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济阳鼓子秧歌

增加 1,12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济阳鼓子秧歌</big>'''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d81800a19d8bc3e5b28f2a6808ba61ea8d345be?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xODA=,g_7,xp_5,yp_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pic/%E6%B5%8E%E9%98%B3%E9%BC%93%E5%AD%90%E7%A7%A7%E6%AD%8C/3058454/1/6d81800a19d8bc3e5b28f2a6808ba61ea8d345be?fr=lemma&fromModule=lemma_top-image&ct=single#aid=1&pic=6d81800a19d8bc3e5b28f2a6808ba61ea8d345be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济阳鼓子秧歌</big> ''' light|-
|[[File:|缩略图|居 |[ 原图链接]]]文名;济阳鼓子秧歌
|-性 质;民间舞蹈类 名 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兴起时间; 明朝永乐年间
|-流传发展时长;2000年
| align= light|所属地区; 山东 ·济南·济阳区
|}
'''济阳鼓子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作为 [[ 山东 ]] 三大秧歌之一,继被 [[ 济南 ]] 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 [[ 明朝永乐 ]] 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分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
并多次赴 [[ 法国 ]] [[ 德国 ]] 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济阳区文化馆获得济阳鼓子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f>[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0eadd58000000000102ba37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 小红书 , 2021-07-11</ref>
==基本信息==
==起源与发展==
济阳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形成于 [[ 夏商 ]] ,完善于 [[ 唐宋 ]] ,兴盛于 [[ 明清 ]] ,与 [[ 海阳秧歌 ]] [[ 胶州秧歌 ]] 并称山东三大秧歌。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据考证,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会情不自禁的那起耕作收种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起来,这里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达庆祝丰收喜悦的愿望。因此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参与其中,群起舞动。久而延之,便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虽然还那是还没有意义上的鼓子,但生产工具的撞击,敲打而形成的节奏感,可视为今日鼓子的功能。
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河的流淌、蔓延,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劳动工具的改善,生活内容的丰富等,鼓子秧歌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发展变化,如用伴奏敲打的劳动工具,或叫秧歌道具,已逐步增加了有雨伞、水桶、盆、簸箕等,舞蹈的动作步伐,也较前有了不同,逐渐多样起来,到唐宋时期,一些舞蹈套路渐已成型,明清时期,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且形成较大的规模,演变成一种鲁北农村的文化习俗。
