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賴德和

增加 80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链接
[[File:賴德和001.jpg|300px|缩略图|右|賴德和<br>[https://www.epochtimes.com.tw/n188320.html 原图链接] ]]
'''賴德和'''(1943—) [[ 臺灣 ]] 作曲家,出生於 [[ 彰化 ]] 。畢業於 [[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 (今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1978 年,獲 [[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 ]](DAAD ) 獎學金赴 [[ 奧地利 ]] ,在 [[ 奧福學院 ]] (Orff Institute)研習音樂教育,並在 [[ 莫札特 ]] 音樂(Mozarteum in Salzburg)研習作曲。<ref>{{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c=&p=M057 賴德和 LAI Deh-Ho 作曲家 }}</ref>
賴德和作品充份呈現本土音樂特色,也開展出國際視野,為國內作曲家學習作為典範。1984年,作品《眾妙》被譽為「把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精神,用現代技巧再生之最佳範例」,獲頒 [[ 吳三連 ]] 文藝獎;1987年,以西方管絃編制融入 [[ 平劇 ]] 鑼鼓與琵琶,與「雲門舞集」合作的《 [[ 紅樓夢 ]] 交響曲》一曲,獲得教育部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殊榮;1991年,所創作之絃樂四重奏《辛未深秋》則獲頒文建會室內樂創作獎。北藝大音樂系賴德和教授,於2010年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音樂類獎得主。<ref>{{http://1www.tnua.edu.tw/app/news.php?Sn=351 揉合現代與傳統 音樂系賴德和教授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 }}</ref>
賴德和 於1958年就讀 [[ 員林實驗中學 ]] 師範部,起始學習風琴。1962年於 [[ 彰化縣 ]] 永靖鄉的 [[ 福興國校 ]] 二年,自學和聲學。1964年考取 [[ 國立藝專 ]] 理論作曲組,先後受教於 [[ 陳懋良 ]] [[ 史惟亮 ]] [[ 許常惠 ]] [[ 蕭而化 ]] [[ 劉德義 ]] 等作曲老師。1969年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發表畢業創作女聲三部合唱曲《閒夢遠》,獲選 [[ 吳伯超 ]] 先生作曲獎。
1971年28歲退伍之後,回到母校國立藝專擔任音樂科助教。
1973年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同時於東海大學民族與教會音樂研究中心,從事田野音樂採集的資料整理工作。參與許常惠發起的「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委託創作《對決》給十位擊樂演奏者。
2014年以作品《悲歌》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獎。<ref>{{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57&c=&t=2 賴德和 LAI Deh-Ho 作曲家 }}</ref>
 
== 視頻 ==
129,654
次編輯