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6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本草纲目 '''<br><img src="https://5000yan.com/uploads/allimg/22…”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本草纲目 '''<br><img src="https://5000yan.com/uploads/allimg/220429/200I12252-0.jpg" width="420"></center><small>[https://bencao.5000yan.com/xu1/153.html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出自[[本草纲目]]第一卷。<ref>[https://bencao.5000yan.com/xu1/ 本草纲目-5000yan.com ] </ref>('''本草纲目'''<ref>[https://baike.so.com/doc/1163526-1230765.html 本草纲目 ] </ref>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肝 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
肝图 《难经》说,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附着于脊之第九椎下。《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将军之官,谋虑出于此。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癫疝,女人小腹肿痛阴病。
有余泻之
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芎藭、瞿麦、牵牛、青橘皮。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茂、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
镇惊:雄黄、金薄、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薄、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藭。
心图 《难经》说,心重十二两,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素问·灵兰秘典论》谕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于此。
脾图 《难经》说,脾重二斤三两,宽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裹血温五脏之功,主收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于此。
肺图 《难经》说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共八叶。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
心 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实泻之
泻子:黄连、大黄。
行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檗。
行血:丹参、牡丹、生地黄、玄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
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
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
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
凉血:地黄、栀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
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脾 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朐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土实泻之
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
吐:豆豉、栀子、萝卜子、常山、瓜蒂、郁金、薤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
补母:桂心、茯苓。
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橘皮、藿香、葳蕤、缩砂仁、木香、扁豆。
本湿除之
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
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肺 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愤郁,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频而欠,遗失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
气实则泻之
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
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
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
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则补之
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
润燥:蛤蚧、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
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芍药、五倍子。
本热则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则温之
温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缩砂、糯米、百部。
标寒则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肾 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脐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小便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水强则泻之
泻子:大戟、牵牛。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则补之
补母:人参、山药。
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
血:黄檗、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肾图 《难经》中说,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状如石卵。附着于脊之十四椎下,各开一寸半。《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作强之宫,伎巧出于此。)
胆图 胆重三两三铢,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中正之官,决断出于此。
本热则攻之
下:伤寒少阴证,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则温之
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则解之
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则凉之
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命门 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火强则泻之
泻相火:黄檗、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则补之
益阳:附子、肉桂、益智子、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
精脱则固之涩滑: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引起的暴病、暴死,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中热则善饥而瘦,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浑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胃图 胃重二斤一两,大一尺五寸,长二尺六寸,完全张开可盛够两斗水。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之。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跗肿,疼酸惊骇,手小指、无名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沧盐、齑汁。
下:大黄、芒硝。
虚火则补之
上:人参、天雄、桂心。
木香、草果。
下:附子、桂心、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则寒之
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
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
下:黄檗、知母、生苄、石膏、牡丹、地骨皮。
标热则散之
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 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疟疾,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结核,足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则补之
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则平之
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则和之
大肠图 《难经》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
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胃 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后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喎斜,鼻头暗红。
胃实则泻之
湿热:大黄、芒硝。
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则补之
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
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则寒之
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膀胱图 膀胱重九两二铢,长宽各九寸,居肾之下,大肠之侧。《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之为州都之官,津液藏于此。
标热则解之
解肌:升麻、葛根、豆豉。
大肠 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泻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目黄,手拇指、无名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肠实则泻之
热:大黄、芒硝、桃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则补之
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
湿:白术、苍术、半夏、硫黄。
陷:升麻、葛根。
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则寒之
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则温之
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则散之
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肠 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便后血,小便短、闭、血、自利,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实热则泻之
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栀子、牡丹皮。
虚寒则补之
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则寒之
降火:黄檗、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则散之
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
膀胱 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实热则泻之
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则补之热:黄檗、知母。
寒:桔梗、升麻、益智、乌药、山茱萸。
本热则利之
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檗、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则发之发
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己、黄芪、木贼。
==第一卷 序列==
*[[神农本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四时用药例]]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书籍简介 ==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ref>[http://magazine.uchicago.edu/0308/alumni/arch.shtml 林奈塑像],芝加哥大学官网 . 2003-09 . [2022-12-15]</ref>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ref>[https://baike.so.com/doc/5373164-5609133.html 本草纲目-百科] </ref>
[[File:本草纲目2.jpg|本草纲目|thumb|右|[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525/20120525111910-627398149.jpg 原圖鏈結][https://baike.sogou.com/v53607.htm?pid=baike.box]]]
== 作者简介 ==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File:李时珍图片.jpg|李时珍|thumb|右|[https://ps.ssl.qhmsg.com/sdr/400__/t01b7f20aba6eca5016.jpg 原圖鏈結][ ]]]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 外部連結 ==
*[https://bencao.5000yan.com/xu1/ 本草纲目第一卷 序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C%E8%8D%89%E7%BA%B2%E7%9B%AE/15342?fr=aladdin 本草纲目(中医典籍)-百度百科]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本草纲目]]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類]]