新中国成立以后,鼓子秧歌伴随着庆祝解放胜利的锣鼓,又得以复苏活跃起来。最先复苏活跃的是,历来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济阳北部地区。即徒骇河畔与 [[ 惠民 ]] [[ 商河 ]] 等县接壤的 [[ 仁风 ]] [[ 姜集 ]] [[ 三教 ]] [[ 曲堤 ]] [[ 索庙 ]] 等周边的众多村庄。鼓子秧歌成为这一带农民百姓文化精神生活的一项内容,除逢年过节以外,就连抗美援朝,送子参军,甚至建公社,“大跃进”这些社会事件中也不乏鼓子秧歌的活动。尽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食不果腹,无暇顾及鼓子秧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四旧”的帽子和幌子使人们也不敢涉及鼓子秧歌,但深深扎根于百姓生活和人民精神世界之中的民间艺术之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社会风雨,鼓子秧始终没有断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心中带来了第二个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济阳大地上,鼓子秧歌这枝民间艺术之花,显示出个其根深叶茂,艺术常青的顽强生命力,这一次济阳鼓子秧歌的复苏,已开始就得到了县委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86年春节,全县文艺活动调演,仁凤镇代表队率先将鼓子秧歌舞进县城,并且一炮打响,出彩走红,名声大震。总而推动了全县鼓子秧歌活动的开展和普及,尤其徒骇河畔一代的村庄,表现得尤为突出,每逢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成为村村演练和互相串村、赠送表演的黄金时节。参加表演时,争先恐后,特别踊跃。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活泼可爱的儿童,青年男女更是以能上场表演为荣,有的则全家一起出动,加入到串村表演的行列。春节期间,一支支鼓子秧歌队走东串西,入村进城,村庄之间你送我接,互相串演,十分热闹。为传统的新年和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和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
1990年开始,济阳鼓子秧歌应邀并成功参加了省市的各种汇演,表演后,赞誉范围越来越广,知名度越来越高。
1991年,县文化局特邀请山东省和济南市的舞蹈专家深入到曲堤的金李村、仁风的司家坊村、流河村等有代表性的村庄,看现场表演,访问老艺人,对济阳鼓子秧歌进行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挖掘整理,做了艺术理论上的总结。此后,便经过县文化局的组队集训,相继参加了全国秧歌比赛并获奖。受文化部派遣,赴 [[ ]] [[ ]] [[ 日本 ]] 等国作访问演出,并获得成功。在国内应邀到各地传授技艺,进行艺术交流的活动也接连不断。
2006年,仁风鼓子秧歌被列如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政府也以此为契机,积极准备对鼓子秧歌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目前已制定出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
济阳鼓子秧歌,是一种群众自编自创,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因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民族风格,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每逢过年过节,在鼓子秧歌的兴盛地,村村都搞自编动作,自创套路的鼓子秧歌,为的是再串村表演时给对方村庄一个惊喜,以“奇”和“新”显示本村的高妙指出,由于各村的思路不同,习惯有别,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没有正式表演之前,村村互相保密,庄庄互补外传,因此就形成了套路、跳法及风格的多样化,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派。
