖学基金会理事长、扶桑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理事、 籍贯; 上海 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茨城友好联谊会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等。
|}'''陈永明''',1953年4月27日出生,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ref>[https://wenda.so.com/q/1644793438214346 陈永明的人物简介] , 360问答 2016年5月28日 </ref> 曾任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管理学系主任、"百人工程"跨[[世纪]]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日本研究中心对外联络部长、日本语能力测试主考、升田教育奖学基金会理事长、扶桑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茨城友好联谊会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等。 1983年-1996年,在日留学与进修期间,获得日本"外务大臣奖"和"优秀论文奖",以全优成绩完成硕士课程(横滨国立大学,1985年~1987年)、博士课程(筑波大学,1987年~1991年);1991年在国立筑波大学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在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三年参加国际合作研究;60多次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以及日本NHK [[ 电视台 ]] 等教育专题中演讲。
1996年以来出版的专著和论文200多万字(专著5本、主编10本,合著10多本,在国内外发表的一百多篇论文中有三分之一是刊登在日本教育界和经济界的第一流杂志以及我国的核心刊物上)。
博士论文得到日本文部大臣资助出版专著(日文版),被评为"研究比较教育、教师 [[ 教育 ]] 、现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流研究书","将成为促进两国研究交流贵重的跳跃台"。
成立"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担任会长),组织100多名留学人员为国家教委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受到李岚清副总理和朱开轩主任等的好评。
学成回国以后担任名誉会长,继续组织该研究会的成员 [[ 主编 ]] 出版《当代日本私立学校》《当代日本师范教育》两本专著。
1995年以来,主持国家和上海市的研究课题12项,参与共同研究课题8项,其中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21世纪初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的研究",负责"国际间教育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启示"子课题。近几年,为教育部等政府部门撰写20多份(30多万字)内部调研报告和规划报告。
1998年协助教育部为向中央科教领导小组提交"园丁工程"行动计划撰写四份(5万多字)调研、规划 [[ 报告 ]]
1999年为教育部筹备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撰写两份(2万字)报告。
[[ 《人民日报》 ]] 《北京周报》《神州学人》等30多种国内外报刊杂志以及中央电台和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对陈教授事迹进行过宣传报道。
陈永明教授学成回华东师范大学后,担任研究生教学以及各大学处级以上干部博士课程班和中学校长硕士课程班讲授,经常与教育行政高级官员以及教育界第一流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共同研究,多次参加国际研讨会以及担任面向教育行政官员、大学校长、中学校长、研究者和企业家等的讲座。
1997年荣获"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的 [[ 称号 ]] ,优秀事迹在1999年"上海留学人员成果展"(上海图书馆展览厅)对全社会公开展示,并刊登在上海市人事局编辑出版的《上海留学人员成果集》。
折叠编辑本段 == 主要成就==折叠 === 主要著作===
《中国和日本教师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专著,日文版)日本行政出版社, 1994年2月,35万字。此书得到日本文部大臣资助出版专著(日文版),被评为"研究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现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流研究书","将成为促进两国研究交流贵重的跳跃台"。
《当代日本私立学校》(主编), 山西教育 [[ 出版社]], 1996年6月,30万字
《当代日本师范教育》(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448页,35万字
《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99年3月,502页,42万字。此书荣获第一届全国 [[ 教育 ]] 图书奖(二等奖),为顾明远总主编《比较教育丛书》之一。
《现代教师论》(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503页,39万字。此书荣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著作类成果一等奖",为钟启泉总主编《当代教师进修丛书》之一,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一。
《比较教育行政》(高校精品课程教材)(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0万字。
折叠 === 代表论文===
(近三年)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启示"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6期。
"我国留日学生教育的百年回顾及展望"《上海外事》,2004年第12期。
"人才培养教育观、诺贝尔奖与失败学"《上海外事》,2004年第8期。
"教育管理的'求心力'与'远心力'"《河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转载在 [[ 《新华文摘》]][[(半月刊)]]2004年第23期。
"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关注研究生教育"《外国教育研究》(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5期。
"学会共存"与"学社融合"--国外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浙江大学。
"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 《比较教育研究》 ]] ,2004年第1期。
"校本教师培训的实践框架"《新教育探索》2004年1月号。
"日本高中毕业生的'第三条出路'",《教育时报》2003年9月25日,第四版。
"七国教育财政比较及其反思", [[ 《教育与经济》]](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2003年9月第3期。
"日本中小学的新课标",《教育时报》2003年9月11日,第六版。
"论谈素质教育应有的前提条件",《教育导刊》2003年第8-9上半月刊。
"发达国家是如何实施教师聘任制的?",《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2日,第四版。转载在 [[ 教育 ]] 部全国小学骨干校长工作研究会会刊《中外教坛》2003年7-8期。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三大趋向",《外国中小学教育》(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8期。
"新世纪日本大学体制改革"《全球教育展望》(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2003年第3期。
折叠 === 教学工作===从1980年开始,担任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面向研究生的课程:《教育行政管理》、 [[ 《教师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国外教育改革》等;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3人,取得硕士学位的16人;正在指导的博士生10人,硕士生14人,来自其他大学的访问学者2人,等等。
承担的研究课题(自1996年)
主持完成教育部"中日两国义务教育和教师素质的比较研究"(1996-1998年),已经出版论著。
主持完成教育部"中日现代文化与国民素质的比较研究"(1996-2000年),已经提交研究 [[ 报告 ]]
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日本综合国力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1997-2000年),已经出版论著。
主持完成日中文化交流促进协会"促进中日文化教育交流研究"(2000-2004年),已经提交研究报告。
主持完成日本教育财团基金"促进新世纪中日关系 [[ 发展]]"(2002-2004年)综合性研究,已经提交研究报告。
主持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教育行政比较"(2001-2003年)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经提交课件。
主持完成教育部"全国高中教学大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2004年),已经提交研究报告。
正在主持日本教育财团基金"中日关系与东亚 [[ 文化 ]] 构建"(2003-2005年)。
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师资管理制度创新--大学教师聘任之比较"(2003-2006年)。
正在主持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研究"(2004-2006年)。
折叠 === 荣誉表彰===在日本留学与进修15年,获得日本"外务大臣奖"和"优秀 [[ 论文 ]] 奖",以全优成绩完成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1991年在国立筑波大学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得到日本文部大臣资助出版专著(日文版)。在日期间获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的称号。
学成回国以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3项,负责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调研以及参与教育部"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专家组成员)的研讨工作,帮助教育部筹划、设计并倾力参与"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承担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
主编出版的5本MPA教材是我国MPA"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首套研究生 [[ 教材 ]] ,总主编出版的25本"教育经济与管理"丛书是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研究成果;担任总主编的"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30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十二五'时期(2011-2020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国家重点出版丛书;主持上海市教委精品课程以及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邀请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日本筑波大学校长江崎玲於奈先生来上海讲演;为 [[ 华东师范大学 ]] 创设"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MPA试点单位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取得"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作出奠基性贡献。
折叠编辑本段 == 社会任职==折叠 === 现任职务===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群首席专家、"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 带头人 ]]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任、上海市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折叠 === 曾任职务===曾经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 教育 ]] 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兼欧美同学会长、上海市欧美 [[ 同学 ]] 会留日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j0514xz4lh8|480|270|qq}}<center>最美宁大人之陈永明篇</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教授]]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