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增加 19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简称协会)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国家民政部登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主管,挂靠中国 [[ 疾病 ]] 预防控制中心,是由全国各地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热心性病 [[ 艾滋病 ]] 防治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协会宗旨==
[[ 团结 ]] 、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贯彻落实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治<ref>[https://www.sohu.com/a/595556282_121106687 艾滋病防治知识],搜狐,2022-10-26 </ref>策略,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开展防治活动,促进性病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控制流行、减低危害、增进健康、早日实现“零艾滋”做出贡献。
本协会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各项政策,践行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f>[https://www.sohu.com/a/496423932_100115699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搜狐,2021-10-21 </ref>,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协会于2020年9月8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会员 [[ 代表 ]] 大会,选举产生由198名理事组成的第六届理事会、64名常务理事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和新一届领导集体,完成了与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平稳交接、过渡。
新一届理事会将踏着历届 [[ 理事会 ]] 铺就的阶梯,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奋斗,再创辉煌。
协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下设六个职能部门:综合部、学术部、项目一部、 [[ 项目 ]] 二部、编辑部、财务部。
==建设宗旨==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 [[ 社会道德 ]] 风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独立自主和民主集中的办会原则,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围绕各个时期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配合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参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业务范围==
信息交流、业务 [[ 培训 ]] 、书刊编辑、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分支机构==
获准成立6个分支机构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随着 [[ 工作 ]] 的深入和广阔开展,成立在协会的统一领导下的分支机构扩展各项活动,已经成为协会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协会自2000年底开始着手分支机构申报工作,在2001年按照国家民政部要求进行分支机构的自复查的基础上,机构充分酝酿和常务理事会 [[ 讨论 ]] 通过,经卫生部审查、民政部批准,完成了历时2年多的分支机构申报工作。
根据国家民政部(2003)民社登字第87号文《社会团体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的批复》,批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成立6个分支机构,分别为:(1)艾滋病工作网络工作委员会;(2)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会;(3) [[ 志愿者 ]] 工作委员会;(4)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工作委员会;(5)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工作委员会;(6)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法律政策与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
根据民政部对社团分支机构的有关文件精神:(1)分支机构为协会的二级单位,不具备 [[ 法人 ]] 资格。(2)分支机构不能再下设分支机构。(3)分支机构的名称前要冠以协会的全称,中英文名称要相符。(4)分支机构所开展的所有活动,均要符合协会的宗旨。大型活动以协会的名义申请,由分支机构具体承办。(5)分支机构一般不设单独账号,因特殊需要建立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的,由协会向民政部申请,经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办理。(6)分支机构发展的会员,承认协会的章程,为协会的会员。
===下面简要介绍各分支机构:===
艾滋病工作网络工作委员会
在国,许多机构从事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许多从事一线工作和 [[ 研究 ]] 工作的人员,尤其是跨部门、跨学科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有艾滋病工作网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交流,将工作做得更好。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张孔来教授,自1994年起,联系了来自全国社会各界的200多名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形成艾滋病工作网络的基础。
作为非政府组织,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协助 [[ 政府 ]] 做工作,在国的非政府组织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领域中发挥了带头的作用,享有很高的信誉,为进一步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其他非政府共同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协会”拟在张孔来教授的工作基础上成立“艾滋病工作网络工作委员会”,联络更多的有志人士参加工作。
===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
业务范围包括:(1)健康教育;(2)培训、学术研讨和 [[ 技术 ]] 指导;(3)艾滋病相关的社会行为及政策研究;(4)国际交流;(5)热线咨询;(6)编印《网络之友》通讯。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组织艾滋病预防研究、健康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交流; 支持并开展有关艾滋病社会行为的 [[ 研究; ]]; 不定期地组织有关艾滋病社会行为和健康教育的学习、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常年开设免费咨询热线,不定期向求询者免费邮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品。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度活动和经验,布置下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出版2期“网络通讯”,免费发给所有网络成员。
负责人:张孔来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
随着国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及护理工作日趋重要。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护理作为协会的重要工作,并在长年与国两家主要治疗艾滋病的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合作,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疗与关怀服务的基础上,向社区扩展关怀和 [[ 医疗 ]] 服务,在 [[ 山西省 ]] 感染者集中的社区开展了建设无歧视社区、向感染者和家属提供关怀和帮助的工作。协会拟将在社区和医院开展关怀和治疗工作的经验扩展到更多的基层,使更多的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得到关怀和帮助。建立“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会将能够更好地做好关怀和治疗工作,减缓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正常人群传播的速度。
