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褰裳

增加 5,39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褰裳</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褰裳</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ref>[ ], , --</ref>

《[[郑风·'''褰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女子戏谑情人的情诗。诗中女主人公虽用责备的口气指责男子的感情不够热烈,实则表现出女子对男子感情的真诚、执着和热烈,而且表达得大方、自然而又朴实巧妙。全诗二章,每章五句,以独白的方式铺陈其事,叙事中又有抒情,又含笑谑,迂回曲折,跌宕多姿,表达其微妙的内心情感。

==作品原文==

郑风⑴·褰裳⑵

子惠思我⑶,褰裳涉溱⑷。子不我思⑸,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⑹!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⑺。子不我思,岂无他士⑻?狂童之狂也且!

⑴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⑵褰(qiān):提起。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⑶惠:见爱。一说疑问词,相当于“其”。

⑷溱(zhēn):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

⑸不我思:即“不思我”的倒装,不思念我。

⑹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作语气助词。

⑺洧(wěi):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泪河。溱、洧二水汇合合于密县。

⑻士:未娶者之称。

==白话译文==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褰裳]]》的背景,《[[毛诗序]]》谓:“《[[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狂童恣行,谓突与忽争国,更出更入,而无大国正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戏谑情人的情诗。

在爱情生活中,有失去情人而悲泣自怜的弱女子,也有泼辣、旷达的奇女子。在以男子为本位的中国古代,虽然二者均避不开命运的摆弄,但后者毕竟表现出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意气,足令巾帼神旺。

《[[郑风·褰裳]]》中的主人公,就正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与其他女子一样,此刻大抵也正处于热恋之中。因为所恋的心上人,在溱洧之水的对岸,所以也免不了等待相会的焦躁和疑虑。不过她的吐语却爽快:“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倘要思念我,就提起衣襟渡溱来!真是快人快语,毫不拖泥带水。较之于《[[郑风·将仲子]]》那“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的瞻前顾后,显得非常泼辣和爽朗。

但她的心上人,似乎并没有及时来会,便不免引得女主人公有点伤心了。只是伤心中的吐语也毫不示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你若不想我,我岂没有他人爱!这话说得也真痛快,简直就像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声称“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么,我就只能爱你一个?”那样快利。这态度又是很旷达的,爱情本就是男女相悦、两厢情愿的事,倘若对方不爱,就不必强拉硬扯放不开。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正可为“岂无他人”四字作注。较之于《[[郑风·狡童]]》中那“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的呜咽吞声,此诗的女主人公,又显得通达和坚强多了。但倘若以为她就真的不把对方放在心上,恐怕还有几分误解,其实那不过是她所说的气话,而且还带有假设的意味,这从“狂童之狂也且”的戏谑语气,即可推知。须知女主人公心里,实在是很看重这份爱情的,但在外表,却又故意装出不在意的样子,无非是要激得心上人更疼她、爱她而已。所以她刚冷若寒霜,吐出“岂无他人”一句,即又噗哧一笑,戏谑地调侃对方“傻小子呀真傻态”了。可见这位泼辣、爽朗的女主人公,在爱情上既颇认真,也还带着几分狡黠。唯其如此,于自矜、刚强之中,又显得可亲、可爱。

全诗只短短二章,用的是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故涵咏之际,只觉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如接于眉睫之间,堪称抒情小诗中的精品。虽说女主人公并未看轻爱情,倘若她真的被心上人抛弃,也未必能做到诗中所说的那样旷达;但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却是颇能令溺于情者警醒,而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的。远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男欢女爱,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男欢女爱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在符合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上,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精神也是现代的。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狂童之狂也且!’亦谑之辞。”

明代戴君恩《[[读风臆评]]》:“多情之语,翻似无情。”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