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爱神星

移除 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爱神星'''是一颗[[阿莫尔型小行星]]。1898年8月13日由[[德国]][[天文学家]]威特发现。被称为“胖香蕉”。
==基本信息==
爱神星(433 Eros)是一颗阿莫尔型小行星。爱神星(Eros)是一颗长33公里,厚度为13公里的迷你小行星。爱神星轨道半长径为1.4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75年,[[自转]]周期为5小时16分,[[偏心率]]为0.22。距地球最近时为0.13天文单位,大小为33×13×13千米,被称为“胖香蕉”。1900年和1931年,当它“冲”时曾进行国际联合观测,用以测定[[日地距离]],获得天文单位长度。 2000年2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 10:33,NEAR[[宇宙飞船]]成功地进入围绕爱神小行星运动的轨道,成为第一颗小行星的[[人造卫星]]。将在2012年1月31日会在地球大约0.179AU 的距离掠过。
1898年8月13日由德国天文学家威特发现并以希腊神话中爱神[[厄罗斯]]来命名的。
NEAR的科学家发现布满爱神星表面的大石头可能源自10亿年前一场撞击,这场撞击溅射的碎片也可能填满了细小的陨石坑,以致NEAR观测到爱神星上有40%的区域,缺乏直径小于500米的陨石坑。从陨石坑的分布来看,较平滑(即较少陨石坑)的地区均在撞击点方圆9千米的范围内(注意此范围已达到小行星的另一面),但平滑区不连续而呈斑驳状,不能纯粹以溅射物覆盖来解释,因此引起天文学家的兴趣。
 
有理论认为撞击造成的震波使陨石坑壁的碎石掉到坑底而填平陨石坑。由于爱神星形状不规则,因此即使震波在爱神星内部传送同一直线距离,对与撞击点相同距离的表面所造成的震动亦有异,故能较好地解释陨石坑分布密度不均的现象。
===物理特征===
12,6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