===业务范围及工作任务===
业务范围包括:(1)营造不歧视社区,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亲属的关怀和帮助;(2)开展艾滋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与护理;(3)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诊断、治疗的 [[ 培训 ]] 和技术指导;(4)开展对艾滋病病人的临终关怀活动;(5)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热线电话、咨询服务等公益活动。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社区健康教育和宣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亲属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等; 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治疗,开展医疗研究活动;开办艾滋病诊断治疗培训班、咨询培训班等,深入基层现场提供 [[ 技术 ]] 指导; 为基层关怀治疗机构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向病人家属提供家庭关怀和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临终病人的关怀技术等。
负责人:黄春(北京佑安医院)、陈一凡(北京地坛医院)、罗玫(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社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是医学部门的工作,更大程度上是全 [[ 社会 ]] 的工作。为了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活动,更是工作的重点。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联络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社会各界对预防控制艾滋病都有很大的积极性,许多人士想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做贡献,希望能在“协会”的统一安排下,开展活动。“协会”在工作中,与社会各界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以及某些高危人群中的志愿者建立了良好的 [[ 合作 ]] 关系,并开展活动。为了使工作有序地开展和持续发展,“协会”拟建立分支机构“社会志愿者工作网络”,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作。
===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
业务范围包括:(1)动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力量,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2)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如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在各种人群中开展宣传 [[ ]] 育工作等;(3)通过志愿者接近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在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4;4)形成志愿者工作网络,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作。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联系社会各界志愿者; 开展志愿者 [[ 培训; ]]; 为志愿者参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提供机会和条件; 开展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提供交流的机会。
负责人董永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郭雅琦(北京纪安德健康教育所)
===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工作委员会===
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是医学部门的工作,更大程度上是全社会的工作。为了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活动,更是工作的重点。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联络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社会各界对预防控制艾滋病都有很大的积极性,许多人士想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做贡献,希望能在“协会”的统一 [[ 安排 ]] 下,开展活动。“协会”在工作中,与社会各界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以及某些高危人群中的志愿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开展活动。为了使工作有序地开展和持续发展,“协会”拟建立分支机构“社会志愿者工作网络”,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作。
===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
业务范围包括:(1)动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力量,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2)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如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在各种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等;(3)通过志愿者接近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在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中开展宣传 [[ 教育 ]] 和行为干预工作;(4)形成志愿者工作网络,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作。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联系社会各界志愿者; 开展志愿者培训; 为志愿者参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提供机会和条件; 开展高危人群和 [[ 特殊 ]] 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提供交流的机会。
===性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
业务范围及工作任务
业务范围主要包括:(1)开发中国性健康促进策略及指南;(2)培训和学术交流;(3)性健康促进及预防性 [[ 传播 ]] 疾病相关材料的编写、制作和发放;(4)组织专家对性健康促进工作及性病防治中的难题及问题进行调研和研讨;(5)对全国性健康促进及性病防治工作加以指导和督导。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与国内各省(市、区)疾控部门、性病诊疗机构、非政府组织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和 [[ 网络 ]] ,通过网络首先对省(市、区)级性健康促进骨干及性病防治骨干开展培训,开发培训、健教、宣传材料及教学片,定期召开性健康促进及性病防治学术交流会,对性病防治及性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及研讨,向卫生部和国家提出对策。利用所与美国某机构联合在美注册的“中美艾滋病基金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便对全国性健康促进及性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性健康促进及性病综合防治(干预)试点,获得经验全国推广。
负责人:张国成 [[ 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麻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全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麻中心办公室主任)
工作人员以性麻中心防治专业人员为主
住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科研大楼403、603、413办公室( [[ 南京市 ]] 蒋王庙街12号)。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722,5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