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

增加 2,2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索菲亚·罗兰'''<ref>[https://baike.so.com/doc/5850083-6062921.html 个人简历 ] </ref>(Sophia Loren),1934年9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意大利女演员。15岁在意大利一个选美大会上被担任评审的大制片人卡洛·庞帝发掘,全力培养她成为一代巨星。1955年[[《河里来的女人》]](又名:《河娘泪》)令人注目,1962年她以[[《烽火母女泪》]]获奥斯卡和戛纳双料影后,也是第一位非美籍演员获得奥斯卡影后殊荣,曾获5座金球奖 、1979年出版自传,1992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被誉为世界上最具自然美的女人,意大利永远的女神。
==基本信息==
|- align=center
|代表作品
| [[ 烽火母女泪,意大利式结婚]]
|
|
母亲更有了信心,她确信索菲亚"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巨星"。索菲亚对此却不以为然。但她拗不过母亲,还是跟着母亲来到罗马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
在参加米高梅影片公司投拍的影片 [[ 《暴君焚城录》 ]] 的试镜后,索菲亚幸运地得到一个小角色:她和一万名女孩一起饰演战争中的俘虏。后来,索菲亚在母亲的坚持下,又参加了"罗马小姐"的选美。
1950年,索菲亚偶然参加了由一家露天夜总会举办的罗马小姐评选,获得第二名,引起了著名制片人卡洛·庞蒂的注意。在庞蒂的帮助下,索菲亚参演了一些影片,虽然只是一些小配角,但风采却盖过了女主角。卡洛称赞她:"索菲亚充满活力,具有在学校无法得到的韵律感。她不是明星,她是艺术家。"
战争结束后,好莱坞影片涌入意大利。索菲亚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和对艺术 的着迷,一下沉浸在影片的美好世界中,她当时把泰隆·鲍华主演的 [[ 《碧血黄沙》 ]] 连续看了12遍。
==演艺经历==
[[File:索菲亚·罗兰5.jpg|缩略图|右|
[http://image.so.com/i?q=%E7%B4%A2%E8%8F%B2%E4%BA%9A%C2%B7%E7%BD%97%E5%85%B0&src=tab_www#/.jpg 原图链接] [https://star.cjmx.com/201609/1182431.shtml 来自明星网]]]
17岁,索菲亚正式进入电影界,她在母亲的帮助下,四处寻找上戏的可能,这段时间,索菲亚不时谎称自己会说英文、会游泳而争取角色,结果惹出不少笑话。1953年,她终于在歌剧影片 [[ 《阿伊达》 ]] 中饰女主角,其表演十分投入,轰动了意大利影坛,演完《阿伊达》后。索菲亚和卡洛·庞蒂正式签下演员合同。
由于从小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炼,索菲亚也学会抗争,她那种喜怒无常和情感奔放的表演方式逐步成为她的特点,连庞蒂都说,当她演情绪激动的场面时,就像精神病患者要被送进医院。1954年,索菲亚因在著名导演V·德·西卡的《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一脾暴躁的姑娘而一举成名。
1955年,她在M·索尔达蒂执导的《河里来的女人》(又名:《《河娘泪》)中饰充满野性却被男人抛弃的女子,大获成功,好莱坞大导演丹尼·克兰玛邀请她主演《气壮山河》。自此,索菲亚走向了世界影坛。这一年,索菲亚又和V·德·西卡共同主演了喜剧片 [[ 《多可怜,这个骗子》 ]] 中的父女。几部有影响的影片演完后,索菲亚在影坛的名声进一步确立,卡洛·庞蒂十分看好索菲亚的前景,继续为她寻找更适合发展的机会。
1956年,索菲亚与庞蒂前往好莱坞发展。1957年,索菲亚在美国导演S·克雷默的影片《骄傲与热情》饰女主角,男主角是加利·格兰特。在美国,罗兰先后参加了 [[ 《海豚上的男孩》、《榆树下的爱情》 ]] 的拍摄。索菲亚大多扮演异国情调的女性,狂野而真实,好莱坞敞开大门欢迎她。
索菲亚主演的重要影片还有: [[ 《侵略者》《那不勒斯湾》、《罗马帝国的覆灭》、《意大利式的结婚》、《向日葵》 ]] 等。
1965年,在合拍片 [[ 《碧血山河》 ]] 中扮演主角,获得了美国第22届金球奖的最受欢迎女演员奖,这是索菲亚·罗兰连续两次获得了这个奖项。
1977年,索菲亚·罗兰第四次获得了美国34届金球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在第二届罗马电影节上,索菲亚继肖恩·康纳利之后,成为荣获终身成就奖的第二位电影人。
1994年,索菲亚又与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合作主演 [[ 《成衣》 ]] 。影片中索菲亚依然充满着野性美的魅力,她的精湛表演更加炉火纯青。索菲亚·罗兰是一位不屈服命运的勇敢抗争的女性。她的一生业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21名。
电影演员:巴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
==《卡桑德拉大桥》<ref>[https://baike.so.com/doc/6756432-6971023.html 《卡桑德拉大桥》简介 ] </ref>简介==
===《卡桑德拉大桥》影片简介===
[[《卡桑德拉大桥》]]是由乔治·科斯马图斯执导,理查德·哈里斯、伯特·兰卡斯特、索菲娅·罗兰等出演的灾难片。该片于1976年12月18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讲述火车上被恐怖分子感染了致命瘟疫,车上的乘客联合起来对抗有关方面的封锁的故事 。
===《卡桑德拉大桥》剧情简介===
 
两名国际恐怖分子闯进了日内瓦德国际卫生组织总部,欲实施恐怖袭击,受到了保安人员的阻击。在追捕过程中,警员不小心将实验室内的玻璃瓶打破,瓶内含有病毒的液体溅到两人身上,两人都被致命病毒所感染,一人当场被擒,不久腐烂而死;另一人逃窜到一列开往斯特哥尔摩的列车上。这种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40%的死亡率,不久整列火车上许多乘客都被传染。有关当局为了控制局面,对列车进行严密监控,不许所有乘客下车、不许列车在任何车站停留,将所有车窗封闭。为了掩饰和消灭病毒,最后国际警局意图将列车引向危桥的卡桑德拉大桥给毁掉,该桥根本无法承受列车的重量。
 
国际卫生实验室的一名医生发现高浓度氧气可能会杀死病毒,车上的科学家也发现用氧气可以治愈被感染的人,可是当局并不相信,仍然一意孤行任由列车驶向大桥。为了生存,列车上的乘客联合起来用武力反抗,和控制列车的武装人员展开了对列车的争夺权。在同火车上的军队进行过一番交火后,终于将火车分成两节,前面的一节火车在过桥时坠桥爆炸,后面的一节则平安停了下来,最终大多数旅客绝处逢生 。
===经典译制片《卡桑德拉大桥===
{{#ev:youku|XNzUzODAzODY0|alignment=left}}
===灾难片《卡桑德拉大桥》大结局:灾难还是发生了===
{{#iDisplay: w0821dwm2v6&tiny=0&auto=0 |640|400|qq}}
==参考资料==
7,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