|<center>'''本草纲目 '''<br><img src="https://5000yan.com/uploads/allimg/220429/200I12252-0.jpg" width="420"></center><small>[https://bencao.5000yan.com/xu1/153.html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出自[[本草纲目]]第一卷。<ref>[https://bencao.5000yan.com/xu1/ 本草纲目-5000yan.com ] </ref>('''本草纲目'''<ref>[https://baike.so.com/doc/1163526-1230765.html 本草纲目 ] </ref>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肝 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
肝图 《难经》说,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附着于脊之第九椎下。《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将军之官,谋虑出于此。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癫疝,女人小腹肿痛阴病。
有余泻之
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芎藭、瞿麦、牵牛、青橘皮。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茂、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
镇惊:雄黄、金薄、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薄、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藭。
心图 《难经》说,心重十二两,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素问·灵兰秘典论》谕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于此。
脾图 《难经》说,脾重二斤三两,宽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裹血温五脏之功,主收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于此。
肺图 《难经》说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共八叶。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
心 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实泻之
泻子:黄连、大黄。
行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檗。
行血:丹参、牡丹、生地黄、玄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
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
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
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
凉血:地黄、栀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
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脾 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朐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土实泻之
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
吐:豆豉、栀子、萝卜子、常山、瓜蒂、郁金、薤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
补母:桂心、茯苓。
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橘皮、藿香、葳蕤、缩砂仁、木香、扁豆。
本湿除之
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
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肺 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愤郁,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频而欠,遗失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
气实则泻之
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
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
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
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则补之
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
润燥:蛤蚧、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
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芍药、五倍子。
本热则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则温之
温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缩砂、糯米、百部。
标寒则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肾 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脐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小便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水强则泻之
泻子:大戟、牵牛。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则补之
补母:人参、山药。
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
血:黄檗、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肾图 《难经》中说,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状如石卵。附着于脊之十四椎下,各开一寸半。《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作强之宫,伎巧出于此。)
胆图 胆重三两三铢,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中正之官,决断出于此。
本热则攻之
下:伤寒少阴证,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则温之
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则解之
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则凉之
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命门 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火强则泻之
泻相火:黄檗、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则补之
益阳:附子、肉桂、益智子、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
精脱则固之涩滑: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引起的暴病、暴死,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中热则善饥而瘦,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浑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胃图 胃重二斤一两,大一尺五寸,长二尺六寸,完全张开可盛够两斗水。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之。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跗肿,疼酸惊骇,手小指、无名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沧盐、齑汁。
下:大黄、芒硝。
虚火则补之
上:人参、天雄、桂心。
木香、草果。
下:附子、桂心、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则寒之
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
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
下:黄檗、知母、生苄、石膏、牡丹、地骨皮。
标热则散之
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 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疟疾,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结核,足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则补之
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则平之
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则和之
大肠图 《难经》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
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胃 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后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喎斜,鼻头暗红。
胃实则泻之
湿热:大黄、芒硝。
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则补之
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
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则寒之
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膀胱图 膀胱重九两二铢,长宽各九寸,居肾之下,大肠之侧。《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之为州都之官,津液藏于此。
标热则解之
解肌:升麻、葛根、豆豉。
大肠 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泻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目黄,手拇指、无名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肠实则泻之
热:大黄、芒硝、桃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则补之
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
湿:白术、苍术、半夏、硫黄。
陷:升麻、葛根。
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则寒之
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则温之
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则散之
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肠 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便后血,小便短、闭、血、自利,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实热则泻之
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栀子、牡丹皮。
虚寒则补之
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则寒之
降火:黄檗、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则散之
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
膀胱 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实热则泻之
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则补之热:黄檗、知母。
寒:桔梗、升麻、益智、乌药、山茱萸。
本热则利之
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檗、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则发之发
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己、黄芪、木贼。
==第一卷 序列==
*[[神农本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四时用药例]]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书籍简介 ==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ref>[http://magazine.uchicago.edu/0308/alumni/arch.shtml 林奈塑像],芝加哥大学官网 . 2003-09 . [2022-12-15]</ref>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ref>[https://baike.so.com/doc/5373164-5609133.html 本草纲目-百科] </ref>
[[File:本草纲目2.jpg|本草纲目|thumb|右|[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525/20120525111910-627398149.jpg 原圖鏈結][https://baike.sogou.com/v53607.htm?pid=baike.box]]]
== 作者简介 ==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File:李时珍图片.jpg|李时珍|thumb|右|[https://ps.ssl.qhmsg.com/sdr/400__/t01b7f20aba6eca5016.jpg 原圖鏈結][ ]]]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 外部連結 ==
*[https://bencao.5000yan.com/xu1/ 本草纲目第一卷 序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C%E8%8D%89%E7%BA%B2%E7%9B%AE/15342?fr=aladdin 本草纲目(中医典籍)-百度百科]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本草纲目]]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