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俍工

增加 3,669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孙俍工'''<br><img src="https://img1.doubanio.com/img/author/raw…”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孙俍工'''<br><img src="https://img1.doubanio.com/img/author/raw/public/1495859680.0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ook.douban.com/author/176578/ 圖片來自豆瓣读书网]</small>
|}
'''孙俍工'''(1894-1962),原名孙光策,又号孙僚光,[[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人]]。是我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孙俍工

别 名:孙光策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

出生日期: 1894

逝世日期: 1962

毕业院校: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国 籍:中国
==人物简介==
孙俍工 (1894-1962),原名孙光策,又号孙僚光,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人。是我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曾做过毛泽东的书法教师,与毛泽东有过长期而亲密的交往。1916年在家乡读完中学,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与同学组织文艺社团,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到长沙第一师范任国文教员。1922年赴上海任教于中国公学。1924年赴日本入上智大学研究德国文学,1928年回国任复旦大学教授,,1930年任中文系主任。1931年与夫人王梅痕再次东渡,因九一八事变旋即回国,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任人文组编译,两年后辞职。抗战爆发后到成都任中央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和[[华西大学]]教授。不久迁居重庆,被聘为监察院参事,1944年被解职。解放后的几年,先后在四川教育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校等校中文系任教,还被聘为湖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筹委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研究员。

最初引起重视的短篇小说[[《海底渴慕者》]]1923年发表于[[《小说月报》]],写一个青年因家庭、社会、爱情种种束缚和不幸遭遇而悲观激狂,终至跳海自杀。此后续有多种小说、诗、戏剧作品出版,常接触社会的不平。文字优美生动。“五四”以后,[[提倡平民教育,桃李遍及天下]]。他毕生从事著述,且擅长书法。纵观他的著作,内容广泛,包括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艺理论及文艺史、国文教科书和文学翻译等几大方面。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出版的主要著作,已达五百多万字,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著作丰盈的学者了。
==主要著作书目==
中国语法要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

海底渴慕者(小说、散文集)1924,上海民智书局

生命的伤痕(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民智书局

理想之光(诗集)与王梅痕合著,1930,神州

中国文艺辞典 ,民智书局1931年初版

记一个青年的梦(戏剧)1932,神州

血弹(戏剧)1932,神州

世界的污点(戏剧)1932,神州

新文艺评论(评论)1932,[[上海民智书局]]

诗的原理 (日)荻原朔太郎著,孙俍工译,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出版

中国经学史 (日)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初版

中国文学通论 (日) 儿岛献吉郎著,孙俍工译,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中华民族文艺史(第一册),成都诚达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初版 <ref>[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quickforward=1&id=1176871 孙俍工 科学网] </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11,5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