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云逸

增加 95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4军第25师参谋长。同年10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6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成立警卫团时,力荐卢德铭任团长。大革命失败后,秘密掩护周士第等共产党员脱险并支持所部参加南昌起义。后脱离第4军,经香港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ref>[1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27855/7537178.html  张云逸人民网]</ref>
===土地革命===
1936年12月任中革军委委员。
1937年3月任红军后方司令部代理司令员。曾奉命前往广州、香港、桂林、福州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ref>[1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27855/7537178.html  张云逸人民网]</ref>
土地革命图册来源[13]
1944年夏以新四军第4师主力执行西进任务,基本收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尔后又以第1师主力执行南下任务,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
1945年指挥所部对日伪军实施战略大反攻,占领数十座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使华中各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为尔后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ref>[1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27855/7537178.html  张云逸人民网]</ref>
抗日战争图册来源[13]
张云逸分析了上述情况,两次致电中央。得中央指示后,坦率向李、白说明:只有以抗日的行动,与蒋介石比进步,才能生存发展,如以军阀政策与蒋比高低,只有失败。
谈判从6月12日开始,26日就达成了纲领草案七条。不久,七七事变就爆发了。<ref>[2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63446/163449/9871038.html 张云逸将军轶事人民网]</ref>
===敦请叶挺===
可就在这之前,张云逸还为组建新四军完成了一件特殊的任务。一天,他突然接到中央电令,要他立刻去澳门,邀请叶挺同志出来担任新四军军长。叶挺自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潮汕,在三河坝地区遭到失败以后,就离开部队,避居澳门,一住10年,但仍一直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张云逸化装成华侨阔佬,通过国民党军界上层人物的关系,平安到达澳门,并按党中央告知的地址,顺利地找到了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们在广州就相识。张云逸的到来,对苦闷的叶挺来说,不啻大旱之遇云霓。张云逸详细向他介绍了十年来的情况,以及大敌当前,党中央适时实行战略转变,与国民党合作抗日。考虑到军长必须是国共两党均能接受的合适人选,党中央决定请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叶挺来担任。张云逸随即出示了党中央的的敦请叶挺的电报。叶挺接电看后,激动不已,神情昂奋,立即表示决不辜负共产党对自己的信任。于是马上束装就道,接受中央指示,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同志会见。从此结束了他10年幽居的历史,重新开始了叱咤风云的革命生涯,张云逸从澳门回来后,继续执行他联络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任务,促成了新四军的组建。<ref>[2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63446/163449/9871038.html 张云逸将军轶事人民网]</ref>
===诤劝虎城===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都因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及其阴鸷险毒的秉性,认识不足,均思以诚待他,或可感化,结果适遭其害。共产党有见及此,均曾谆谆劝诫,而不被接受,致成憾事。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登机去南京,以示"兵谏"之诚意(国民党说成是"负荆请罪'),事前未和当时在西安的我党代表周恩来商量,终致囚居终生,这已是众所周知,而对杨虎城,我党也曾作过最后诤劝,这却鲜为人知。
原来杨虎城被蒋介石遣送欧洲"考察",七七事变后,于当年11月下旬,又满怀抗日壮志,匆匆返回祖国,奔赴国难,准备请缨杀敌。路过香港时,张云逸是中共中央驻香港代表,按党中央指示,特别去拜访了他,后又设宴款待。张向他转达了我党中央欢迎他同我们党共筹抗日的意见,并具体建议他直接到武汉会见周恩来同志,然后到延安去。张云逸也向他概述了张学良一片愚忠得到的结果,以及抗战后蒋介石的一些作为,希望他能引鉴前车,洞察其奸,临事慎重,不要再蹈覆辙。无奈杨将军当时对蒋介石的本性,仍然认识不足,以己心度之,以为既然同意合作抗日,何分彼此,如去延安,反授以口实,因而拒绝采纳共产党的建议,率然去见蒋,谁知,蒋介石根本没有等到他来见他,就先下了手。杨虎城从香港来到长沙、南昌,就落入特务头子戴笠之手。从此铁窗冷雨,幽室凄风,长期监禁,直到全国解放前夕,终于全家惨死于蒋介石屠刀之下。<ref>[2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63446/163449/9871038.html 张云逸将军轶事人民网]</ref>
===给儿子的信===
"回想起来,我甚至没有好好和父亲谈过心,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性格爽朗和善的张光东直率坦然,他说:"父亲那一代老革命家很少讲自己的故事,从不表自己的功劳,所以我当时对父亲的了解并不深。"
张云逸去世后,"要筹划拍父亲的文献片,我和几十个老同志交流了很多。今天,我再去看父亲做过的那些事情,才真正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父亲那一代人非常好地完成了那一代人的使命。"[3]
==亲属成员==
长子:张远之(妻子王婷,女儿张晓欣)[5] ,国家核产业部四局副局长。[4]
次子:张光东(妻子曹莉冬),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ref>[6http://sn.people.com.cn/n/2014/0414/c354836-20990160-3.html 儿子眼中的张云逸: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人民网]</ref>
女儿:张琼[5]
亲属成员图册来源[5] <ref>[6http://sn.people.com.cn/n/2014/0414/c354836-20990160-3.html 儿子眼中的张云逸: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人民网] </ref> [7]
==主要作品==
《百色起义与红七军的建立》<ref>[8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63446/163451/index.html  著作文章人民网]</ref>
《红七军的诞生》[8]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