一是旧派,也称“ [[ 慢板 ]] ”鼓子秧歌,以仁风镇的 [[ 流河村 ]] [[ 王家村 ]] 的秧歌为代表,旧派鼓子秧歌的特点是: [[ 节奏较慢 ]] 、动作舒展飘逸,刚柔相济,大鼓大锣伴奏,气势雄浑磅礴,十分耐听耐看,这一派最见功夫,大有讲究。颇有看头的是“头伞”,头伞为老者扮相,穿这大褂,胡须飘胸,一手握伞,一手持巾,神态慈善安详,表演步伐沉着稳健,动作洒脱老练,头伞的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指挥,表演中的一着一式,都是左右鼓子秧歌队全场的信号,头伞向哪里指,队伍就向哪里调,全场变化,出场收场,节奏快慢,全都操在他的手中,头伞可以说就是全场的灵魂,旧派鼓子秧歌在发展过程中,增添了女角,上场表演,女角称作“花”,打扮穿戴色彩鲜艳的服饰,一般踩高跷上场,跳跳扭扭,是场面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跃。“花”扭全场宛如彩蝶飞舞十分优美醒目,招人喜欢。这也是济阳鼓子秧歌的一大特点。另外由男性青壮年扮演的“花伞”角色也很有特点。“花伞”角色头裹毛巾,额戴头镜或英雄缨,一身短打装扮,英姿勃发,潇洒精干。表演起来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时而围绕踩高跷的“花”角表演各种舞姿,呈现多种技巧,一示传情表意,友好嬉戏。平添了几分纯真的生活情趣。
二是新派,也称“ [[ 快板 ]] ”鼓子秧歌,此派以仁风镇 [[ 司家坊 ]] 村的秧歌为代表,这一派的特点是节奏 [[ 欢快热烈 ]] ,舞步矫健潇洒,角色若以所持道具来分则“伞”“鼓”“棒”“花”一应俱全,“伞”由“黑伞”和“花伞”之分,“黑伞”角色在舞蹈的扮相及作用与旧派即“慢板”鼓子秧歌的“头伞”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黑伞”角色肩不扛伞,而是腰系一只小鞋,鞋中放一酒盅,将伞把插入酒盅内。表演时,左手握伞时,舞蹈中巧用腕力使伞尽情旋转舞动,右手则持一系有若干小铃铛的牛骨,随着舞步与队形的变换,牛骨铃铛响动,在铿锵锣鼓中呈现别样的伴奏声,虽然这些道具中的小鞋、牛骨和酒盅之类有何原始意义,还不得祥知,但至少能说明鼓子秧歌的道具是就地取材这一特点,“新派”鼓子秧歌中的“花伞”角色不踩高跷,而是跑地场。表演时,手拿花扇和花巾伴舞步变化不断作出轻盈的动作,“棒”是新派鼓子秧歌中最具特色的道具,扮演者均为青少年,表演时,双手持棒有节奏的不断敲击,清脆的棒击声有机和谐的穿插在锣鼓点的空拍中,“棒”角还要做些单独的表演,届时,其他演员分圆场助阵,“棒”角则表演一些有难度的动作,如来几个“跟头”,“旋子”什么的。很能扣人心弦,耐人回味。
上述两种是济阳鼓子秧歌的两个主要流派,其表演套路各有千秋,旧派即“ [[ 慢板 ]] ”的表演套路有“ [[ 迷魂阵 ]] ”“ [[ 井字巷 ]] ”“ [[ 十字坡 ]] ”“ [[ 车撑 ]] ”“ [[ 里四外 ]] 八”等。新派即“ [[ 快板 ]] ”的表演套路有“ [[ 十字街 ]] ”“ [[ 阴阳转 ]] ”“ [[ 葫芦镇 ]] ”“ [[ 石榴花 ]] ”“ [[ 全花 ]] ”“ [[ 金棒槌 ]] ”等。另外,新旧两派共有的套路有“ [[ 花辫子 ]] ”“ [[ 十字街 ]] ”等。
第三派就是“ [[ 小伞派 ]] ”鼓子秧歌,主要是引用小伞做道具而得名。“小伞派”主要以曲堤镇 [[ 金李村 ]] 和垛石镇大庙里村的秧歌为代表,这一派的特点是以小伞领舞,多以两队或四队出场,舞蹈动作多,场面变化快,演员扮相借鉴吸取了传统戏曲的人物扮相,脸谱形形色色,服饰五花八门,幽默诙谐。表演时,多有滑稽可笑的动作,观众往往被逗得捧腹大笑,欢快活泼,滑稽幽默,是小伞派与新、旧两派鼓子秧歌的显著区别。
济阳鼓子秧歌的三大流派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三派鼓子秧歌的表演中都有“丑角”,尤其是正月十五日的相互调演,丑角更是必不可少,其二是舞蹈伴奏都以大鼓、大镲、大钹、手锣为主。大鼓是伴奏的主导,鼓是牛皮鼓,重锤敲击,声音浑厚雄壮。锣则为低音锣和高音锣相互搭配,铜音错落有致,锣鼓齐鸣,震天动地。远隔十里八里也可细闻其声,想见其景。
==场图特征==
济阳鼓子秧歌套路变化繁多,在场地上的图案近百余种,比较典型的图案有“ [[ 二虎把门 ]] ”“ [[ 双十字街 ]] ”“ [[ 石榴花 ]] ”“ [[ 里四外八 ]] ”等,它的场图结构形态与众不同,由它独特的美学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中跑圆,二是菠花组合。
一、围中跑圆:就是务者围绕一个中心点,由左右跑成一个大圆圈,在大圆圈里面又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圆圈,大圆套小圆,里圈扣外圈,圈圈相扣,圈圈相连,总起点进入到终点。舞者一气呵成,一笔画下来,这就是圆的艺术,圆的动力特点,愿为舞者提供了最大的表现空间,各种角色任务的风采在院的运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不再起到围住表演场地的作用,而且依靠这个圆来调度演员变换场图,又是每个场图变化的起点和终点。
十二、2007年4月,在“交银理财”杯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全国第四名三等奖的好成绩。列山东三大秧歌之首。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d3078ahjce0|480|270|qq}}
<center>非遗济阳—济阳鼓子秧歌</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